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个人容忍力普遍偏低的种种现象和表现入手,提出了增强当代大学生个人容忍力的两大举措:加强挫折教育,重视挫折锻炼;强化挫折疏导,弱化挫折焦虑。  相似文献   

2.
遭受挫折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事情,当代大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普遍偏低,所以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使他们正确地认识挫折,顽强地克服挫折,将挫折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并从中汲取积极的养分,为最终的成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高职大学生学业挫折忍受力量表》进行编制,信度分析显示总量表、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较高,信度良好,可解释高职大学生学业挫折容忍力样本变异量为47.316%。分析不同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学业挫折容忍力的差异,探讨了大学生学业挫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高职生的挫折容忍力及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的容忍力是指个人遭受打击后免于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它的水平高低可影响到人自身的心理平衡与人格完整。培养高职生的挫折容忍力,可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有利于其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发展。大学生在经受一定挫折后,会产生特定的行为表现,可通过一些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增强其挫折容忍力。  相似文献   

6.
试论大学生心理挫折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是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的事情,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的影响,挫折容忍力普遍偏差,容易产生偏激行为,必须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必须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从挫折的认知、挫折的容忍力训练和挫折的心理调整等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它不仅能帮助大学生顺利渡过大学生活,而且对他们的人生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挫折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笔者认为:一是正确看待挫折;二是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要正确分析;三是学会合理宣泄;四是提高挫折容忍力。  相似文献   

8.
挫折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挫折容忍力,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我们应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大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等途径,提高大学生挫折容忍力,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了教师挫折产生的个体差异及具体条件,把挫折归纳为五种范畴,结合社会现实,综合外因与内因,按不同教师的身份提出了发生挫折的种种原因,指出个体差异与师个人的抱负水平及容忍力有关,并对容忍力有关因素进行了讨论;就挫折对教师心理影响的利,害两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缓解挫折反应的四项社会措施,以及个人预防或减缓挫折应采取的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挫折”就是指个体在致力于达到某一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干扰与阻力,使动机得不到实现而产生的失意、烦恼、沮丧等情绪。人对挫折容忍力是有很大差异的,心理学卜把受挫折后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叫做“挫折耐力”或“挫折的容忍力”,实际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抵抗挫折的能力。挫折容忍力可以说是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之一。它与个人的习惯态度等行为相似,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12.
浅谈大学生挫折容忍力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经常遭遇六种挫折,即环境变化原因挫折、生理原因挫折、人际关系挫折、学业原因挫折、感情上的挫折、家庭原因导致的挫折。大学生遭遇挫折后主要出现五种行为反应:攻击性的泄愤、退化行为、顽固性偏执、冷漠及情绪低迷自闭、妥协行为。对大学生的挫折认识水平和挫折容忍力的五种解决思路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扩充学生知识面,利用典型事例引导,提高其对挫折的认识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增加其阅历;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脚踏实地地设定奋斗目标及期望值、扩大人际交往,积极主动改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中学生挫折教育刍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情感脆弱和对挫折的容忍力差,已成为影响中学生正常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挫折容忍力;必须加强教师指导和自我引导相结合,减轻挫折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必须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必须开展心理咨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抗挫折能力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更是体育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挫折的容忍力、挫折的超越力都离不开坚强的意志品质。本文通过对沈阳体育学院2002级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意志品质表现与挫折原因的调查,提出对体育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抗挫折能力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一、大学生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的特点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方面,除了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而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自觉性较高,但自制力较低,容易受消极暗示影响。如他们大多都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 ,他们没有经历过父辈们那种艰苦的劳动锻炼和生活磨练 ,不曾为衣食问题所困忧。这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 ,一方面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减少了面对困难与承受挫折的机会 ,以至于许多大学生的挫折容忍力较低。事实表明 ,智能出类拔萃的大学生 ,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不能正确应对成长中遇到挫折 ,就不能成为生活强者 ,就难以成就伟大的事业。因此 ,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显得十分必要。本文试图在分析大学生挫折反应的行为表现及其成因的基础上 ,探讨挫折对大学生成长的意…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挫折心理的表现及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的挫折主要表现在:青春发育期中的挫折,学习上的挫折,来自成人过高期望的挫折,以及人际交往的挫折等几方面。青少年挫折心理的调适可以通过锻炼挫折容忍力,实施赏识教育,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等途径实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年来我国大学生遭受心理挫折后引发的一系列悲剧,指出加强我国大学生抗“心理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18.
一、体育在挫折教育中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挫折”就是指个体在致力于达到某一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干扰与阻力,使动机得不到实现而产生的失意、烦恼、沮丧等情绪。人对挫折容忍力是有很大差异的,心理学上把受挫折后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叫做“挫折耐力”或“挫折的容忍力”,实际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抵抗挫折的能力。挫折容忍力可以说是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之一。它与个人的习惯态度等行为相似,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近年来,从学生逃学到离家不归,从打架斗殴到杀人,更有甚者用自杀的方法来逃避所面对的挫折与失败,骇人听闻之事屡见报端。透…  相似文献   

19.
挫折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当人的某种需求与现实状况发生矛盾,或某种行为遇到障碍或干扰,或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艰难曲折,因此,挫折是难以完全避免的。由于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缺乏正确对待挫折的能力与态度,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挫折容忍力,这对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挫折是指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遇到挫折和困难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但是,经常遇到挫折且得不到及时疏导的学生,自信心受到伤害,从而使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减退、激情丧失,这种心理现象的出现对数学的教与学都是可怕的。帮助他们从这种消极情绪状态中解脱出来,以便更好地学习数学,就必需增强他们的耐挫力。所谓耐挫力,包括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即个体在遭受挫折时不仅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能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进取、明智的心理机制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根据挫折的内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耐挫折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