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数据中台理念规划图书馆数据资产管理架构,可以提高图书馆数据要素的价值转化能力。调研高校图书馆主要业务系统及其产生的数据,剖析图书馆数据资产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在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数据中台的图书馆数据资产管理应用体系架构,包括数据汇聚、数据开发、资产管理和数据服务四大模块,进一步探究架构的生态化理念、资产管理职能、应用业务模式和落地建设机制。数据中台理念和图书馆数据资产管理深度融合,可增强图书馆数据的价值转化能力,提高图书馆数据创新应用能力,从而提升图书馆智慧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的出现和发展,数据文化也随之兴起。图书馆数据文化包括图书馆数据相关技能与态度文化、图书馆数据共享文化、图书馆数据使用与重用文化、图书馆数据伦理与治理文化、图书馆特色数据文化等主要内容。选取国内外代表性学术图书馆为案例,从战略规划和最佳实践两个角度分析图书馆数据文化建设的路径,包括数据驱动研究、数据驱动服务、数据驱动管理、数据驱动决策等。图书馆数据文化建设面临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风险,以及数字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外部竞争等方面的挑战。图书馆可从树立数据理念、加强能力建设、强化人才培养、谨慎应对过程风险、积极迎接外部挑战等方面可持续地进行数据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研究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年度大数据报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构建高校图书馆年度大数据报告模式,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发布年度大数据报告提供借鉴。通过对3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年度大数据报告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归纳高校图书馆年度大数据报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高校图书馆应保持发布年度大数据报告习惯,构建高校图书馆年度大数据报告模式,组建高校图书馆年度大数据报告工作组,制定高校图书馆年度大数据制度等,为高校图书馆"十四五"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建设一流大学图书馆,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4.
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对于助推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转型升级具有关键意义。厘清智慧图书馆建设中数据价值实现的机理,精准把握数据价值推动图书馆智慧化的实现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中数据价值实现的制度体系,是有效释放数据价值以完成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关键。具体而言,包括完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构建完备的图书馆数据交易平台;完善数据要素安全治理制度,搭建智慧图书馆建设中数据有效利用的可信环境;应用隐私计算技术为智慧图书馆建设中数据价值释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技术推动图书馆智慧化水平发展,拓展图书馆知识服务内容,提升图书馆数据价值。论文通过对图书馆年度数据报告、数据画像,信息可视化展示平台等数据营销服务及决策支持、服务预警、知识发现等数据决策应用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图书馆在数据利用方面存在数据营销广度不够、数据分析深度不足、数据决策力度欠缺等问题,围绕如何做好数据营销、数据治理和数据馆员培养等方面为图书馆发展赋能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智慧图书馆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在阐述大数据和智慧图书馆含义的基础上,提出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构想和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关联数据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数据是语义网的一种实现方式,自提出以来被图书馆界重视,目前我国图书馆界的关联数据研究主要集中在关联数据的内涵研究、关联数据的图书馆应用研究与图书馆应用关联数据的挑战等方面,关联数据的图书馆创新应用服务主要有资源发布、资源发现与资源融合等方式。  相似文献   

8.
数智时代图书馆治理呈现出鲜明的数字化、智能化特征,数据要素与图书馆治理深度融合,将带来研究范式和治理范式的新转变,数据赋能图书馆治理已成为图书馆治理的重要趋向。在整体性治理理论指导下,本文系统分析数据赋能图书馆治理要素,并构建了数据赋能图书馆治理的圈层结构模式,该圈层结构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内圈层、中间层和外圈层三层。其中,内圈层即图书馆数据层,中间层即图书馆具体治理行动层,外圈层即图书馆治理维度层。在从内圈层到外圈层的图书馆治理系统重构中,图书馆数据资产管理是推动治理的关键,同时数据赋能图书馆治理要素可以使治理目标精准化、治理主体协同化、治理过程智慧化以及治理内容一体化。数据赋能图书馆治理的实现需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治理理念,重视图书馆数据资产化及其治理,创新图书馆治理协同及治理体系。图1。参考文献33。  相似文献   

9.
董京祥 《图书馆》2024,(4):40-46
研究探讨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管理问题可为图书馆的数据应用开拓新思路。文章运用网络调查法与文献分析法回顾了暗数据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出高校图书馆暗数据的内涵、成因、价值与构成,从暗数据视角研究探讨高校图书馆数据治理策略。根据高校图书馆数据的特点构建高校图书馆暗数据治理框架,以建立系统化的数据中心为核心,以专业化的数据馆员、智能化的数据提取和规范化的数据标准为支撑,通过严格的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管控,从数据层、保障层、治理层到应用层四个层面,实现对图书馆各类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统一管理与揭示。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与数据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与职能将发生显著变化,数据素养教育将成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文章在概述数据素养概念与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职能基础上,主要对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内容与方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数据挖掘的本质就是在庞大的数据中寻找有价值的数据,并找出与这些数据有关联的信息.对于高校数字图书馆而言,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必将提高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工作质量、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是高校数字图书馆不断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应用网格技术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图书馆界已经开始了网格的研究和应用。由于存储和共享的要求,图书馆应用网格技术的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大部分图书馆会遇到技术、资金不足的问题,数字版权管理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同时图书馆以外的数据提供商加入到网格建设中,使图书馆面临空心化的危险,图书馆应寻求自己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界对关联数据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重视,对于图书馆来说,关联数据的综合管理及其实现显得非常重要。图书馆对关联数据的综合管理主要包括关联数据的挖掘、创建、关联构建、发布、浏览及链接维护等环节,图书馆关联数据的综合管理应该注意数据整合、关联数据的效用以及关联数据的安全性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图书馆联盟作为城市重要文化服务机构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资源共享,开放获取背景下,整合城市图书馆联盟中成员馆的各类型异构资源库及各类型服务资源是联盟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关联数据技术能够有效整合公共web上的各类数据集,它是以分布式存储替代集中式存储的有效解决方案。基于关联数据技术构建了城市图书馆联盟服务体系应用模型,讨论了关联数据技术在城市图书馆联盟知识发现体系、资源优化体系、咨询服务体系、知识群落垂直社交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的快速增加,传统的数据存储方式弊端日益显现。云存储作为一种新型的存储服务模式,为图书馆的海量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在介绍数字存储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云存储在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存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资源发现系统架构下的信息服务模式中,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系统的有效感知成为首要环节,而提供以关联数据为核心的数据服务使得图书馆由传统的信息服务向知识集成服务转变。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的建议、开发模式、服务架构以及提供信息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A mid-sized university library system conducted a large-scale mixed-methods research project intended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student library experience and ways to enhance it. One aspect of the project included a detailed and iterative analysis of interview data. Using a grounded theory (GT) approach, researchers analyzed empirical data from student interviews and identified patterns of behavior. The results of data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students used knowledge and interactions from library class to inform them of how to study academic content and complete non-research tasks and vice versa. As a result, researchers generated an inductive (emerging from the data) theory that asserts that some research and study activities are mutually informative.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approach used to develop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 in hopes that it will provid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and studying behaviors and how academic libraries contribute to the greater academic landscape in ways not previously recognized.  相似文献   

19.
杨芬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8(5):78-82,48
随着图书馆系统功能的升级与证卡形制的变更,图书馆的证卡管理不断历经各种转型:从相对静态的手工管理模式步入自动化系统的动态数据管理,直至适应多系统的数据维护等。同时证卡管理在承担数据建设维护的过程中,又始终处于直接面对读者的窗口,发挥着对外交流服务的作用。该文结合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尝试从当代图书馆的整体系统出发,对证卡管理与服务环节进行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作为场所的图书馆,是人类社会理性的产物,图书馆场地空间、馆员/读者及其活动,共同构成场所的基本要素,其场所功能与价值通过图书馆活动来体现和发挥。从读者服务实践数据来分析、反证作为场所的图书馆其存在的社会价值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