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在田径比赛和训练中运动员大腿后肌拉伤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这往往总得不到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足够的重视,因此,不少有发展前途的运动员,因意外发生大腿拉伤事故,而影响系统训练,甚至为数不少的运动员,因得不到合理治疗和恢复,受伤事故不断重复,最后迫不得已过早结束运动生涯。本文就股后肌拉伤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一下浅析。  相似文献   

2.
业余田径运动员(短跑),特别是基层学校运动员,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训练或比赛当中损伤股后肌(多为拉伤),致使不能正常训练和比赛,更甚者耽误加试遗憾终生  相似文献   

3.
谈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短跑训练中,股后肌群的训练往往不被重视,而股后肌对提高运动成绩却有着突出的作用。本文对股后肌在短跑训练中拉伤产生的原因、训练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股后肌群是大腿后部屈肌,它的作用是伸髋和屈膝。在田径教学中,股后肌群拉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多发生在短跑、跨栏和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股后肌群的损伤不但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也会使学生对田径教学产生恐惧和厌烦的不良心理反应。因此,如何防治股后肌群拉伤,就成为摆在体育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田径项目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十分关键。科学合理的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平衡性,减少运动损伤。在田径训练中,为确保训练工作的科学性,提升运动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教练应指导和监督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确保他们能够在田径赛事中应用训练成果,能够在剧烈运动中调动自身肌群实施力量爆发及自我保护,进而帮助他们在田径项目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田径总论     
G820.014.53 20016784田径运动员股后肌群拉伤的诊治[刊,中,I]/刘舒,杨鸿//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2).-219-220表2(XH)田径//股骨//肌群//损伤//疗法G820.02 20016785专项化活动性游戏对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的影响探究=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pecialactivating games On the training of thejuveni le field and track sportsmen[刊,中,I]/刘桂海,马妍//广西体育科技.-2001.-22(3).-12-13表2参4(XH)田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方法//游戏//少年//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李雪凡 《体育科技》2007,28(3):39-42
大腿股后肌群拉伤是短跑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所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其治疗手法更是多种多样,而预防性的训练也是有章可循的。研究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损伤的原因及治疗和预防方法,可以在教学训练中掌握主动权,减少损伤发生率,保证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
股后肌群是指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的总称。损伤多见于跑、跳及跨栏运动员,当进行踏跳, 摆腿,后蹬技术动作练习及伸展练习时容易损伤。股后肌群损伤有准备活动不充分、疲劳、天气寒冷、肌肉力量不足及柔韧性差等原因。损伤机制有主动用力拉伤和被动拉伤两种。受伤急性期均有肿胀、压痛、屈膝抗阻痛及功能障碍等症状。根据临床表现,损伤一般分为三级:一级仅有少数肌纤维损伤, 而其周围的筋膜完好无损,在抗阻力下测试有局部疼痛,在开始24 小时内可能有轻度肿胀与皮下溢血。一般治疗1周后即可进行训练,二级有较多数量的肌纤维断裂,筋膜有撕裂,运动员可感到“啪”一下拉断的感觉。三级则肌纤维完全断裂,这种损伤需要手术治疗。田径运动员股后肌群的二级损伤较为常见,由于不需要住院进行治疗康复,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熟悉股后肌群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措施,对伤后保持身体机能、早日恢复训练、防止再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跟踪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损伤的训练学因素进行研究,得出股前肌群与股后肌群,大腿左右肢力量发展不平衡,造成弱势肢体股后肌群拉伤是损伤的主要原因, 股后肌群损伤的训练学因素还有:技术不合理、准备活动不充分、训练负荷过大、柔韧性较差以及放松活动不重视,引起肌肉韧性差.  相似文献   

10.
运用CYBEX-Norm型等速肌力测试与康复系统,以上海市优秀田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腘绳肌拉伤后的等速参数变化,分析伤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受伤运动员伤侧腘绳肌峰力矩角度明显增大,表明拉伤腘绳肌达到最大力量的时间明显延长,最大收缩长度发生了改变.建议:在运动实践中,合理运用等速测试的峰力矩角指标作为腘绳肌拉伤后恢复效果的监控指标,并结合适当比例的离心训练,将有助于减少运动中腘绳肌的拉伤.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是田径大国,在我国各省市级体工队、体育院校和高校体育学院、专业体校、业余体校、中小学有众多的短跑运动员从事短跑项目的训练和比赛。由于身体素质、心理状况、技术水平、训练方法等原因田径运动员在整个运动生涯中会遇到许多运动损伤。作为短跑运动员,大腿后群肌肉损伤是最为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一、大腿后群肌肉的功能大腿后群肌肉主要由胭绳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的统称)构成,其功能是伸展髋关节及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规范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所谓“规范化”就是合乎一定标准的要求。即教练员在整个教学训练过程中给运动员一定标准的训练内容。这些标准训练内容应该是符合运动员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又要利于今后长远发展。原国家体委制定“青少年田径教学训练大纲”的目的也是促使青少年田径训练逐步趋于“规范化”,不重视“规范化”训练.极易造成一些很有发展前途的青少年运动员,半途夭折,或者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造成人、材、物的大量浪费。  相似文献   

13.
正大腿内收肌群拉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在田径跨栏、短跑、跳跃、投掷等项目中时有发生,它对运动员的日常生活、训练和比赛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大腿内收肌群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一、大腿内收肌群损伤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大腿内收肌群由长短、大小各不相同的5块肌肉组成,由浅及深分别为股薄肌、长收肌、耻骨肌、短收肌和大收肌,其主要作用是使下肢靠近中线,即内收动作。大腿内收肌群急性损伤,多因居高跳  相似文献   

14.
短跑运动员的股后肌群力量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为群 《福建体育科技》2001,20(6):20-24,28
股后肌群力量薄弱 ,造成前后侧肌群力量比例失调 ,影响了短跑成绩提高 ,也是产生大腿后侧肌群拉伤的直接原因。股后肌群力量训练手段的匮乏直接影响大腿后侧肌群力量的发展。本文根据短跑周期中股后肌用力特点 ,创造股后肌专项力量训练手段与方法 ,经实践取得了良好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短跑的传统训练方法的研究分析。本文认为,短跑训练应重视发展股后肌群的练习,尤其对青少年运动员人接受训练时,就应加强对股后肌群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探讨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法,以30名田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悬吊训练,测定比较训练前后平衡能力的变化情况,探讨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经12周训练后,实验组的动态平衡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显著提高,表明S-E-T悬吊训练可作为运动员改善平衡能力的有效锻炼方法之一在训练领域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7.
短跑运动员在完成后蹬时主要依靠大腿和小腿后部肌群,其中股二头肌尤为重要,所以在快速跑进中也很容易拉伤。一般轻度拉伤休息一星期之后疼痛症状可消失,此时投入再训练,尤其是做强度较大的训练或比赛,很容易重复拉伤,严重者可致股二头肌撕裂而被迫结束运动生涯。在...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 ,下肢肌肉的力量对跑跳运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完成跑跳技术动作的主要动力 ,下肢肌肉的绝对力量和爆发力的水平对跑跳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极为重要。然而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 ,特别是伸髋肌群的拉伤 ,严重阻碍跑跳运动的发展。实践证明 ,大腿前后肌群的力量比例严重失调是制约我国跑跳运动员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也是造成伸髋肌群拉伤的主要原因。然而有一部分教练员在训练中对伸髋肌群的作用了解不多 ,同时可选择的训练方法较少 ;因而忽视了对运动员伸髋肌群的练习 ,造成许多伤害事故的发生。那么 ,如何在运动训练中避…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对中、外优秀男女田径运动员训练全过程的投入时间效益与产出时间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中、外优秀田径运动员基础训练投入时间效益百分比较为接近其平均值 ,约为 5 5 .8% ;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投入时间效益百分比约为 75 %~ 80 % ,中国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中也有 6 0 %的人专项训练投入时间效益高于 75 % ;中国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效益明显低于世界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 ,中、外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效益百分比比较接近 ,但是中国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还存在着保持高水平竞技年限相对较短的隐患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方式,探讨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正确训练方式,以期促进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