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成为常态,我国党报似乎陷入为改版而改版的误区,"万变不离其宗",若没找到"宗",党报改版就会在变来变去中迷失方向.<人民日报>作为党报排头兵,每次改版都引人注目,具有党报风向标意义.本文通过比较改革开放后<人民日报>三次重要改版,分析党报改版中"变"与"不变"的因素,望能给党报改革带来些许启迪.  相似文献   

2.
上海两张晚报的新近改版与竞争无疑是今年以来上海报业市场上最精彩和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6年前,<新闻晚报>是以挑战者的姿态创刊的,拉开了晚报市场竞争的序幕.当时<新民晚报>正处于如日中天的地位.今年5月18日,传统的<新民晚报>以"革新者"的姿态开始"破釜沉舟",全新改版.而<新闻晚报>6月12日赶在欧洲杯足球赛开赛当天改版.  相似文献   

3.
评论是<人民日报>的传统优势.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通过评论把握时代脉搏,回应社会热点,发挥了有效的舆论引导作用.在<人民日报>不同内容风格的评论中,"任仲平"以其清晰的大局观、权威的指导性、深刻的洞察力和很强的感染力,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影响力."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首次以"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此后15年间,"任仲平"发表文章55篇,6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多次获得中央领导的表扬,被认为是<人民日报>政论优势的集中体现."任仲平"文章为什么会收到如此好的效果?它产生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品牌追求和写作机制?评论人才队伍有什么样的培养途径与激励机制?本刊记者近日就此专访了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  相似文献   

4.
如果有人要问今年最热网络词语是哪个,我想大概非"给力"莫属了吧.其理由来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长期以来一直保持严谨平实的办报风格,其权威性,求真务实的态度早被广大读者耳熟能详.但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赫然刊登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顿时引起全国媒体的同行以及行外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去年7月起,央视进行"第五次大改版",而这次改革的重点便是作为电视台的"立台之本"的新闻栏目. <新闻20分>、<深度国际>,<环球视线>、<24小时>等新闻节目在这次改版中"闪亮登场".这次改版后的新闻节目呈现出个性化发展、评论性提高、直播性强等新特点,这些特点不仅是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也揭示了电视新闻节目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这样的新趋势,也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两次改版:"扩张"和"收缩"之道 2007年1月1日,<中国汽车报>全新改版,由"大报"(四开)改为"小报"(八开),64个版全部采用轻涂纸彩色印刷.改版后的<中国汽车报>关注焦点从"汽车产业"扩展到"汽车社会",兼顾汽车产业和大从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7.
江苏佳  赵云泽 《新闻界》2013,(15):79-80
<正>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其改版社论《致读者》为当时任党中央副秘书长的胡乔木所写,成为中共党报史上的重要文献。当时它明确了《人民日报》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为当时全国的新闻工作改革确定了思路和内容。1956年,新中国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但是新闻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严重;二是对苏联的经验与做法照抄照  相似文献   

8.
每至年终,媒体总要有所总结,或历数一年来发生的大事;或盘点今年的"年景",憧憬来年的"收成".10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广东酝酿发展模式之变>就是篇"盘点"之作,它是<人民日报>推出的2005年度特稿系列之一.  相似文献   

9.
从今年元月1日<北京青年报>改版到现在已有半年,由"浓眉大眼"到"眉清目秀",面目焕然一新的<北京青年报>让读者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0.
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钱江著<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纪实>和<战火中诞生的人民日报>出版,两部分别为27万字和33万字的著作,共附有约200张珍贵历史照片和图版,描述了今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战争史.  相似文献   

11.
记者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三个字上:"新"、"快"、"广". 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大家一定很熟悉,这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一篇文章.魏巍当年在志愿军某部采访构思"最可爱的人"时,<人民日报>社记者李庄(后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也在同一部队采访,并很快写了通讯<被人们欢呼"万岁"的部队>,在<人民日报>发表.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多数人只知"最可爱的人",而不知"万岁的部队";笔者曾将这两篇文章对比着读,毋庸讳言的是,后者确实逊色得多,作者本人也曾坦承"质量平平".  相似文献   

12.
<实话实说>将告别观众.这个红极一时的节目曾从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中被"踢到"了央视一套,如今又将在央视一套改为高清频道的变革中被"淘汰".据悉,央视新一轮改版工作终于开始"动刀",<实话实说>节目由于收视率不理想而停播,告别荧屏.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联播>节目改版的消息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对于<新闻联播>这次的调整,内地媒体普遍解读出了这样的信息:"国际新闻时长增加了、舆论监督要加强、氛围不要那么严肃……"其中,<华西都市报><潇湘晨报>等25家媒体在报道<新闻联播>节目改版时,在关注增加国际新闻的同时均提到了加强舆论监督、新闻批评的报道,且后者比前者更受关注.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北京档案>再次全新改版的一年,我衷心祝愿<北京档案>越办越好,再创辉煌. 说起改版,至今难忘1996年<北京档案>由双月刊变成月刊的那次改版.作为热心读者和通讯员的我,有幸参加了当年的改版座谈会.会议征求大家对改版的意见,我提出若能新辟-个带有互动性质的辩论栏目,定会吸引读者的眼球,不过,前提是领导要有解放思想的勇气和对不同观点的宽容.这无异于将了领导一军,谁知领导马上把球又踢了回来,说:"这个栏目就交给你吧!"这真是"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从此,我就以阿昆的名义主持"每期-辩",没想到一干就是15年.  相似文献   

15.
1978年2月17日的<人民日报>第二版、第三版刊发了著名报告文学家徐迟的那篇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并配发了一张陈景润的木刻像.人民日报的编者按这样写道:"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读者推荐徐迟同志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16.
<健康之家>/2008年1月/改版号/零售8.00元 这是一本在北京办的杂志,杂志着力描述青年女性的精彩生活,致力于把健康知识真诚地传递给千家万户,尤其树立女性健康的引路使者的形象.杂志封面上提示该杂志2008年全新改版,但是笔者并没有看出该杂志有符合"改版"条件的变化,但这并不影响<健康之家>值得读者仔细阅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描述建国初开展的"批判<武训传>运动"来龙去脉的基础上,指明这是建国后"以<人民日报>为核心,发动、引导"的第一场思想改造运动,形成了"以<人民日报>为‘场所'进行‘表达、检验、相识',进而铸就党所倡导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思想改造模式.而这一模式又成为日后进行思想改造运动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署名阎晓明的"人民时评"<不忘"小满"的人让我们敬重>(以下简称<不忘>),让人们眼前一亮,心头一振--这正是抗震救灾仍在继续、灾后重建任重道远之时.  相似文献   

19.
<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1979年5月13日首发于<辽宁日报>,5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转载,并加编者按,随后新华社向全国发通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全文广播.  相似文献   

20.
新闻媒体担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孚人"的重要使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近年来,<人民日报>围绕提高党报舆论引导能力,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本文将<人民日报>的改革创新归纳为三大举措,并逐一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