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苏畅 《新闻战线》2015,(4):189-190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交流服务平台,在国内一出现就掀起了追捧的热潮,目前已经在全国拥有了数量巨大的用户。微博的忠实用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校的大学生,微博中传播的信息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也很深。面对微博对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勇于创新,迎接挑战,将微博发展成为一条有效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龙婷 《新闻战线》2015,(2):163-164
微博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本文分析了微博媒介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高校思政教育微博媒介融合机制,即创立官方思政教育微博、组建高效的微博管理队伍、构建服务思政教育微博媒介的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3.
微博的出现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作为时代宠儿,大学生是我国手机拥有率最高的群体之一,借助手机媒介,微博融入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并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任何媒介作为一种技术手段都是“双刃剑”,微博所具有的极强的渗透力和吸引力,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应对微博挑战、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占领微博阵地,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着力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今天,微博这一新型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出现,已经受到高度关注。在深入分析微博的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寻找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点,建立健全借助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有助于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5.
微博、微信等"微"产品极大的方便了高校教师和学生科研、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是这些"微"产品传播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等特点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新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产品,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受到的影响,探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吕梅 《新闻世界》2012,(10):190-191
微博的迅猛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好微博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趣味性,不断探索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形式。  相似文献   

7.
刘康 《大观周刊》2012,(44):165-16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乏一,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的联结点,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中介,是实现教育目的、任务、目标与内容的手段与形式。本文首先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类型与内涵,然后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特征,最后论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芦莎  何湖 《大观周刊》2011,(46):64-64
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表现之一就是没有明确地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之间的关系。本文理清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间的联系.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联系即找出二者之间的结合点,有的放矢,以实现日常管理论教育的优化结合。区别即分析了二者之间内涵的不同,教育主体的不同,教育方法的不同。这样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而且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少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由谭秋浩编写的《"微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行与思》一书直面"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常态和新问题,既突出理论探讨,又重视经验总结.面对"微时代"带来的新的社会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微传播"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鼓励引导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等,发展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充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董亮  王甜  郭佳兴 《东南传播》2014,(11):126-127
继传统媒体、新媒体之后,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拥有独特的优势,而微博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主要代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十分深远,因此要想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要掌握微博这一网络平台。自媒体正在融入到当今每个人的生活中,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社会环境、现实校园、自媒体空间三座大山的压迫,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手段和方式,顺应自媒体的发展脉络,掌握自媒体的发展趋势,利用自媒体的发展优势,掌控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趋利避害,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全新的微媒体时代,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并对大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猛烈的冲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本文根据传播学理论中的"创新扩散理论"原理,提出借力微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阐述微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所产生的效果,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据腾讯2014年业绩显示,微信月活跃账户增长至5亿,QQ最高同时在线账户增长至2.17亿,①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1.76亿.②微信、QQ、微博以及网站、论坛、贴吧等,逐渐成为大学生交流和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困境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时效性强和内容丰富等特点,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快的信息和更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微博自2009年正式被人们所关注,其简洁、便捷、开放、高效的特点为大学生所喜爱,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为此,许多高校也相继开通了"官方微博",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和经验。但官方微博带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是双面的,这就要求高校官方微博的建设要做好科学规划、规范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时代,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信息交流的重要的方式,是一种新型的交流媒介。微博改变了大学生交流的方式,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微博的快速发展同样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一种机遇,如何在这种挑战中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好的方向发展,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这种考虑,对微博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洪茹菲 《新闻界》2020,(2):95-95
当前,微博是我国网民获取知识和传播信息的便捷平台,早已经成为一个舆论场所。青少年和在校大学生热衷于拥抱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微博已经成为他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抒发情感的重要平台。然而由于新兴媒体缺乏传统媒体那样的把关人机制,很容易出现虚假信息甚至错误信息。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急需提高对微博这个新平台的认知,用大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借由一定的载体来进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恰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发挥。网络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需要在新媒体的社会环境中加强网站的建设,充分将即时通讯软件、微博以及移动新媒体利用起来,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多方动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互动性。  相似文献   

17.
张震  饶玉梅 《大观周刊》2011,(52):73-73
推特、脸谱、微博等新兴社交媒体给大学生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随着这些社交媒体的日益兴起,高校必须正视,并且正确发挥它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震  饶玉梅 《大观周刊》2011,(45):80-80
推特、脸谱、微博等新兴社交媒体给大学生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随着这些社交媒体的日益兴起,高校必须正视,并且正确发挥它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非儿 《新闻爱好者》2021,(3):F0003-F0003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是2018年1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镇方松。在当前阶段,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如何为大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并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成为当下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话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对现有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进行创新,并实现内容结构和教育载体的优化与整合,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群体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在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兰台世界》2014,(Z4):131-132
<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实践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只有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才能使学生获得切身体验,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有效发挥。一、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1.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高校实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能够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人才,使大学生能够承担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