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中的亮点和难点。本文将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中2个关于“酶的特性”的实验“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整合为1课时的实验课,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选修一专题四“酶的研究和应用”的课题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主要是通过对固定化酶技术和细胞固定化技术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酶或细胞固定化的简易方法,理解固定化酶或细胞在生产实践应用中的优越性。但是在进行分组实验时,我发现实验操作部分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可实施性不强。通过认真分析和研究,我对该实验作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高中生物课本中的一个必做的分组实验,从以前的人教版教材到目前比较流行的北师大版新教材,其实验方法几乎是不变的。然而,在按照教材所提供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当中,可以发现实验方法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点,确实有改进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新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重组DNA分子的模拟操作”这个实验,在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材料用具和实验方法步骤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改进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选修3—3第八章研究了气体的等温变化、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中安排的实验“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使用的仪器是带有压力表的注射器,按照课本中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误差比较大。本文对该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改进方法做一些探讨,并介绍使用传感器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理科选修课共5册19章,编入演示实验48个,实验、探究28个,“做一做”实验38个。与现行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形成了以探究式实验和随堂实验为主线,演示实验和课外实验为辅线的教学实验体系。在实验和探究中,随堂实验和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程“渗透现象”演示实验基础上所做的改进与补充,以及开展的教学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了有关主题的实验设计训练和具体的探究性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的高中生物课本中,安排了一个有关《酶的催化作用》的演示实验。我校的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在多年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将这个实验改为一组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探索酶的来源、作用和化学本质,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认识酶作用的特性及其活性的影响因素。这种改进,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能力和技能。现介绍如下:实验一 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实验原理】无机催化剂FeCl3可催化H2O2分解生成H2O和O2。新鲜的动物肝脏含有H2O2分解酶,可迅速分解H2O2,生成H2O和O2。酶催化H2O2…  相似文献   

9.
正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模型教学,可以增进学生对模型的熟悉、对建模方法的理解,在培养建模、运模能力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锻炼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模型演示是一种重要的训练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将模型方法引入到中学生物教学是近年基础教育研究的热门课题。1对教材实验的整合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DNA的复制是高中生物经典实验。教材将这两个实验放在两节内容呈现,分别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  相似文献   

10.
肖幼华  孙雪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143+146-143,146
正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新课标的内容和建议,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中的实验总量明显加大,其中需要学生动手做的实验更是大量增加,几乎每节课都安排有学生实验。据统计,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材中,演示实验35个、课堂学生实验85  相似文献   

11.
做为全国两个物理课程改革试验区之一的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 ,通过近一年来的实践 ,对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 ,尤其对实验教学有了一定的体会 ,本文就人教版初中物理课改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光现象》为例谈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1 本章主要实验概述新《课程标准》规定 ,在《光现象》这一章 ,有 4个实验探究 ,即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以及平面镜成像时像物的关系 ,学生还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并比较色光混合和颜色混合的不同现象 , 示实验 4个 ,“想想做做”学生实验一个 ,在S…  相似文献   

12.
在人教版初中三年制化学教材(以下称老教材)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以下称新教材)中,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分别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实验在操作上以及对质量守恒原因的解释上不够完善。在教学中我们做了如下一些改进,并引导学生分析改进前后的优缺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讲授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材时,当学生做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后,我安排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叶绿体色素的荧光现象。荧光现象是指叶绿体的色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或翠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赭红色)的现象(如图1)。  相似文献   

14.
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实验设置和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阐明了新教材实验内容特点对实验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与美国高中主流教材《化学:概念与应用》两个版本中"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专题的编排顺序、知识内容及栏目设置的,为我国高中新教材修改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中的一个模拟实验。实验中以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模拟细胞,以NaOH溶液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由于酚酞遇NaOH显粉红色,学生可通过观察琼脂块“细胞”由无色变成粉红色的过程,了解NaOH分子扩散进入“细胞”的过程。再通过测量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细胞”的深度,获得相应数据。学生经计算、比较不同体积琼脂块“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可预测细胞表面积、体积之比与细胞代谢、物质运输的关系,进而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和[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都需要培养根尖。教材提出把洋葱放在装满水的广口瓶上,放在温暖处培养。用此培养方法需要大量的广口瓶,需要经常换水,所得的根  相似文献   

18.
初中化学新教材(上册)人教版第128页,实验7-3是粉尘爆炸实验。实验室没有现成的装置,需要师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寻找身边容易得到的材料来制作和调试装置。下面是在讲授“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内容之前,我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对面粉爆炸实验的探究。1实验原理  相似文献   

19.
正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课中,安排了"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性实验,包括pH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笔者选择了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进行了实验探索与改进,旨在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贯彻创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方式。教科书实验中用肝脏研磨液(内含H2O2酶)催化H2O2水解生成O2和H2O,来探究pH对酶  相似文献   

20.
实验教学是“实验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基础;是达成高中新课标要求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其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之重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实验教学仍是教学中最薄弱之环节,教师讲学生做,为实验而实验,流于形式,造成学生长于记忆运算,而弱于动手分析。对此,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优化实验过程,再现设计思路。通过实验过程与学生反思评价并步同行,突出学生主体参与的角色地位,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反思评价中提高多种能力和科学素养。下面我以高中生物(人教版)实验七:《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以下简称“本实验”)为例浅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