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琴 《黑龙江教育》2006,(10):45-46
有这样一则习作: 我渴望当个差生!也许有人会说我"发神经",但我的确是这样想的. 在班里,我是个中等生,在老师眼里,中等生可有可无.优秀生能为班级争光,老师对他们总是宠爱有加.为了不拖班级后腿,老师对差生也是悉心"照顾",而我们中等生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2.
【失落篇】 “我是一名中等生,老师把希望的眼神停留在优秀生身上,又把关注的目光都投给了差生,我们这些中等生真的受到了冷落,我们很孤独。每当老师把赞赏的目光投向优秀生的时候,我真羡慕他们;每当我望着老师耐心地和差生谈心,给差生讲题时,我真嫉妒他们!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班级的大家庭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一群学生:他们既不是课堂中积极活跃的一份子,也不是考试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他们从不主动表现自己,也不会在课堂上调皮捣蛋。但是他们的数量却占据整个班集体的大多数,这就是我们口中所谓的中等生。为了实现整个班级政治课成绩的整体优化,以及扩大政治课优秀生的队伍,就需要老师用认同的态度去发现每一个中等生的闪光点,深度挖掘他们的潜能。本文对如何更好地激发中等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想做一天差生,差得让老师咬牙切齿,让家长头疼。小学时,我总是班里的优秀生。试卷拿回家,如果低于90分,就会被家长痛斥一番;而差生的待遇却让我眼红,有几分提高,就可以向爸妈“领赏”,尽管只是六七十分:  相似文献   

5.
苏婷 《山东教育》2005,(1):124-124
“我是一名中等生。老师把关注的目光都投给了”差生,希望的眼神又全停留三好生身上。我们这些中等生真的很寂寞。有时候,我会有个傻傻的想法:每当我坐在孤独寂寞的角落里望着老师给差生耐心地讲题时,我真嫉妒他们!假如我也可以坐在老师旁边,老师能单独给我讲讲什么,哪怕是轻轻地问一起:  相似文献   

6.
引子百变小樱:每次考试后,我们班主任都要根据成绩来调换座位。成绩好的坐前面几排,成绩差的坐最后面的位置。老师的解释是:“提倡学习竞争,想要坐好的位置,花力气学习吧,机会均等,就看你的成绩了!”还说,这样安排有利于成绩好的同学在一起讨论,减少成绩差的同学的干扰。虽说我是一个“优秀生”,每次考试后总能挑到一个比较好的位置,但我总觉得把“差生”放在一起,对“差生”是不是放任自流?我们班就有几个坐后面的同学隐约有了自卑感。再说了,还有几个高个儿“优秀生”,一坐前面就把后面同学的视线给挡住了。本来坐后面的同学学习基础相对…  相似文献   

7.
一个班的学生中,总有好、中、差之分。一般说来,优生和“差生”只占全班学生的三分之一左右,绝大多数是中等生.他们既不出类拔萃,也不惹是生非,他们一般抱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学习、生活态度,但也有较强的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能力。这样,无形中老师们忽视了对他们的教育。我想就中等生的教育问题,淡几点认识。第一,要正确认识中等生。中等生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稳定,容易两极分化。如果教师能够热情关心、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用心用力地拉他们一把,他们不会比“尖子生”差。若是放任自流,置…  相似文献   

8.
教育应面向所有的学生,对于每一个求学的人来说,受到教育的机会应当是均等的,但是,在现今的中小学里,存在着“优等生倍受重视,差等生倍受关怀,而中等生无人理会”的现象。日前,笔者就这一问题走访了几所学校,发现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下面是一篇《渴望做差生》的学生作文片段。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一直做着平凡的中等生。做尖子生这辈子恐怕是没希望了,智力有限,还不肯整日泡在书本作业里:做差生容易,可我又没这个胆。要是哪次我考个不及格,我妈不骂死我,我爸不打死我才怪呢。可我真的恨自己是个中等生。老妈老爸对人总是这样说:“这孩子不上不…  相似文献   

9.
“童心姐姐,我不喜欢上学!因为我长得太矮了,我觉得同学们老在笑话我。”“童心姐姐,上次考试我没考好,老师已经把我当成差生了。我现在一见到老师就躲, 上课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姐姐,我是不是真的很笨?”“童心姐姐,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可是我的成绩还是那么差。有时候我真恨爸妈,为什么给了我这么一个笨脑袋!”  相似文献   

10.
一枝独秀不是春,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理由。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中,都有一定比例的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优秀生和后进生都在少数,而中等生所占比例最大,但教师们却对他们的关注最少。许多班主任试图用“依靠抓两头来带动中间”的方法搞好班级工作,结果却导致“忙两头,丢中间”的局面。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往往把鲜花样的微笑、阳光班的温暖给了尖子生,把个别辅导的机会和一些鼓励性的话语给了后进生,而那些“不上不下,不饥不饱”的中等生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只能待在被遗忘的角落,没有阳光雨露,甚至雨雪风霜都没有。久而久之,他们便渐渐失去了对成功的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得到老师赏识的心也渐渐冷却下来。有的学生有时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或发泄一种反抗情绪,课内、课外故意捣乱,渐渐便加入了后进生的行列。可见,对中等生的爱与关注是班级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韦世万 《贵州教育》2013,(12):10-12
对于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说,很多老师对“优生”总是印象深刻、倍加关照,对“差生”也了如指掌,且有“恨铁不成钢”之感。然而,他们却忽视了这样一群学生:他们缺乏主见、缺乏学习和活动的热情、缺乏竞争的意识和勇气,思想、纪律、学习表现既不“突出”,也不落后,他们往往占据学生中的大多数。这就是老师眼中所谓的“中等生”。由于教师的忽视,“中等生”教育便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了问题,优等生往往会很快举手要求回答。这时候,马上让他们回答好不好呢?从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不好。因为优等生思维活跃,反应很快,而中等生和差生却不是这样。如果让优等生将答案很快和盘托出,一些刚开始思维的中等生的思路会马上被打断,一些差生也懒得思维了。这样就不利于培养中等生和差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慢一点儿让优等生回答,中等生和差生就有足够的时间思  相似文献   

13.
在班级管理中,班任们常说这样一句话:“抓两头,带中间。”“两头”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优生、差生”,中间自然就是“中等生”了。平时,班任接触最多的就是“优生”和“差生”了。“优生”是学习上的尖子,班级的佼佼者。所以,班任时时注意“优生”的一举一动,为他们提供一切优越的条件。“差生”是让班任最费神的学生,他们不仅学习差,纪律也不好,常惹是生非,给班任找麻烦。班任要想管好班级,首先要管住他们。因此,“差生”也成了班任经常关注的对象。而且有的差生并不什么都差,他们往往在文体活动中表现很优秀,为班级争得荣…  相似文献   

14.
一谈起差生,我们教师中就有人摇头叹气。一曰:“十个指头有长短”,班级中存在差生是不可避免的;二曰:“顾得差生影响优秀生”,保了芝麻丢了西瓜,划不来;三曰:差生是“低能儿”,“牵牛上树”,难!一句话,对差生的教育丧失了信心。  相似文献   

15.
偏爱差生     
婷婷:孩子上学后,家长们都比较关心孩子在班级里的排行榜。而在每个班级,总有一些成绩不理想和有这样那样缺点的学生,学校习惯称这些学生为差生。怎么对待差生?我请来了南山一小的教师们,他们的口号是“偏爱差生”。差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家长朋友们,你是不是也正在为自己孩子是差生而苦脑?噢,你可要注意听听他们怎么说,如果能从中学那么一、二招,我就开心啦!  相似文献   

16.
一枝独秀不是春,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理由。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中,都有一定比例的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优秀生和后进生都在少数,而中等生所占比例最大,但教师们却对他们的关注最少。许多班主任试图用“依靠抓两头来带动中间”的方法搞好班级工作,结果却导致“忙两头,丢中间”的局面。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往往把鲜花样的微笑、阳光班的温暖给了尖子生,把个别辅导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可以随口叫出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名字,甚至对那些差生我们也熟记在心,但却往往记不住那些成绩中等、表现中等的同学。一个学期过去了,老师甚至跟他们中的某个人没说过一句话。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给予了成绩优异较多的关注和指导,对差生也总是苦口婆心地劝诫,而那些中等生就像是被人遗忘的角落,因为他们是让老师放心的一个群体。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也能按时按量地完成,平时也还遵守学校各项制度。正因为这样。教师往往很少关注他们。而把精力放到成绩优异和表现差的学生身上,忽略了中等生对爱和关注的渴求。我曾无意间听到过一个学生这么说:我有时真的宁愿做一个调皮的差生,这样我就能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是啊,其实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哪怕只是一个关切的目光,半句暖心的话语。  相似文献   

18.
物理习题评讲课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但是习题评讲课上的成功与否,效果怎样。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研究的问题。
  1.传统习题评讲课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的层次看,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尖子生,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在传统的习题课中总是老师讲,学生听。我们试想在这样的课堂上,尖子生,优秀生可能有一两个不会做的题目,甚至没有错题,而中等生可能不会做的题目稍多一些。并且不会做的题目可能分布在不同的习题上。而后进生不会的题目就会更多一些。这样在老师评讲的过程中矛盾就出现了:老师把题目全讲吧,时间不够,并且做对这些题目的同学听讲就没有动力,那教师可以采用要题开讲法呀。可即使这样的方法尖子生在课堂上最后一段时间听的题目也可能是自己早已掌握的知识,所以他们自然又成为了陪听。而中等生可能在老师讲下一个题之前还在想着前面那个没有听得太明白的题,老师讲的这个题目他根本没听,或者又没听太明白,而后进生呢,可怜巴巴可能就听懂了几个题目,还没有时间去想。那么这种传统地"一人讲,众人听"的习题评讲课当然就成了低效课。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先看一学生的习作:《渴望做差生》(转引自K12社区论坛:教育论坛) “我真的恨自己是个中等生。老爸老妈总是这样说:‘这孩子不上不下的,考名牌大学没什么指望,放弃了又太可惜,真是烦人哪!’而老师更是忽略了我,鲜花样的微笑、阳光般的温暖都给了优等生,个别辅导的机会和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又施舍给了差等生。  相似文献   

20.
又迎来了一个6月天,每到此时校园里最热的话题总离不了“中考”、“高考”。对许多“优生”来说,这个季节是他们大显身手跃龙门的大好时机,但在我们之中更多的还是忧心忡忡的中等生、后进生。“难道我们只能做别人眼里的‘差生’?就只能徘徊在‘龙门’之外吗?”其实,只要学习得法,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本期雪儿姐姐就为备战大考的学生带来了妙招,或许对你也同样适用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