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登载了一篇A管理模式大型宣讲会的新闻。为了说明参会者的学习兴趣,新闻用了“300元一张门票不嫌贵”的肩题,文中更多处提及:“1100多张300元钱一张的门票供不应求”,“许多企业老总说,只要对企业发展有帮助,花多少钱都值得”。不少读者阅后提出强烈质疑:“听一场报告,要公家花这许多钱,如此‘败家子’行为,谈何学习企业管理,谈何搞好企业管理,又怎能登报表扬!?” 读者的质疑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学习企业管理,同样不能丢掉节俭精神。这篇文章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负面影响,愚以为要害恐怕就在取材不当  相似文献   

2.
刘大勇 《军事记者》2014,(10):11-12
作为军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全新的解放报官方版移动新闻客户端于8月1日正式上线。如果说新闻门户网站是军事新闻传播进入互联网的第一张门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是军事新闻传播进入互联网的第二张门票,那么移动新闻客户端就是军事新闻传播进入互联网的第三张门票。  相似文献   

3.
偶然翻阅一张属于主流传媒的报纸,竟发现有篇题为《新闻传媒呼唤“新闻线人”》的文章,不禁生出许多疑问:何谓“新闻线人”?为何发出此种“呼唤”? 细读原文,方知这“新闻线人”原本是牵强附会而来的一种称谓。文章写道:“‘线人’一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国许多企业报都经历了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而《乐平矿工》报,这张已有25年历史的企业报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为企业内部一大批热爱“新闻”写作的员工提供了一块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园地。那么,一张企业报,其生存之道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女子十二乐坊"拷问民乐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子十二乐坊”这个名字,在国内或许还不为人们所熟知,但在日本,却几乎家喻户晓。当“乐坊”一个月前正式宣布将于2004年11月的19日、20日在杭州开演奏会的时候,有超过一千张的门票被来自日本、美国的旅行社或个人当场订购。在演奏会开始前的一天,这个数字突破了2000张。日本旅游、JTB、近几、全日空等知名旅行社的负责人说,“女子十二乐坊”为他们带来了充足的“中国游”客源,许多客人就是冲着演奏会来的!与门票在海外的热销不同的是:尽管主办方称剩余的近二千张票已基本销完,但他们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一些大的集团或机构买走了其中的大…  相似文献   

6.
二月六日,新华社播发了一篇题为《离休干部张福保自办苗圃义务植树》的新闻,接着就有读者来信指出这篇新闻严重失实。新闻里有这样一句话:“他(张福保)从一九七二年开始,每年都自费花上几百元钱买来树苗进行移栽培植。”读者来信指出,这样算,十来年张福保为办苗圃似乎就花了几千元。警备区的干部战士为此议论纷纷:义务办了两小块苗圃,  相似文献   

7.
《新闻战线》第五期,曾刊出笔者写的《认真对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价值取向》一文,但笔者本人觉得言扰未尽,还想从新闻“权”与新闻“源”的角度,联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价值取向问题,再谈谈个人一些不成熟看法。目前,新闻界、经济界乃至整个社会议论纷纷的问题之一是,新闻与“钱”的关系:“企业出钱发稿子,要版面,买刊号”,“报纸花钱买稿子,抢独家,搞垄断”等等。在“钱”的作用下,新闻“权”与新闻“源”出现异化,少数新闻单位开始出现部分地转移新闻“权”,有些本属于新闻“源”的单位,企图掌握新闻“权”,说白了,某些社会  相似文献   

8.
《新闻战线》第五期,曾刊出笔者写的《认真对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价值取向》一文,但笔者本人觉得言犹未尽,还想从新闻“权”与新闻“源”的角度,联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价值取向问题,再谈谈个人一些不成熟看法。目前,新闻界、经济界乃至整个社会议论纷纷的问题之一是,新闻与“钱”的关系:“企业出钱发稿子,要版面,买刊号”,“报  相似文献   

9.
光阴荏苒,步履匆匆。从报名参加军报第15期新闻函授学习至今,已近一年了。300多个日日夜夜的学习,我顺利完成了从新闻“门外汉”到基层通讯员的转变,先后在军内外报刊上稿163篇。其中《解放军报》28篇,《前进报》101篇。可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一不凝聚着函授老师的心血。仔细整理自己新闻路上的所思所感,感到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报也是“新闻纸”。这个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理由很简单:它是以刊载新闻为主的、定期的、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但是,这是一张特殊的新闻纸,它除了和社会上发行的其它新闻纸有许多共性外,还有明显的个性。首先,它姓“企”,读者对象是企业内部职工,而不是整个社会读者。其次,经济上不是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的,办报也不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相似文献   

11.
据说给编辑、记者规定创收任务,是许多新闻单位近年来采取的一条“搞活经济”的措施。这种做法可取吗?要编辑、记者“创收”,势必影响搞新闻报道的精力,也容易促成“有偿新闻”。我给你写新闻报道,你给我赞助经费。这样“稿钱交易”就难于避免,“出钱就报道,不好也说好”。稿钱交易,还使得一些人以稿谋私,腐蚀新闻队伍,损坏新闻单位形象。  相似文献   

12.
1996年12月29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新闻,颇为引人注意。兹将这一条消息引述如下: 美国目前有一张颇为流行的“快餐式”报纸,这张报纸的特点是消息报道简明扼要,三言两语道出读者最关心的事情,最长的消息不超过300字,有的只有标题和副题。这种报纸适应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 这条消息给了我们以什么启示呢?它告诉人们:新闻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必须向“短些,短些,再短  相似文献   

13.
动态新闻怎样“出彩”“出花”,对于电视新闻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今年1月28日(农历大年初一),河北电视台在联播《来自地震灾区的最新消息》栏目中播放了记者从灾区现场发回的报道:《181名灾区伤病群众在张  相似文献   

14.
3月25日,我拍摄的照片《光膀赤脚穿“火海”》在第十一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中获奖.获奖的是一张照片,背后是千万倍的付出——我前后花了5年时间关注“炼火”,最终从1万多张图片中选中了这张. 磐安“炼火”起源于远古时代先民对火的崇拜,是古代“拔除”习俗的遗存.在民间,“炼火”含有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美好愿望.有关“炼火”活动的文字记载可上溯到宋代.宋代以后,“炼火”年年举行,成了当地仪式最隆重、参与面最广、场景最壮观的一种大型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15.
北京奥运会.成为14亿中国人民的盛事.却也成为想去前往现场观战人的痛苦:第一阶段全民抽签.第二阶段先“抢”先得.在公开网络交易平台.门票成了“违规商品”……700万张北京奥运门票一票难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总编辑不只报刊有,工厂也有。殷默惠就是淮阳县棉纺织厂的“总编辑”,一个出色的宣传家和鼓动家。几年来,殷默惠根据厂党委的部署,在主编厂内《党的建设》、《简报》和广播新闻的同时,在省级、国家级20多家报刊上发表了300多篇宣传企业和企业新人的新闻作品及科普文章。他写的长篇通讯《“金球”滚过的地方》,被选入《中国当代企业家成  相似文献   

17.
学习写新闻报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当好业余通讯员应当做到“眼勤”、“腿勤”、“嘴勤”、“脑勤”、“笔勤”。这是我业余学习新闻写作的一点体会。一要“眼勤”:业余通讯员工作在基层,只要用自己的眼睛多观察,就会发现许多可以报道的线索。有一次,我陪一位客人到香山游览,在山上看到许多小贩私自出售自己配制的汽水。这样做,一不卫生,二又违反了市场管理条例。通过仔细观  相似文献   

18.
贤内助     
通许县政协常委、县广播站编辑陈相门在负责征订《新闻爱好者》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钻家属院,去乡村农舍。他爱人高爱荣热情支持,把家务活全揽了过来。老陈为了组织多征订杂志,对一时钱不凑手的通讯员,就先开票,过后再收钱。为此,老陈为不能及时给报社清账发愁。高爱荣说:“报社情囫囵咱情破,家里有钱先垫出来。”当时,高爱荣在家种有几亩责任田,就把卖棉花、花  相似文献   

19.
《新闻战线》编辑部联合地市报社,自2002年6月以来已连续举办了3次《地市县报人·我的得意之作》征文活动,刊登了许多新闻精品,交流了不少新鲜经验,使广大读者为之耳目一新,尤其是新闻工作者从中受益匪浅。本人自1991年至今,每年都有一件作品荣获福建省新闻奖一等奖。其中称得上“得意之作”的算是《老台长的饭菜钱》。这是一篇新闻特写,如有的同志所说,是在办公室里“信手拈来”的。有同事问:“能在全省获新闻最高奖的作品有如凤毛麟角,你怎么可以信手拈来呢?”回顾总结起来,这篇作品能获奖,有以下3个特点:一、针砭时弊。任何一篇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史料辨析     
有几个问题,各家说法不一,给学习和研究中国新闻历史带来了困难,本文对此从史料角度略作辨析:一、今天真有“开元杂报”吗?论述这个问题时,人们经常要引用孙毓修的《中国雕版源流考》,说什么:“湖北江陵有个杨姓,家中藏有七张开元杂报,页十三行,行十五字,字大如钱,有边界线拦,而无中缝,犹唐人写本款式,作蝴蝶装,墨印漫漶,不甚可辨”。对于这段引文,姚福申同志在《有关邸报几个问题的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