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拈连,即在表达甲、乙两个相互关联的事物时,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因势利导地挪用在乙事物身上,而这个词语通常又与乙事物不相搭配,从而取得富有情趣的修辞方式。拈连的构成关系应具有前项与后项两种事物,以及拈连词(一般多为动词)的连接,而拈连词与前项的搭配是常规用法,与后项则常为不相适应的非常规用法,但在前项的引导与衬托下,才会使人感到合情合理。这就是说,拈连词用于前项是它的本义,用于后项时则是它的比喻义或引伸义。  相似文献   

2.
陈升钧同志在去年第10期《新闻战线》撰写的《莫当“穷”记者》一文,分析了记者致“穷”的三条原因。那么,记者怎样才能由“穷”变“富”?我想谈谈三点感受。其一,想当“富”记者,脑子要勤。我们有些记者总是爱向报社领导要题目,自己不肯动脑筋。这种爱国省事,爱吃现成饭的状况不改变,记者是“富”不起来的。一个聪明的富有的记者,应该熟  相似文献   

3.
陈升钧同志在去年第10期《新闻战线》撰写的《莫当“穷”记者》一文,分析了记者致“穷”的三条原因。那么,记者怎样才能由“穷”变“富”?我想谈谈三点感受。其一,想当“富”记者,脑子要勤。我们有些记者总是爱向报社领导要题目,自己不肯动脑筋。这种爱图省事,爱吃现成饭的状况不改变,记者是“富”不起来的。一个聪明的富有的记者,应该熟悉和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熟悉实际情况,肯动脑筋,勤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中,有的量词一般只表示一种事物名词,如“羽”,只用于鸽子,如说“一羽信鸽”;有的则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名词,如“张”,可以说“一张床”、“一张纸”、“一张桌子”、“一张地图”、“一张画”、“一张脸”、“一张网”等。这就是说,每个量词可表示一定范围内的诸多事物名词,在这个“一定范围”内,量词可以自由地与其中任何名词协  相似文献   

5.
写作学习者常有这样的困惑:想写这个,别人写过了;想写那个,报刊发表了!每每掷笔叹曰:“吾道穷矣!”。其实这是没掌握诸多的文章立意之法,如果学习一些立意之法,就会写出无穷尽的文章,所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一义多材”就是其中一法。这就是,同一个意见,同一个主题,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比如表现人们洁身自好,不与世沉浮,不同流合污的思想,这在古代诗文中几乎遍及了各个朝代,不但书写无穷,而且不断出奇,百读不厌。根本的原因是恰如其分地选择了新奇的事物来表现这同一  相似文献   

6.
刘云 《当代传播》2003,(4):92-92
人物是新闻五要素之一,有些新闻篇名充分利用人名信息,巧制篇名,给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主要的方式有:嵌名、移脱、拈连、顾名和借用等方式。 嵌名 嵌名是指篇名把人名用字巧妙地嵌入其中,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如下面几个例子: (1)三尺柜台领头“燕”—记党的十六大代表马海燕(《解放日报》2002-10-13)  相似文献   

7.
近期观看电视,竟连续在中央台、东方台播出的节目中发现了三次别字现象。其一,1995年9月下旬,中央台第一套节目“新闻联播”播出一条国际新闻,标题中有这么一句:“波黑和平前途暗淡”。其中的“暗”字当改为“黯”字。因为“暗淡”一词多用来修饰具体形象的环境、光线,而“黯淡”则多用于修饰抽象的事物,如人生前途、社会前景等。  相似文献   

8.
仿词是与拈连相对应的一种修辞格。这种辞格是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语素,临时仿造出新词语。例如,在“曲高和寡”的比照下,仿造出“曲‘低’和亦寡”。用这种辞格制作的评论标题新奇醒目,尤为引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话,也是常理。然而,《人民日报》“今日谈”有一篇评论的题目偏偏为《不做亏心事也怕鬼叫门》。谁见了这个标题,谁就会被吸引住,非得看正文不可,因为它着实新奇,犹如海面出火,晴空响  相似文献   

9.
一家报纸曾有一个这样的标题:《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几十年后,这一标题至今有人记忆犹新,津津乐道。这种借人名发挥的标题,巧拈妙连,新奇别致,既准确地概括了新闻事实,又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这种借人名发挥的标题,又称之为“顾名”标题,它其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正题的顾名。这种标题不用副题,干脆利索,让读者一目了然。如《李发财发财以后》(辽宁日报1984.4.7),这是在人名“发财”之后接着出现“发财”二字的。《廖名庭,庭院经济扬  相似文献   

10.
政策的宣传是党报的一项重要任务。报纸宣传政策时,一定要处理好“一时精神”和“一贯政策”的关系。当我们强调“这个”的时候,不应该否定“那个”;肯定今天的时候,不要否定昨天。虽然事物在前进,理论在发展,政策需要完善,但其核心精神不能来回变。如果一个时期一个精神,叫人无所适从,那就不能保  相似文献   

11.
每年新闻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的季节,乃是编辑记者忙着发表“应评论文”的日子。至于弄论文的手段,由于饥不择食和慌不择路,所以就出现了许多怪现象。有的手持一把剪刀和一瓶胶水,按住几本老杂志,卡嚓卡嚓,剪剪贴贴,拼凑成“积木论文”,寄出二三十份。他们的期望值也不高,只要全国有一家刊物的编辑鉴审走眼,便是百分之百的胜利。有的连“积木”都不会拼,甚至“穷”得只存了一篇他人的论文怎么办?不  相似文献   

12.
席文举 《传媒》2003,(12):48-50
“整合型媒体”是借用物理学和社会学的有关原理和概念,来描述媒体对杜会事物的作用,以及媒体与社会互动关系的一种理论。简单地说,“整合型媒体”就是,如果媒体新闻传播活动所产生的作用力,与现实某个社会事物运动变化的脉搏同步,就会发生共振。这种共振能够聚合起一种能量作用于该社会事物,使之产生突变、产生飞跃,推动和促进其向前发展,同时,也大大提升媒体的价值。我们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媒体对社会事物的整合现象”,并把这种能够对社会事物产生整合作用的媒体,称为“整合型媒体”。三个阶段的三个理论 在华西都市报创刊时我提出了“市民生活报”的定位,创立了把新闻规律和市场规律成功结合起来的一整套办报理论和  相似文献   

13.
晓方 《新闻前哨》2011,(4):93-93
夸饰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手法,主要用于文学创作。但即使是文学创作,也要用得好恰到好处,否则就违背了事理,正像刘勰说的“饰穷其要,则心声锋起,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  相似文献   

14.
元明 《兰台内外》2009,(2):64-64
某记者到一国家级贫困县采访,所到之处尽是这样的大标语:“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他心里很欣慰,从中看到了这个地方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太原电视台是一个只有两岁半的小台、穷台。它小到“五脏不全”,连现场直播的设备都没有。它穷到“寄人篱下”,连一些办公室也还在临时搭起的工棚里。然而,就这么个电视台,却博得了人们的喜爱。今年五月,国家统计部门对300户太原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结果71.67%的观众喜欢收看太原电视台播放的节目。两年半来,太原电视台致力于“制作自己的节目”,逐步走上了“三为主”的路子。“三为主”是以新闻节目为主,增大信息量;以自办节目为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逐步推出固定的专题节目和主持人节目;以国内节目为主,积极引进兄弟台的优秀节目。为了提高新闻节目的播出量,太原电视台的同志们往往是“跑着工作”的。比如王志新、赵欣报道组,1986年10月30日上午8点到10点,他们采访全国地质系统理想报告会;10点至13点,采访新建路小学教师李玲改革音乐教学的新闻;14点至16点,报道一种新型节煤灶具在太原问世;16点以后,又抓拍了太原市改造小街小巷的镜头。回到编辑部,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了,他们一人冲了一包方便面,又继续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保三限”是工程建设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即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限工期,限投资,限回报,做到工程建成一个,达产一个,创效 一个,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投资效益,作为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的参与和见证的工程档案工作,对“一保三限”方针的全面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称“国保单位”)记录档案包括对“国保单位”本身的记录和有关文献.形式有文字、图纸、照片、拓片、摹本、电子文件等.早在1961年国务院就要求“国保单位”建立科学的记录档案.漯河有“国保单位”7处8项,其中有出土国宝七音骨笛的贾湖遗址,有被称为“文表绝”、 “书法绝”、 “镌刻绝”的“三绝碑”.因此,对漯河市“国保单位”记录档案现状进行调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在为年轻记者传经时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莫当‘穷’记者。我所指的‘穷’并非指物质意义上的,而是精神意义上的,‘穷’得一个月拿不出一篇像样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在为年轻记者传经时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莫当‘穷’记者。我所指的‘穷’并非指物质意义上的,而是精神意义上的,‘穷’得一个月拿不出一篇像样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去年11月6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消息:“苏北出名的穷县盱眙县,1990年粮食生产的奋斗目标,1981年在农民的欢笑声中实现了。”读了真叫人高兴、振奋。但是,我对报道中说到的“三愁”却有点疑惑。消息写道:“社员们说,我们现在有‘三愁’:一愁粮食囤不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