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
论科普编辑专业化与专业编辑科普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甲东  周昆  王莹  欧阳菁 《编辑学报》2008,20(2):98-100
论述科普期刊和专业期刊的差异与联系,二者要取长补短、相互为用,共同担负传播科学知识的使命。科普和专业是相对的,在传播学上各有其优缺点,二者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编辑要改变心智模式,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与出版是推动我国科普图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聚焦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研究梳理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的现状与趋势,调研分析科学家创作的科普图书作品在获评奖项、市场反馈、原创与引进以及内容主题分布等方面的现状与特点,探讨分析优秀科普图书创作的经验模式,并从科学家科普创作良好环境营造、科学家科普创作能力水平提升、科学家科普图书创作出版新模式构建3个角度出发,为后续科学家群体更好地从事科普图书创作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科普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当中,受到家庭、校园、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影响,其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度、兴趣度以及理解程度等都将深入化的影响着青少年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力、发散力的拓展。科普期刊作为小学科普体系构建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创新与管理将对小学生科普认知的深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科普期刊是教育的基础形式,科普期刊将进一步地影响着科普教育的成效,并对青少年的认知系统造成深入的引导,从而影响着他们的科普认知形态。  相似文献   

6.
选择科普人才、科普场地和科普经费三个表征指标,专利申请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衡量国家创新能 力的重要指标,基于2006—2014年面板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分析这些指标与国家创新能力的关联性。结果 表明:科普经费与国家创新能力的关联性最强,科普场地的个数与面积次之,科普人才与国家创新能力关联度最低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播事业逐渐走上了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伴随着这种经营策略的变革,各地电台广播节目的设置和编排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较突出的是引进了大量的广告,而医疗广告在其中又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在社会和广播界引起了较大反响,赞成者、反对者各有各的理由。面对着种种议论,医学科普广播工作者陷入了深思:如何看待医学科普和医疗广告呢?怎样摆正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一、医学科普与医疗广告的关系 广播具有喉舌(舆论导向)、服务、娱乐三大  相似文献   

8.
提高科学素养公众须要科普 进入新世纪,我们面临新的挑战.当今,国际竞争已不限于某个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国家整体实力的竞争,是国家整体素质的竞争.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位置.而科技普及的竞争,就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竞争.专家指出,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包括树立科学精神,对科学知识(术语和概念)、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基本了解.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短视频因其传播的优越性,被尝试作为科普的新途径.科普的方式多种多样.基于社交媒体的出现,科普方式开始与社交媒体进行融合.本文以科普类视频为例,分析自媒体科普节目的科普效果,找到新媒体时代下科普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一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普场馆普及科学教育的理念、内涵、方式和渠道在逐渐发生改变。2014年底,由上海市科协组织牵头的第一届上海科普博览会从“科技产品的科普化演绎”这一创新理念框架入手,尝试推进了科普生活与科技产品的民生性融合,初步实现了科技产品与科普服务的互补互融和良性互动。基于上海科博会的启发性思考,本文从科普化演绎视角出发开展博物馆科普教育理念和应用创新研究,指出科普化演绎是借助前沿科技力量融入博物馆科学教育而提供的开放、共享、互惠和创新的科普服务模式。文章试图从博物馆科普教育的新趋势、科普化演绎的概念、科普化演绎的内容、科普化演绎的路径及实施科普化演绎的作用效果等几个方面阐释这一新的科普教育方式,期望能够对今后博物馆开展科学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普及变得越来越重要,公众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收科学知识,而是有意识地搜索跟工作、生活、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面对公众的科普需求,科普谣言漫天飞,轻则影响一个家庭,重则对社会生产造成恶劣影响。本文联系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有关科普知识的传播,在分析科普搜索现状与根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网络科普谣言的治理现状和难题,从政府管理、推送机制、专家把关、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方面提出解决网络科普谣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生活科普     
《全国新书目》2014,(5):22-23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1969—1972)》为丁午被下放河南黄湖千校时写给女儿小艾的信,共61封,277面。他的信丰要是画出来的,充满了浓浓的父女之情,是特别年代特别生活最如实的记录,是特别年代特别情感发自内心的表露,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14.
王琼 《新闻前哨》2009,(3):70-71
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人们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政策与市场环境为媒介科普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科普经费不足、缺乏制度保障、法律不健全、科普职业化发展缓慢、社会文化氛围急功近利、公众科学素养普遍偏低等现实境遇,又为媒介科普设置了重重障碍,对其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武瑾媛  俞敏  袁睿 《编辑学报》2017,29(3):214-217
互联网浪潮冲击下,面临着响应更快、内容更丰富、传播更便捷的新媒体科普内容的不断挑战,传统科普期刊均在寻求转型.文章分析新媒体环境中的科学普及形势,讨论传统科普期刊如何借新媒体手段拓展新受众,并利用及时反馈实现精准科普的融合发展方法.介绍《航空知识》近年来积极利用新技术、拓展新渠道、创造新内容等探索创新发展的经验,供处于融合发展路上的科普期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微信科普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科普平台,其传播者具有多样化与复杂化的特点,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微信科普内容具有碎片化、多样化和时尚化的特点,且内容质量鱼龙混杂;微信科普的传播方式快捷多样,科普效果十分显著。微信科普在极大促进科普工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碎片化的信息不利于系统和深入学习,大量混杂伪科学或谣言的科普信息未经筛选、盛行一时等。微信管理和监管者应加强监管、鼓励扶持优秀传统科普媒体进军微信科普;微信科普传播者则应该加强自律,广大科普用户也应不断提高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科普能力建设背景下,我国科普出版物亟须提升运营能力。文章总结了科普出版物运营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规划了科普出版物运营能力提升的相关路径,并结合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科普出版物生态要素整合,主体协同发力;激发受众参与,培养粉丝群体;跨界融合发展,形象多元呈现;整合新兴技术,创新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18.
19.
知识网红发挥着促进知识传播、引导知识付费的积极作用,是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信息来源。文章梳理知识网红参与科普图书营销现状,分析网红经济下的科普图书营销问题,阐明知识网红在科普知识传播与科普图书营销方面的优势,以及对出版社科普图书营销的重要价值。出版社可以发挥知识网红的精准营销优势,探索科普图书营销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概括了科普阅读推广的特点,重点对科普阅读推广中科普读物的选择、活动方式、科普阅读推广人的培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联合,发挥各自优势,才是实现科普阅读推广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