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κ-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预处理(U50488H pretreatment,UP)大鼠,在离体Langendorff灌流心脏和缺血/复灌模型上观察κ-阿片受体激动剂诱发的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U50488H预处理大鼠24h后,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后的复灌期内LVEDP的抬高,以及LVDP和±dP/dtmax的下降(P<0.05);其作用可被κ阿片受体选择性拮抗剂Nor-binaltorphimine(nor-BNI)所阻断.结论刺激κ-阿片受体诱导了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预处理(IP)延迟性保护作用终末阶段(IP后48h至72h)的机制,以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是否中介了此过程。方法:采用在体家兔冠状动脉阻断的缺血/复灌损伤模型,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含量及各项心室力学指标。结果:与单纯缺血/复灌组相比,IP后72h,明显降低心脏缺血/复灌后的梗死面积和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含量,促进左室收缩压(LVSP)、最大左室收缩速率(+dP/dtmax)和最大左室舒张速率(-dP/dtmax)的恢复。使用iNOS的特异性抑制剂S-methylisothiourea sulfate(SMT)不能阻断IP后72h心肌保护作用。而nNOS的特异性抑制剂N-propyl-L-arginine(NPA)、NOS的非特异性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阻断了IP后72h心肌保护作用。结论:IP后72h心肌保护作用依然存在,nNOS介导了心肌缺血预处理延迟性保护作用终末阶段,而与iNOS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预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家兔冠状动脉阻断的缺血/复灌损伤模型,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及各项心室力学指标。结果:与单纯缺血/复灌组相比,黄芪预处理明显降低心脏缺血/复灌后的梗死面积和血浆中LDH、CK含量,促进左室收缩压(LVSP)、最大左室收缩速率( dP/dtmax)和最大左室舒张速率(-dP/dtmax)的恢复。结论:黄芪预处理对麻醉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家兔冠状动脉阻断的缺血/复灌损伤模型,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各项心室力学指标.结果:与单纯缺血/复灌组相比,川芎嗪明显降低心脏缺血/复灌后的梗死面积和血浆中LDH、CK及AST含量,促进左室收缩压(LVSP)、最大左室收缩速率( dP/dtmax)和最大左室舒张速率(-dP/dtmax)的恢复.结论:川芎嗪预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肢体缺血预处理(LIP)对大鼠缺血再灌后心脏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反复捆绑后肢造成缺血预适应的方法,观察其对心肌缺血再灌后梗死面积和形态学改变的影响,对心肌CK-MB和cTn-I的影响,以及对抗氧化物酶的影响。结果:与缺血再灌组比较,预处理能明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肌细胞的损害,减少心肌酶的漏出并能提高SOD的活性。结论:LIP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油茶皂苷(SQS)所产生心肌保护作用与AE3蛋白的基因表达关系,方法:采用RNA i技术,在心肌细胞水平上建立AE3蛋白低表达、同时建立缺氧/复氧损伤(A/R)模型及SQS预适应模型;通过测定,心肌细胞的博动频律、细胞生存率以及细胞培养液中LDH的变化;同时检测心肌细胞中AE3 mRNA、AE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SQS预处理能明显提高A/R损伤后细胞存活率,减少LDH的漏出,AE3 mRNA、AE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与A/R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在心肌细胞中转导入三段有AE3基因序列特异性的dsRNA后,可引起AE3 mRNA及蛋白低表达,同时取消SQS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为其进一步的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配伍川芎嗪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家兔冠状动脉阻断的缺血/复灌损伤模型,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及各项心室力学指标。结果:与单纯缺血/复灌组相比,川芎嗪与黄芪两药明显降低心脏缺血/复灌后的梗死面积和血浆中LDH、CK含量,促进左室收缩压(LVSP)、最大左室收缩速率( dP/dtmax)和最大左室舒张速率(-dP/dtmax)的恢复,两药合用与单用比较各项指标的恢复更加显著。结论:黄芪与川芎嗪两药合用在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组蛋白脱乙酰化酶3(HDAC3)抑制剂RGFP966是否能够促进低温保存心脏复灌期心功能的恢复,并探讨Hippo-YAP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RGFP966的心肌保护作用。创新点:首次证实了在Celsior保存液中添加RGFP966可以减轻长时程低温保存引起的心脏功能障碍。该研究结果为临床实践中的心脏移植提供有价值且可行的策略,为患者获得远距供体心脏提供了可能。方法:将大鼠离体心脏置于含有或不含有RGFP966的Celsior保存液中低温保存12 h后,于Langendorff灌流系统中复灌60 min,测定复灌期各项心功能指标。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Mst1和YAP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用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论:RGFP966可以促进低温保存心脏复灌期心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ippo-YAP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白术多糖对离体蛙心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白术多糖溶液和两种不同的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和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对蟾蜍进行离体心脏灌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0μg/ml的白术多糖溶液即可加强心肌的收缩能力,二者呈现显著的量效关系。白术多糖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不影响心率,但升高到500μ/ml时可使蟾蜍心率增加,至1000μg/ml时引起心肌过度收缩和心动过速,去药后出现心脏功能衰竭。在进行机理研究时选择100μg/ml的白术多糖浓度。结果表明:白术多糖对心肌的作用类似于肾上腺素,可被β受体阻断剂所抑制,M受体阻断剂对其作用几乎没有影响。讨论了心肌细胞和自律细胞对不同浓度白术多糖的敏感性以及可能存在的介导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时相探讨山茶花提取物(extract of Camellia japonica L,ECJ)预处理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小鼠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观察不同时相ECJ预处理后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致脑梗死面积、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ECJ预处理延迟时相能明显减少脑梗塞面积并可明显降低血清中LDH活性、MDA的含量。结论:ECJ预处理延迟时相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缺血预处理是指心肌反复多次短暂缺血/再灌注,对随后长时间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一种保护.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机制十分复杂,一般公认为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是心肌缺血预处理保护机制的终末效应器之一.mitoKATP开放后可通过以下3条途径对抗心肌缺血损伤:减少线粒体膜Ca2 通道对Ca2 内流的驱动力,抑制Ca2 内流,减轻心肌细胞钙超载;保护线粒体呼吸链,减轻自由基释放引起的损伤;抑制线粒体转换孔开放,防止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组胺H3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胺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研究已经有半世纪,上世纪八十年代来才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研究组胺H1、H2和H3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其激动剂在目前虽然没有临床应用,但它促进了拮抗剂的研究进展.H3受体拮抗剂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研究.寻找选择性高、效价强的H3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不仅对于H3受体功能、分布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十分重要,同时对于开发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的该类药物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安石榴苷对脂多糖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创新点:首次证明安石榴苷对脂多糖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此作用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抑制相关。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1、10、30、50和100μg/ml)刺激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3、6、9、12和18 h,筛选出建立炎症损伤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安石榴苷预处理细胞2 h后用脂多糖刺激12 h,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的p65、p38、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的表达水平。结论:MTT结果显示,30μg/ml脂多糖刺激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12 h能够造成细胞活力下降和形态改变(图2和3)。RT-PCR结果显示,安石榴苷预处理后炎症因子显著降低(图4)。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安石榴苷预处理能显著抑制IκBα降解以及p65、p38、JNK和ERK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图5和6)。综上所述,安石榴苷对脂多糖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16,(3):77-80
为研究不同低温条件下微管改变对大鼠供心保存冷缺血损伤的影响,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HTK液保存)和实验组(HTK液中含紫杉酚,浓度为10-6 M)。每组的18只SD大鼠再分成4℃、15℃和20℃条件下的3个不同低温保存组,每组6只,低温保存8 h,每间隔2 h灌注5 min。利用离体心脏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注模式装臵,观察经上述不同保存温度下保存8h后,复温再灌时的冠脉漏出液中心肌酶的含量,并切取心肌组织做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随着保存温度升高,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心肌细胞损伤加重,漏出酶增多;与对照组比较,4℃、15℃实验组复温再灌时的冠脉漏出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明显减少,心肌细胞损伤较轻。说明415℃深度低温条件下微管稳定剂能够减轻心肌的冷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必可酮)与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合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一般在72小时内可以使患者症状、体征得到明显的缓解,能在一周之内完全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体征。方法:患者为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中、重度患者。采用必可酮250μg/喷、1-2喷/次,1-3次/日疗法,观察其疗效。结果:必可酮与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合用(治疗组)与应用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对照组)相比较,可以明显缩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症状、体征完全缓解的时间。并且在停用茶碱类药物与β受体激动剂以后,激素可以继续应用以预防复发。结论:必可酮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方面有很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和探讨梓醇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小鼠子宫内膜炎的保护机制。创新点:首次证明梓醇对LPS刺激的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和LPS诱导的小鼠子宫内膜炎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抑制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有关。方法:通过LPS的诱导,分别建立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炎症模型和小鼠子宫内膜体内炎症模型,设置不同梓醇作用浓度梯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梓醇可以显著抑制TLR4和p65 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降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及趋化因子CXCL8和CXCL5的表达,同时降低子宫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水平。通过在体内外炎症模型中加入梓醇,可以显著降低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有效保护小鼠体内子宫内膜的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7.
庞新琴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4):13-14,30
对正定复矩阵的Schur补的行列式模的估计进行了研究,给出κ—局部完全对称正定复矩阵与正定Hermite矩阵和的Schur补的行列式模的一个估计不等式||(A B)/(A B)κ||^2/n-κ≥||A/Aκ||^2/n-κ |B/Bκ|^2/n-κ本结论主要采用了“挖去”方阵中未必对称的部分,充分利用局部对称性的思想方法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先心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140例小儿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外科矫治术。采用国产鼓泡和膜式氧合器,预充总量350-1200mL,中度低温中高流量灌注,应用晶体停跳液或高钾晶血1:4心肌保护液,复跳前10-15min采用浅低温血灌5-10min。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13-95min,体外循环时间26-125min。转流过程平稳,心脏自动复跳128例,10J除颤1次复跳12例,全部顺利停机。全部痊愈出院,无一例手术死亡或住院死亡。结论小儿先心病的体外循环管理应尽量减少预充,注重血液稀释程度,加强流量管理,重视心肌保护和肺保护,重视超滤器的应用,做好温度控制,加强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综述实与复方阵的相合标准形和同时对角化的研究成果 ,得到 :(i)正定与半正定实方阵的相合标准形、以及相合的全系不变量 .对应的实矩阵偶〈A ,B〉的相合标准形 ,其中A为 (半 )正定对称阵 ,B为斜对称阵 ;(ii)半正定与正定复方阵的H -相合标准形以及H -相合的全系不变量 .对应的复矩阵偶〈A ,B〉的H -相合标准形 ,其中A为 (半 )正定Hermite阵 ,B为斜Hermite阵 ;(iii)实 (复 )矩阵偶〈A ,B〉的相合 (H -相合 )标准形 ,其中A为半正定对称 (Hermite)阵 ,B为斜对称(Hermite)阵 .相应的二实 (复 )方阵同时相合 (H -相合 )对角化问题的结果 .最后特别指出复方阵一个独有的性质 ,给出两类可H -相合对角化的复方阵 .  相似文献   

20.
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 ,主要用于吗啡中毒 ,创伤性休克的治疗 ,近年来应用范围在进一步扩大 ,许多研究业已不断证实纳洛酮在各个临床领域内有一定治疗效果 .现对其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简要总结。1 纳洛酮的药理与临床应用1.1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 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药 ,它对 4型阿片受体都有拮抗作用 ,它本身并无明显药理效应及毒性 ,但对吗啡中毒者 ,小剂量 (0 .4~ 0 .8mg)肌肉或静脉注射能迅速翻转吗啡的作用 ,1~2min就可消除呼吸抑制现象 ,增加呼吸频率 ,对吗啡成瘾者可迅速诱发戒断症状。休克时 ,脑垂体释放大量内啡肽 ,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