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云贤 《考试周刊》2014,(81):76-76
数学阅读是思考、理解、是收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开发数学阅读材料,加强课堂教学中数学阅读的指导,把数学阅读真正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形成"讲读练"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数学阅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新的生长点和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乐读。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和有创意性的阅读。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我们本着“用教材教”的理念,充分利用文本,以读促写,可以延展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生活,表达真情。  相似文献   

3.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落实"以读为本"的思想,巧妙做到读、问、思、写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掌握阅读本领,提高阅读能力.笔者现结合<雪猴>等课的教学实践,具体谈一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做到"以问促读、以读促思、读写结合",如何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感悟到边防战士与雪猴之间那种浓浓的情,以及雪猴与边防战士之间那种无言的默契.  相似文献   

4.
曹燕 《学子》2015,(6):44
所谓"读"即朗读,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充分朗读,做到读准、读顺,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引",即引导,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要注重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引导,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拓"即拓展,要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充分拓展,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其中任何一点,阅读都是不完整的,也只有将这三者有机整合起来,阅读教学效率才会得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阅读要在师生"抛"与"接"的互动中见"真义"。要让学生在"读"中赏景、体情、悟理。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的曹华老师正是以这种理念来设计、教学《鼎湖山听泉》一课的,这节课在教师自己"读"好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了音乐美、读出了散文美、读出了核心素养,让学生真正地"读"进了语文世界,促进了语文学习的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6.
合理利用阅读文本,通过有效的阅读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训练以课本文本为依托的以读促写训练;以课本内容拓展文本为依托的以读促写训练;以纯课外文本为依托的以读促写训练。用阅读来带动写作.从读书中获得.从获得中运用,从运用中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梁林 《陕西教育》2009,(5):43-43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加大课内阅读量,以读促悟是我校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改进阅读教学方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美读促理解,美读品情趣,美读强语感。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细究文本,渲染气氛,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设计多种美读方式,引导学生赏析文本,呈现美读做到情文并茂,让学生享受语文沁人的芳醇,感受语文真善美的无穷魅力,让语文阅读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9.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我在教学本课时,尝试运用问题教学法,即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让学生对同学提的问题进行比较,教师筛选出较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去读文本,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体悟,读中品味;把问的权利留给学生,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评判的权利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我在教学本课时,尝试运用问题教学法,即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让学生对同学提的问题进行比较,教师筛选出较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去读文本,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体悟,读中品味;把问的权利留给学生,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评判的权利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写作能力是学生英语素养的综合体现。从以文本为主,丰富学生的表达内容;阅读词汇与句型,奠定写作基础;拓展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写作等方面,研究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的两个方面内容,二者互为基础,共同促进。以往的教学常常将阅读和写作分割开来,将知识给学生进行灌输,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阅读和写作教学的作用,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素材的积累和写作方法的感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做到以读促写、读写互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读写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让学生的作文与阅读自然链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以读带写1、看谁的补白富有创意在教学中,我利用现行教材中常常出现的艺术空白,让学生进行有创意的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通过阅读促进高中生写作,是近年来教育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以读促写,关键是要把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做好写作积累,在英语阅读文本中训练写作结构,在英语阅读话题中训练写作思维。  相似文献   

15.
开展课外阅读,以读促写,势在必行。针对目前这种状况,为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并会读课外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我充分利用校图书室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教学。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的阅读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7.
把握教材特点、文本内容、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前提;读透文本字面意思,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阅读得到增值;要读透文本背后的故事,读透文本的情感意蕴,才能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体会文本的情思,调动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下面以《背影》教学设计为例,阐述读透文本在教学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文命题的创造性、创新性是一种导向,一种趋势。可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水平不高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学生作文程式化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要使学生走进写作的理想殿堂,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有多读书、活读书、会读书。正如刘向所说的那样:“书犹药也。善读则可以医愚。”要鼓励督促学生多看、多思,扩大阅读面,拓宽知识面,开阔思维空间。一方面要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一些前沿科学和社会热点方面的书籍。多读书报,多接触社会,多进行创造性练笔,坚持语言基本功训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根本途径,而加强阅读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应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以读悟写,以读促写,把阅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提高读写能力.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多媒体指导作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多媒体启发引导,开拓学生的想像思维;运用多媒体积累词句,帮助学生“厚积”而“薄发”;借助网络,博览群书.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一步以读促写,让学生们喜爱读书、轻松写作.  相似文献   

20.
阅读理解文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上难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课堂教学中要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读中放飞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