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与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与保障直接关乎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本研究提出,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特征主要包括生成过程的非连续性、生成要素的主体间性、生成规格的不确定性、生成结果的难检测性。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机制包括价值、链接、评价三方面。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须防止工业化生产模式对高等教育质量生成系统的过度影响,应更加突出人员素质及其培育的特殊重要性,充分发挥基层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2.
从主体发展及角色变化的视角考察,博士生培养涵盖了博士生从新手到贡献者的多阶段成长过程,博士生在不同阶段之间通过知识个体化与学术公共化两种机制完成学术发展与社会化成长。博士生成长过程即博士生培养质量形成与表征过程,具有知识性、开放性、公共性三方面的基本属性和层次结构;相应地,质量评价指标可分为特征性因素、表现性因素和影响性因素三类。博士生培养质量构成要素的三元特性与“重要度-满意度”两个主体性评价量度,一起构成高校博士生培养质量自主评价的“三元两度”评价模式。这一模式以多元发展和多阶段成长的博士生为基点,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与个体差别,体现了向“有质量的公平”这一基础性教育价值的回归,为高校自主实施发展性、动态性与周期性的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高校博士生延期毕业情况的调查分析,认为博士生能否正常毕业与学习年限的设置、发表学术成果的要求、导师及博士生自身因素具有相关性,提出高校应深入开展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采取合理设置博士生基本学习年限、提高生源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培养过程管理、科学制订学术成果要求、健全博士生教育投入机制等措施,有效解决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生质量工程为例,介绍博士生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包括不断提高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位标准、加强博士生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流淘汰机制等,从而实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教育的高质量,并进一步就分流淘汰机制的落实与实施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内涵主要涉及课程学习、科研实践以及学术成果和学位论文等层面;而博士生教育质量的监控机制主要涉及博士生教育创新、博士生教育质量反债和博士生指导教师等因素。以提高质量内涵为目标,以增强监控机制为手段,加强对博士生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对促进和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是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已建立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但在实施中存在导师育人积极性参差不齐、个别学生消极反应所带来的压力、管理职责不明确、分流渠道不畅通、信息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与挑战。为了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博士生类型、学科特色分类完善分流退出机制,实行博士生分流退出招生名额补偿机制,加强博士生培养前端质控,进一步畅通分流渠道,同时以信息化技术为助力,构建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预警机制,从而促进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的顺利实施,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学历教育,其培养质量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然而,目前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存在延期毕业现象日趋突显、培养质量出现下滑趋势等问题。以过程管理的全部过程管理和全部因素管理为理论基础,优化分流退出机制可为博士生培养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博士生培养的分流退出需注意时间节点的把控、不同博士生类型与学科专业的差异、考核标准的采用以及善后保障工作等。  相似文献   

8.
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内容结构的建构有助于理解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内涵与分析学术社会化的影响机制,更好地对博士生的学术成长进行指导。对教育学科博士生学术社会化过程的研究,有助于从学科视角深入探究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教育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进入博士生教育大国行列,如何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已成为当前博士生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可以通过构建良好学术生态环境是高校健康发展重要基石的观念,把牢导师遴选关和博士生录取关,抓好博士生专业课教育、公共课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完善博士生学术创新机制、学术交流机制、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监督机制,进而构建良好的适合博士生成长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从清华大学开展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出发,阐述了清华大学在工程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创新选拔录取机制、形成特色培养方案、广纳优秀导师、完善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方法和举措。结合清华大学工程博士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对工程博士生培养问题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是一项系统的“铸魂工程”。有其内在的动力源、动力要素和动力机制。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维度看,高校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的动力源包括中华优秀传统诚信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动力要素则由党的领导力、主流文化的助推力和学生认同的内驱力组成。在动力源和动力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保证诚信价值观培育践行提升认同质量的教育机制、实现路径质量的融入机制和支持系统质量的协同机制则共同构成高校培育和践行诚信价值观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是社会资本被运用到具体德育活动而产生一定效益的前提。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德育主体生成社会资本的动力不足、质量不高,以及作为社会资本生成机制的社会信任缺失。针对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我国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的生成,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社会资本生成目标、促进良好社会关系网络的生成、采取合适的信任建设策略、为高校德育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好的社会声望等。  相似文献   

13.
高校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的培养问题,关乎我国党外代表人物政治交接的成败,关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否长久、平稳贯彻落实,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挥更大的集智效应和凝聚功能。高素质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不会自然产生,必须依靠创建和运用高校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的培养机制。此培养机制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的方式、途径与渠道、培养的组织与领导、培养的综合、动态与协调管理五个环节。这些环节,互相联系,有机配合,全面、科学、有机地运作,方可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与产业的深层沟通和教育质量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思维方式和精神取向的角度看,教育与产业具有深层次的相通性。作为人类生存实践的产物,产业所重视的利益驱动与市场调节的运作机制,是当代中国情境下的教育首先应该关注的,也是教育质量的核心所在。教育界应该更多地关注教育中人的生命需要,引入动态生成和良性调节的运作机制,促进高质量的教育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受到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内部制约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是:教育信念是教育者坚定信奉的教育观念,为教学行为的转化生成提供理论导向与动力支持;教育思维是一定的教育观及其支配下的教育操作思路的统一体,制约着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过程与质量水平;教学习惯使教师倾向于固守传统和个人的"舒适地带",对教学行为变革具有"不由自主"的抵制作用;成就期望对教学行为的转化起着定标、排障、坚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与生成转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人才有其独特的素质。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建立对创新人才应具备素质的科学认识,了解创新型人才素质生成转化机制,把握将潜在的素质转为现实素质的发展途径。本文在分析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素质转换的实现路径,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素质的三阶段多维度生成机制模型,指出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注意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仿拟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还是一种认知模式。联想是仿拟生成的心理基础,仿拟的表现特征是在联想的作用下形成的。求新求异、求美求雅、求简求便是仿拟生成和接受过程中的心理倾向。概念合成理论为深入认识仿拟意义构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认知的角度观察、分析仿拟将有助于揭示其言语修辞行为的内在规律,深化修辞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自我教育心理机制的构建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自我教育的基础。自我教育心理机制包括生发机制、动力机制和调控机制。生发机制是一个从道德认识到自我认识的过程;动力机制的构建是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人本身的需要有机结合,并建立相应的道德情感;调控机制是培养自我思想调节能力、自我行为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概念整合理论探究电影《假结婚》中谎言产生及说谎者心理空间的动态变化过程,重点分析其产生机制。影片中谎言的整合过程总体上可以分四步进行:事实间矛盾的意识建构,建构替代品,形成新的概念和结果,说谎者进行认知运作。通过对影片中女主人公谎言的认知机制分析,旨在为谎言的产生机制提供认知机制和认知动力,并为探究说谎者在说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认知活动提供一个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0.
1999年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高校规模的数量性扩张,给高等教育财政带来了怎样的冲击?同时,这种变化将给高等教育机构的运作行为,尤其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维持与提高造成怎样的影响?本文将聚焦于高等教育资金的筹措机制,对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模式、资源配置、学费定价、不同类型高校的资金筹措行为及其背后隐含的问题进行剖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