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冯梦龙《三言》中一部优秀的悲剧作品,其艺术魅力历来为人们所赞誉。女主人公杜十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特征及作品深刻而又严肃的主题思想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2.
被冯梦龙称为“千古女侠”的杜十娘,当年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百宝箱”,不听李甲的哭泣,不顾众人的劝阻,带着对人生的憾恨,往江心一跳,结束了她年仅十九岁的生命,这一场面,几百年来不知令几多人掩卷叹惜。  相似文献   

3.
杜十娘是冯梦龙塑造的一个典型悲剧形象,她渴望自由、希冀平等,她努力与社会封建礼教抗争以期获得真正的爱情和幸福美满的婚姻。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中,由于杜十娘生而不具自由权,向往平等却难逃对男性的依附,再三被买卖,渴望被尊重却屡遭践踏,最后只能以死抗争维护了其最后的一点人权。  相似文献   

4.
冯梦龙情教思想,有其产生的特殊语境。在探寻救世良方的普遍人文关怀中,冯梦龙既不同意异端之学的欲人鳏旷以求清净,也不赞同宋明理学思潮的从道理上做者、理为情之范伦理实践观,同时也否定了主情文化思潮对情之非完满状态认识的不足。在冯梦龙看来,生在而情在,情为理之维,只有以情为本,慎待人情,情、理兼容,才能最终实现救世的人文关怀。从先秦至晚明情、理关系认知发展过程来看,冯梦龙情教思想建构既体现了对久已断绝的重情文化精神的接续,对理为情之范伦理实践观的纠偏,对情之偏至发展的积极校正,也标志着秦汉以来长期分裂、二元对立的情、理关系认知,在新的时代情势下出现了融合的迹象。  相似文献   

5.
《锁春记》中美丽绝伦,才华横溢的知识女性庄芷言被称罹患"微笑抑郁症"而走向自杀悲剧。用阿尼姆斯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结合存在主义、尼采的精神三变理论可以进一步挖掘其死亡的原因及死亡悲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锁春记》中美丽绝伦,才华横溢的知识女性庄芷言被称罹患“微笑抑郁症”而走向自杀悲剧。用阿尼姆斯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结合存在主义、尼采的精神三变理论可以进一步挖掘其死亡的原因及死亡悲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竞技体育属于悲剧,足球则是悲剧中的悲剧,世界杯便可以算作是一种极端性的悲剧。世界杯的悲剧性源于人类生活中的自然悲情,其意义指向则是人类生命的自然终结的事实。足球一直与失败联系在一起,它构建出足球的极端悲剧性。世界杯的荣誉高于生命,其意义所指在于高度强调了信念的主宰作用,从而忽略身体的重要性。世界杯会导致球迷性学意识的变异,进而酿成婚姻危机乃至死亡事故。世界杯是足球界的大考,而任何一种考试都带有暴力元素。世界杯会成为很多球迷的终极信仰,当终极信仰受到非预期性因素干预之后,球迷的精神世界就会崩溃,世界杯赛事进行期间也是自杀率攀升的时间节点,但它却可以有效降低其他类型的自杀率。人类的自杀源于孤独感的强化,世界杯中的失败效应会催生出最大量的孤独元素,最终导致失去了信念的球迷自杀。世界杯展示出给予球迷精神最后一击的能量。世界杯的悲剧性在此得以全然展示。  相似文献   

8.
在阶级社会中,妓女是被压迫妇女中一个很特殊的阶层。玛格丽特、玛丝洛娃和杜十娘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度生活,她们为追求各自的爱情,用眼泪和生命勾勒出辛酸苦难的一生,她们的悲剧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三位女性的命运启示我们:任何时代妇女解放的道路都是相通的,只有社会解放了、前进了,妇女才能得到真正的、彻底的解放!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红楼梦》中的典型悲剧——黛玉之悲,分析了不同地位的女子的婚姻之悲——宫廷贵族妇女们的婚姻悲剧、富家已婚妇女的婚姻悲剧、千金小姐的婚姻悲剧和丫鬟们的婚姻悲剧,批判残酷的封建婚姻制度,指出了《红楼梦》中一些前人所没有的恋爱婚姻观点,如"一夫一妻""自主选择"等。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著名戏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看作是"命运悲剧"的代表之作,堪称为一部完美的悲剧。本文通过对这部悲剧中以人与命运抗争为主题的分析,试图解读古希腊悲剧中对人和命运的描写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从社会发展角度解释悲剧,认为构成悲剧的基础是“历史的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这构成了不少学人对马恩悲剧观的全部理解并视之为万古不变的教条.但就马克思恩格斯整个悲剧观来看,这是失之片面的.在马恩的悲剧观中,旧社会的没落和毁灭也具有一定的悲剧因素,如契诃夫笔下的四幕抒情喜剧《樱桃园》.作为社会历史范畴和社会形态的象征,樱桃园有着自己的合理性和存在价值,但其无可挽回的毁灭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樱桃园》凝重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2.
青年学生是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担负着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中,高校自杀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对个人和家庭来说是一种悲剧,对国家和社会也是极大的人才损失。文章试从社会变革的角度、个体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同时针对如何成功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提出了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也许是命运导致悲剧,也许命运本身就是悲剧,总之,人类命运的主旋律似乎就是悲剧之歌。因此,尽管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们早已建立他们各自的悲剧体系,在悲剧的论坛上似乎早已无话可说,但笔者在此还是忍不住要再谈悲剧,因为:悲剧与人类同在。  相似文献   

14.
朱湘有许多诗歌是表现死亡的。他诗歌中的死亡可以分为他人之死、英雄之死、朋友之死、诗人之死四大类。对于死亡的表现也大体经历了一种由外到内、由空泛到具体、由虚到实的过程,其态度既有常人的一面,又有非常人的一面。朱湘最后的自杀是其非常人一面的具体表现,其诗性的方式可称得上对于诗歌的一种"殉道"。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于作品从三个方面论述哈代小说中存在的悲剧意识:即社会悲剧、命运悲剧和生命悲剧;然后从作家入手对其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受叔本华悲观主叉哲学的影响,极力反对传统的"大团圆"结局的模式,积极主张文学的悲剧精神。他认为悲剧的精神实质是:作品必须表现人生的痛苦并示以解脱之精神,或者表现文人翁面对苦难时的抗争精神,即"主人翁之意志"。既主张人的解脱精神,又肯定人的主体精神,这种辩证统一充分体现了王国维诗人兼哲学家的双重气质。王国维的悲剧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冯梦龙将《清平山堂话本》中的11个故事选入了"三言"中的《喻世明言》和《警世通言》,并做了大量的改动。笔者从探究"情教"与"里耳"的关系入手,认为冯梦龙"情教"的实质是以读者为中心,根本目的是"导愚适俗"。冯梦龙选择和改编《清平山堂话本》是"情教"影响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悲剧史上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阐释了悲剧的理论,他对悲剧的情节似乎"情有独钟",将其列于悲剧六大元素之首。《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民间叙事诗,亦是著名的悲剧。本文将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对《孔雀东南飞》的情节加以分析,试检验情节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作品中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形成她悲剧创作色彩的原因主要有:家庭经历的变故、感情的受挫。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在其作品中具体体现在:对婚姻、对扭曲的人性、对变态心理、对命运的不可抗拒、对"人性恶"等方面的描写。  相似文献   

20.
建安诗人对生命悲剧意识的消解主要反映在他们的游宴之作、情爱之作、山水之作、游仙之作以及功业之作中。其中,功业之作最具积极意义。由此形成了建安诗人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之间最后的最明显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