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史海永 《考试周刊》2011,(25):19-20
作者结合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探究不同时间阶段的历史教科书内容上和体例上发生的变化,认为其反映了中学历史教育时代与社会思想,并指出呈现多元化发展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编辑出版发行将给今天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发展起到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学世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离不开对国内外世界历史研究成果有选择的吸收与借鉴。在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过程中 ,往往需要综合吸收多项国内史学界世界史的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 ,再形成教科书自身的学术风格和体系 ,以建立起沟通学术界与中学生之间的桥梁。本文拟以世界现代史研究的发展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的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为例 ,谈一下这方面的一些粗浅认识 ,以就教于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的同仁。一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与其他历史著作的写作有相似之处 :离不开对史学界公认的优秀研究成果的吸收和借鉴。离开了这种吸收和借鉴 ,…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教科书的地位与作用说到中学历史教育改革 ,就不能不涉及历史教材 ,尤其是历史教科书的问题。因为一讲教学 ,就意味着要摆正“教师、学生与教科书”三者的关系。这已经是我们的一种思维定势。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 (如“历史教材学”)表明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教科书中心的位置仍不可动摇。“教学活动的媒介就是教材” ,而且“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 ,实质就是学生对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于是说 ,要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 ,关键是在“关注教科书的内容体系、编纂手法及其质量”。换个角度说 ,教科书的形式与质量 ,决定…  相似文献   

4.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曲折发展、停滞、恢复与初步发展、深入发展五个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创新成果少、研究视野较窄等问题。拓展与完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研究,需要更多借鉴海外研究成果,拓展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刚刚迈入新世纪门槛之际 ,历史教育 ,特别是中学历史教育所面临的危机是有目共睹的。于是 ,人们开始更多地审视历史教育本身 ,也更多地关注中学历史教科书。毋庸置疑 ,作为历史教育载体的教科书 ,其编写理念、体系、选材等 ,在很大程度上是整个历史教育的缩影。我们认为 ,目前中学历史教科书体系中严重的“历史学”、“政治学”倾向及单一化的教材模式等 ,直接反映了历史教育的一些本质性问题。一、强化了历史学科体系 ,淡化了历史教育本质“目前史学界还没有一本体系全新的中国近现代史专著 ,让我们怎么能编制出一套全新的 (中学 )教…  相似文献   

6.
中学历史教学中 ,我们一直把历史教科书看得非常重要 ,认为历史教科书体现了中学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具体内容 ,是历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凭借 ,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主要工具。这样认识历史教科书的作用 ,应该说是没有什么不妥 ,历史教科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似乎没有必要再加讨论。但是 ,历史教科书毕竟只是中学历史科的教学用书 ,尽管其作用非常重要 ,却不能过分夸大。在中学历史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的今天 ,重新审视和检讨历史教科书的应有的作用 ,辩证地、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历史教学与历史教科书的关系 ,仍是有必要的。在…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历史"模块-专题"式课程结构的重大变革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个层面体现了全新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这是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的大破大立,是对传统课程设置模式与教科书编写"系统性"的挑战。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大象版等各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呈现出"模块-专题"体例的鲜明特点,在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领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体例的争鸣。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一直是把历史教科书看得非常重要,认为历史教科书体现了中学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具体内容,是历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凭借,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主要工具。这样认识历史教科书的作用,应该说是没有什么不对之处,历史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似乎没有必要再加讨论。但是,历史教科书毕竟只是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用书,尽管其作用非常重要,却不能过分夸大。在中学历史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的今天,重新审视历史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辩证地、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历史教学与历史教科书的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一方面,有一些流行的作法和观点,需要认真加以反思,方能加大历史教学改革的力度,有助于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向前发展。在此,笔者略谈一点管见,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要讨论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结构是指历史教科书在一定的体裁形式下所采用的组织规则和方法。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课文系统部分,另一部分是课文辅助系统。前者承载了历史教学的基本知识,后者提供了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的基本方式。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各结构因素的功能既能完全体现又能互相配合,才能使历史教科书在教育教学上的总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1](p.156)本文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以下简称人教版、北师版和华师版),进…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大致经历了恢复与初步发展、深入发展、繁荣三个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创新成果少,高层次研究成果少,研究力量薄弱,研究视野较窄四个方面的问题。拓展与完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研究,需要更多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建设一支专业的研究队伍,拓展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历史教育中的唯物史观教育有两条基本途径,即唯物史观原理教育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知识体系教育。目前,我国高校唯物史观教育中存在唯物史观原理教材僵化、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通史和各专门史教材改革滞后以及从事唯物史观教育的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多方面改革。  相似文献   

12.
The “Orbis sensualium pictus”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textbooks i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schools. So one may assume that it must have had som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history of European textbooks. This impact is investigated with reference to German eighteenth‐century textbooks. For this purpose, it appeared to be necessary to examine Comenius's textbook theory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Orbis sensualium pictus” itself.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indicated the following areas of influence: the illustration of textbooks; th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of an introductory book; the correlation of verbal and real elements in textbooks; and the emergence of books about realia for the teaching of factual subjects. Apart from its impact on textbooks, the “Orbis sensualium pictus” has also influenced instruction itself.  相似文献   

13.
Recent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has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This study has the following objectives:(a) To show how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y of chemistry has been recognized in theclassroom, starting from the 1920s to the present; (b) How criteria based on history andphilosophy of science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presentation of atomic structure in generalchemistry textbooks; (c) Comparison of the new (1970–1992) and old textbooks (1929–1967)with respect to the presentation of atomic structur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most of the new and old textbooks not only ignore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but also present experimental findings as a `rhetoric of conclusions'. It isconcluded that such presentations are not conducive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cientificprogress. It is suggested that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can be introduced in theclassroom not necessarily through formal courses in 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or commentsand anecdotes, but rather by incorporating the `heuristic principles' that guided thescientists to elaborate their theories.  相似文献   

14.
The ethnic violence that occurred in the former Yugoslavia during the mid-1990s has become one of the defining events of recent history. As such, today's students should develop an awareness of the history of that situ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ontemporary society. Because textbooks provide the structure of most high school history courses, an analysis of textbook coverage of the Bosnian and Kosovar situations should provide critic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what students learn about the events that occurred in those regions. This article analyzes how six frequently used history textbooks cover ethnic violence in the former Yugoslavia, thus providing data regarding what students learn about those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15.
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宪法的制定是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中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把它们作为相对纯粹的历史内容进行讲述,主要关注它们对美国和世界的宏观历史影响[。1](405)美国历史教科书则通过追述美利坚民族及其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法律体系等的起源与发展,凸显此历史过程中所体现的美国立国精神、宪法政治、公民权利等与公民意识联系紧密的问题。造成这一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中小学历史科是社会学习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美国核心价值观和公民的权利义务教育,鼓励美国年轻人积极参与国家政治。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一直是社会科课程重要的学习领域之一。在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如何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水平,开展有效的历史学习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教科书编写的难点。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的指导下,现有教科书尝试淡化历史学科体系的痕迹,倡导主题式的呈现方式。这种尝试在增进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时,也存在着时序不清晰等问题。基于此,教科书历史内容的编写应突出时间顺序,增强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尤其是时序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中美两国教科书制度的不同导致两国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差异性。从评价目的、研究主体、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指标、测验等角度,对两国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比较,以期对我国新课标物理实验教科书评价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师范音乐专业使用的三部视唱练耳教材《视唱教程》、《视唱练耳——卫星电视教育音乐教材(一-四)》和《基本乐科教程视唱卷、练耳卷》为研究对象,运用教材论,采用了文献检索法、访谈法、逻辑法、对比分析法等调查研宄方法,对这三部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教材在编写原理、编写结构和编写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并对高师视唱练耳教材以培养首调音感为主,发展一定的固定音感,补充弹唱教材,推行视唱练耳教学分级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统编历史教材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教学指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历史趋势,又是推动中华民族形成、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动力。统编历史教材采用点线面结合、单点聚焦、大分散小集中的呈现方式,阐述了各民族的“四个共同”、各民族共同抗击外来侵略、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政策的初心,构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框架。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史事为依托,教材还原了各民族汇聚形成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过程,强化了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促使学生形成共同的国家历史记忆。为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达到育人效果,建议教师在讲述相关内容时,厘清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史、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三条主线相互交汇、互相促进的关系,把握连续性、递进性、互动性、凝聚性的特点,引导增进学生的“五个认同”,注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螺旋式上升,探索跨学科学习活动的深度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个性化地使用教材。教师对历史教材“再开发”,不仅是使历史课程内容具体化的过程,也是使历史教材内容适应学生的过程,同时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要深刻把握历史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时了解史学研究的新进展,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对历史教材“再开发”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