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达到"不教",就必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数学阅读能力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交流的主要能力之一.要想真正落实数学课程目标,让学生真正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授之以渔,教给阅读方法 数学阅读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教师适时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让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是数学教育教学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阅读能力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就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生学会阅读已成为当今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这也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沈丽君 《考试周刊》2014,(91):58-58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的迅速,数学等理科的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比例日益增大。学校开始注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实现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因此数学阅读能力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深化课堂改革的表现,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于: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建设,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学生的思路和知识拓展面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利于促进教材作用的充分发挥。良好的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可以使先学后教这种高效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其优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避免老师将自己对教材理解的精髓直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阅读是人类对知识了解和吸取的主要途径,是人类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深刻认识到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和学生思维全面发展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庄惠梅 《教师》2014,(7):94-94
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想使数学新课程目标得到落实,让学生真正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数学阅读能力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交流的主要能力之一,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从一定意义上说,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过程,就是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过程,也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都以阅读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知,而且还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数学教学中应加强数学阅读训练和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6.
数学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具备从数学公式、图形、符号、文字等数学材料中提取信息并能独立的进行归纳总结及灵活应用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力的基础是阅读方法的训练,学生需要数学阅读的基本方法、策略和技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总认为阅读是语文的事,其实不然,数学学习同样不能离开阅读,在数学阅读中才能让学生亲近数学,理解数学。但在我们教学中有很多现象却令人遗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叙述能力,却为广大教师所忽视。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40):93-94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笔者在开展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以课堂教学、课后活动等为切入点,多种策略地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通过体验不同活动掌握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经验,潜移默化地形成阅读能力。文章阐述了培养高年级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把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但目前许多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时,依旧将过多的练习当成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对学生的接受状况缺乏深入了解,手里拿的是新教材,上的却是传统课。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1.加强课本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这除了数学课本难以读懂之外,另一个原因是许多数学教师在讲课时很少阅读课本,喜欢滔滔不绝地讲、满黑板地写,使学生产生了依赖性。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  相似文献   

10.
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技能真正提高,尤其是数学分类归纳能力的培养更是数学阅读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阅读理解题已经成为中考中的新亮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题走进了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具备客观、全面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应采取的方法策略.一、养成预习习惯,培养阅读能力预习习惯的形成,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预习是学生提前对将要学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包括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等诸种能力.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中考数学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习得活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阅读教  相似文献   

13.
数学阅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基础,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循序渐进,使阅读与思考充分地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梁丽芬 《教师》2010,(6):83-84
阅读理解题是近几年来中考数学的常见题型,而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根本在于落实数学课本的阅读.本文从激发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课本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方面谈利用课本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罗弢  欧阳帆 《教师》2012,(18):72-7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包括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等诸种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材必须成为学生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教材不仅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的依据。新课程改革使得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更加地贴近生活实际。这种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欲望。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教会学生阅读。我们应该改变以往“讲练”单一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及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数学的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但是从现阶段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和阅读策略不容乐观,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应重视数学阅读的技巧,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愿读,会读,感受到数学阅读是一种享受,使学生逐步在数学阅读中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7.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丰富数学语言,提高学生数学的理解能力。但是从现阶段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不容乐观,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应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愿读,会读,感受到数学阅读是一种享受;以数学阅读为切入口,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技巧,使学生会读,让阅读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新的生长点,使学生逐步在数学阅读中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 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是主渠道,课堂是主阵地.因此如何利用课堂45分钟,使学生在学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之一.为此,我校中学数学阅读课题组在2001年9~12月,对数学语言的两种阅读策略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论:和被动式阅读相比较,主动式阅读更能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从2002年2月开始,我们就着手研究数学阅读课堂教学模式问题,通过实验,初步探索出了一些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我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努力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的一个新理念是:注重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而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是提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高三数学教学而言,数学阅读能力就是读教材、读题、审题、破题、书写表达的能力,是高三数学复习中必须花大力气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