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题多解、优化选择、多解归一,是解题教学常用的思路.本文以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9-2020学年上学期初三年级期中考试数学第28题为载体,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解构复杂图形,借助基本图形及相关基础知识,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和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初中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解题思路灵活多变,解题方法途径繁多,即使一次性解题合理正确,也未必是最优的解法.这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又要注意多题归一.既要及时引导点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不同的解法,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解题中运用知识、权衡解法优劣,更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摸索、总结,使自己的解题能力更趋优化,又要解题后认真总结,摸索规律,举一反三。这样,对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大有帮助.现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一题多解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方法,然而仅仅停留在"一题多解"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即让学生的思维无限发散,不注意"收"(及时归纳总结方法),那将不利于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因此,一题多解要关注考纲和考试说明、关注学生的"学情"、关注解法的选择,最终变为多解归一,升华为解一类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诸多文献都指出在数学学习中,一题多解能启发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师只是单一地罗列出多种解法,简单讲解,而不进行知识的联系与归纳,学生除了惊叹解法的精妙之外,几乎一无所获.因此,在一题多解中,教师需要体现出“归一”原则.  相似文献   

5.
一题多解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研究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解法求得同一结果的思维过程.数学中的一题多解能够诱发学生的灵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初中几何学到等腰三角形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以后,由于知识面的拓宽,证题思路的增多,有时一道习题可通过不同的思路作出多种解法,也有几道不同的习题可以基本采用同一种解法,这就是“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下面就这两种情况在初二同学目前的学习范围内举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思维“体操”展示的过程,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如何简洁明了地向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呢? 一、一题多解,拓宽教学思路 一题多解,有利于沟通各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知识,从不同侧面给学生展现同一个知识点;多解归一,有利于提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通性、通法,向学生揭示数学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正习题教学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课型,笔者认为习题教学不是简单的就题讲题,就错纠错,而应该注重问题和解题的生成性、拓展性.如何在习题教学中渗透生成性教学的意识呢?笔者认为应抓好如下两个重要的抓手.一、一题多解,拓宽思路1.一题多种解法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求不同解法,或去分析问题的解答是否全面、结果是否唯一.通过一题多解训练,拓宽解题的思路,以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解题不能仅满足于获得正确答案,更要追求在成功解答后继续开展解后反思与归纳,以促进一题多解,多解归一甚至多题归一的境界.本文对一道经典的“线段比”问题进行深入的解法探究与反思归纳,从多角度审视问题本质,不仅参悟出常规解法的实质,而且派生出多种精妙解法,实现借助解题教学促成对问题的系统化认识,认知的结构化建设并最终指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开展解题教学之前要对习题进行一题多解、多解归一、解法对比等备课工作;解题教学时对于较难题最好能先出示铺垫式问题,让学生在铺垫式问题启示之下自主获得思路,可提升学生解题自信;解题教学最后还要注重解题回顾与反思,想清辨明问题的关键步骤或“等价问题”.  相似文献   

11.
几何图形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如何让学生达到以题会类的水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典型题型循根溯源,不仅要探其解法,而且要变式拓展,在注重一题多解的基础上,更要讲究多题归一,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提升几何直观、逻辑推理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一题多解问题能够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而数学中以几何习题的一题多解最为常见.当我们认真剖析平面几何题的多种解法时,就会看到:由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包括添加辅助线),就会得到不同的解法.  相似文献   

13.
一题多解,可以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许多老师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了一题多解的训练,这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是大有益处的。但是,有的老师在一题多解训练中存在着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只重视题目的多种具体解法,忽视解题思路的训练;二是盲目追求解法多,忽视解法优劣的比较;三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已被普遍地认为是开拓思路、发展智力、培养兴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因而被广泛地运用.为了充分发挥其效益,我们觉得还需注意几个问题.现以几何命题的一题多解为例加以说明.一、要注重思路的剖析,防止简单化.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教师不能以学生提出多少种解法为满足,更不能简单地认可,重要的是注重不同解法的思路剖析,究其思路是否准确、严密,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指出:“组织学生探索证明的不同思路,并进行适当的比较和讨论,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了等腰三角形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以后,由于知识面的拓宽,解题思路的增多,有时一道习题由于不同的思路可有多种解法,或基本采用同一种方法可解决不同的问题.这就是“一题多解”和“多题一  相似文献   

16.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切入点,把握数学思维的关键反思一题多解,拓宽数学思维的深度.反思多题归一,挖掘数学思维的广度.反思一题多变,提高数学思维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7.
一题多解,可以开拓学生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许多老师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了一题多解的训练,这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是大为有益的。但是,我们听课发现,有些老师在一题多解训练中存在着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只重视题目的多种具体解法,忽视解题思路的训练;二是盲目追求解法多,忽视解法优劣的比较;三是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忽视让大多数学生得到锻炼。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一题多解训练的作用和效果。为此,我们建议在一题多解训练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要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一题多解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应在训练学生解题思路上多下功夫、花力气,不能就题  相似文献   

18.
<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是多渠道的,而有效地让学生学会多题一解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多题一解以问题探究为中心,通过研究同一类型问题的相似的、共  相似文献   

19.
黄紫敬 《考试周刊》2014,(55):57-57
所谓一题多解指的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思考同一个问题,探求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一题多解的训练,通过比较不同解法确定最优解法,这对学生在考试中有针对性地采取较方便的方法解题是非常有帮助的.本文以一道不等式证明题为例,说明一题多解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晔 《考试周刊》2013,(57):69-69
<正>变式教学由来已久,许多一线教师有意或无意地都在运用变式教育,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属性,形成正确的概念.在习题方面,重基本运算和数学技巧,促进学生解题技能的提高,最终发展数学思维.那么什么是"数学变式教学"呢?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笔者根据个人实践,谈谈对数学变式教学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