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价钢板内固定、PFNA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万载县中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和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对比二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占比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损伤小、恢复时间短,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2.
《学周刊C版》2017,(16):64-65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自体骨移植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该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就诊的84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术,而观察组患者则是采用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自体骨移植的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颈干角、末次颈干角,并在末次随访时评估两组患者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结果:疗效比较中,对照组患者术后优良率为71.43%(30/42),低于观察组95.24%(4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0.7±2.5)周,对照组为(15.1±4.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Constant评分为(82.4±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肩关节活动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外旋、内旋、外展、前屈活动度要明显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联合自体骨移植手术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对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3±5.52)min,术中出血量(140±10.21)m L。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尿路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压疮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18个月。50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20±1.02)个月,无未发生髋内翻畸形和断钉,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2.00%(46/50)。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固定稳定,不良反应低,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4.
《学周刊C版》2015,(25):96-9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椎体压缩性骨折栓塞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入院宣教与护理,观察组实施椎体压缩性骨折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栓塞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21±2.21)d,平均下地活动时间为(21.57±5.12)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1.57±5.12)d,平均下地活动时间为(24.87±2.95)d,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下地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减少椎体压缩性骨折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满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方法,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方法:将手术治疗的16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改良术式组)92例,对照组(传统术式组)73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均明显少(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无1例出现声音嘶哑或低调,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改良术式比较传统术式,具有手术操作简化,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6.
《学周刊C版》2017,(16):57-58
目的:研究分析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于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治愈率、不良反应及气管插管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重症肺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升级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2.17%、93.48%,均优于对照组的28.26%和78.2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1.32±2.89)d,平均住院时间为(15.67±3.23)d,均短于对照组的(16.78±3.77)d、(20.23±4.19)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率为15.22%,死亡率为2.1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均低于对照组的30.43%、17.39%、19.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气管插管率,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梁翠苗  彭丽珠  陈昶  赵敏 《考试周刊》2015,(21):140-141
目的 探究口服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7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商品名:希舒美),对照组静脉滴注乳糖酸阿奇霉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91.43%)与对照组(94.29%)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明显减轻时间(5.4±1.5)d、发热消退的时间(4.0±1.0)d与对照组的时间(5.2±1.2)d、(3.4±0.8)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与静脉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口服用药经济,不良反应少,患儿易接受,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髓内固定系统(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H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8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HHA,对照组实施PFNA。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较长但下床活动时间早、并发症发生率、完全负重时间早,髋关节功能好,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不稳定型骨折、骨质疏松严重、患者术前可行走、能耐受手术患者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风险小,下床时间和负重行走时间早,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学周刊C版》2017,(16):125-126
目的:探索胸痛中心快速启动介入导管室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介入导管室实施PCI治疗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住院时间顺序进行分组,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传统常规模式启动介入导管室实施PCI治疗;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按胸痛中心建设要求快速启动介入导管室。比较两组患者进门至入导管室的平均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启动介入导管室所需的平均时间(12.09±3.75)min短于对照组(33.83±6.62)min(t=28.57,P<0.01);观察组门—球时间及门—球时间达标率分别为(65.62±8.26)min、97.0%均优于对照组(96.23±9.58)min、62.0%(t=29.61,P<0.0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11±5.39)d短于对照组(20.37±8.14)d(t=6.26,P<0.01)。结论:规范化胸痛中心快速启动介入导管室,明显缩短了STEMI患者PCI的门—球时间,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影像学资料测量寰枢椎椎弓根的各种数据,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提高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置钉的1次成功率。方法:2001.10~2007.9月,对200份寰枢椎CR、DRX线片、MRI及64排CT片,通过图像储存传输系统(简称Pacs)分析,测量寰枢椎椎弓根安全进钉点及安全进钉角度。利用自制的寰枢椎定位导向器,依据所测的安全进钉点及安全进钉角度对48例患者应用192枚寰枢椎椎弓根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结果:通过对这200份影像学资料分析测量后认为寰椎椎弓根安全进钉点:左侧(19.93±1.32)mm,右侧(19.16±1.30)mm;寰椎椎弓根向内侧安全进钉角度:左侧(23.72±2.09)°,右侧(23.35±1.91)°;寰椎向头侧安全进钉角度(9.00±1.20)°。枢椎椎弓根安全进钉点:左侧(13.14±0.82)mm,右侧(13.85±0.79)mm;枢椎椎弓根向内侧安全进钉角度:左(24.52±1.26)°,右侧(20.42±1.42)°;枢椎向头侧安全进钉角度(25.00±3.00)°。48例病人平均随访10.6个月,按JOA评分标准,优31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3.75%。结论:利用对CR、DRX线片、MRI及64排CT片等影像学资料,测量寰枢椎椎弓根各种数据,设计简便、程序简化、个性化强,对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实际操作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122例前列腺电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减少,患者的治疗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缩短(7.2±0.8 d VS9.9 ±1.2 d,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电切患者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术后康复,该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社区健康教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门诊治疗时、住院治疗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出院后继续给予社区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掌握健康知识测评得分、JOA得分、随访后健康教育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93%,χ2=9.061,P=0.000;观察组基本治愈36例(64.29%)显著高于对照组28例(50.00%),观察组无效0例(0.00%)显著低于对照组9例(16.07%),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测评得分(8土1.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1.10)分,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JOA得分(22.54±3.5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8.54±2.68)分,P<0.01;健康教育满意度观察组54例(96.43%)、复发率3例(5.37%)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应用于防治LDH,防治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对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到贵州医科大学就诊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对照组配戴常规单焦点框架眼镜治疗。对两组患者配戴1年前后的舒适度、眼镜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渐进多焦点眼镜组患者的舒适度较单焦点眼镜组好,且渐进多焦点眼镜组患者的屈光度低于单焦点眼镜组[(4.20±0.42)D VS(4.62±0.43)D],眼轴长度短于单焦点眼镜组[(24.5±3.1)mm VS(25.1±4.2)mm],两组在平均屈光度与眼轴长度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青少年患者近视临床有效率渐进多焦点眼镜组高于单焦点组(92.1%VS 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渐进多焦点眼镜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有较好的舒适度,可以改善患者的近视度数,且对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较单焦点框架眼镜组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的义齿设计与末端游离缺牙的牙槽骨吸收的关系.方法:选择末端游离缺牙的患者76例,其中采用RPI型卡环18例,RPA型20例,传统三臂卡环15,冠外附着体23例.义齿修复前以及修复后12个月拍摄基牙及远中牙槽骨定位X线片,计算剩余牙槽嵴的骨吸收量.结果:末端基牙远中牙槽骨的吸收:冠外附着体组吸收量最低,RPA组和RPI组低于传统三臂卡环组.结论:近中牙合支托设计的卡环,较远中牙合支托设计的卡环,更利于维护末端基牙远中牙槽骨的健康;冠外附着体更有利于保护基牙.  相似文献   

15.
李文红  程光平  胡庭俊 《高教论坛》2011,(12):95-98,107
通过收集文献数据和广西大学的实证调查,对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招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学生人数少是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从生源和就业单位两个角度,对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教育发展前景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双侧纹状体区细胞凋亡的时程变化规律和早期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干预治疗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自然恢复组,6 h血肿抽吸组,12 h血肿抽吸组以及24 h血肿抽吸组.采用立体定向注入Ⅶ型胶原酶建立脑出血模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出血周边组织细胞的凋亡.[结果]①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12 h出现凋亡细胞,3d凋亡细胞达峰值,11 d仍有凋亡细胞表达.②血肿抽吸术干预后出血周边组织凋亡细胞数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P<0.05).③6 h血肿抽吸组与24 h血肿抽吸组比较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24 h血肿抽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干预治疗大鼠脑出血可明显影响细胞凋亡的表达,脑出血各种临床治疗的“时间窗”应为出血后12 h之内.早期(6 h)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脑出血后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For many years,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was measured via paper‐based assessment (PBA). In the 2015 cycle, computer‐based assessment (CBA) was introduced, raising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central equivalence criteria required for a valid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are fulfilled. As an extension of the PISA 2012 main study in Germany, a random subsample of two intact PISA reading clusters, either computerized or paper‐based, was assessed using a random group design with an additional within‐subject variation. The results are in line with the hypothesis of construct equivalence. That is, the latent cross‐mode correlation of PISA reading comprehension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expecte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lusters. Significant mode effects on item difficulties were observed for a small number of items only. Interindividual differences found in mode effect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ading comprehension, but were not predicted by basic computer skills or gender. Further differences between modes were found with respect to the number of missing valu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归芪五味消毒饮联合抗生素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200例关节置换患者,其中全髋关节置换5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80例,全膝关节置换40例,膝关节单髁置换30例,每种病例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同时观察组于术后第1d开始口服归芪五味消毒饮,每天1剂,连用5d。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5d抽静脉测定C反应蛋白(CRP)、血测白细胞数量(WBC)、红细胞沉降率(ESR)。同时随访观察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和手术后第1d后的CRP、WBC计数、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的CRP、WBC计数、ESR均高于术前和术后5d(对照表1、2、3)。术后第5天两组之间的CRP、WBC计数、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均未发生感染,切口均愈合良好,对照组4例切口浅表感染,伤口延迟愈合。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13±3)d,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16±4)d。结论:归芪五味消毒饮联合抗生素可明显改善血液炎性指标,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木材制片法,结合细胞图象分析系统及显微照相,对番石榴2个品种(土种、珍珠)茎次生木质部导管细胞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导管细胞均为具单穿孔板的孔纹导管;2、总体上可分为两端具尾、一端具尾和无尾3种类型的导管;3、土种、珍珠2个品种番石榴导管细胞平均长度分别为959.67±203.01μm、861.95±167.49μm,平均直径分别为210.54±64.72μm、192.59±57.97μm.番石榴不同品种导管细胞形态差异与其生长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鞍马运动员的腕部骨与关节的病理学分析,发现其病理表现的一些类型及特点,诊断出鞍马运动员病变征象主要表现为腕部骨骺异常、骨质增生、骨折等,这些变化与运动员的年龄、运动史、运动项目特点等有密切联系,从而为教练员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和队医进行医务监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