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其实质既有感性幸福的成分,又有理性幸福的成分.人类完满的幸福生活是感性幸福与理性幸福的统一.由于幸福的生活与合乎德性的生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人类的两种幸福的实现都与人自身的德性密切相关,因此幸福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人的幸福应当成为道德教育的核心话题之一.道德教育在本质上要求以人的幸福为依归.以价值导向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应该为使人获得幸福而努力,为人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啸 《山东教育科研》2010,(14):11-13,16
作为人之生活的根本目的,幸福是人永远无法回避的关涉自身命运的永恒主题,也是道德教育必须予以关注的重大主题。道德教育的幸福功能要求我们充分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和自由尊严,正确理解幸福与道德、幸福与权利、幸福与自由、幸福与关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站在人本的角度,道德、生活、幸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道德是幸福的源泉,幸福是道德的结果。生活论视域中的道德教育,当以引导人的幸福生活建构为根本,建构一种基于物质生活又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意义生活和道德生活。为此,道德教育必须使学生认识幸福、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培养他们追求幸福、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道德教育建构人的幸福生活,既是道德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是否有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它能否提高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根据这一逻辑关系,可以“推导”出道德教育的加法原理,即以“人”为核心,以符合青少年认知能力和情感需要为出发点,以幸福为体验,通过建构多维立体的道德教育“时空场”和“情景场”,促使道德教育效果的不断“叠加”,从而达到关注人性,尊重生命,开启幸福之门,走向幸福之路的道德教育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幸福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以培养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为目标.本文主要论述道德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与幸福教育的关系,认为道德可以成就个体幸福,道德与幸福密不可分,道德教育与幸福教育紧密相连,道德教育与幸福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互相依存的,共同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道德教育功能的研究是关于道德教育作用的深层探讨与定位。人在社会中生活是考察道德教育功能的主线。道德教育有三大功能:正义功能、意义功能与幸福功能。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是从社会入手,侧重于好公民的培养;道德教育的意义功能是从个人入手,侧重于好人的培养;道德教育的幸福功能是从生活入手,侧重于创造幸福生活,由于社会与个人统一于人的生活,所以,幸福功能是正义功能与意义功能的综合与提升。  相似文献   

7.
杨珉 《江苏高教》2002,(2):96-99
本文从道德与幸福相互联系的视角出发,对幸福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及意义进行探索。道德教育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追求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也是人的终极目的。因此,幸福、人生与道德生活的联系也就成为伦理学和德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在道德和幸福的关系方面,伦理学家们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论述,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感性主义伦理学家为代表,认为幸福就是道德;另一类以理性主义伦理学家为代表,认为道德就是幸福。无论哪一类观念,都揭示了道德和幸福相互需要、密不可分的联系。对我们的道德教育而言,这意味着:道德教育不能脱离人对幸福的需要和追求,应以幸福作为教育的主题和目的。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伦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都为教育学关涉幸福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素材。从教育学的视角看,幸福可以说是人需要培养和有待发展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通过好的教育特别道德教育来磨砺。道德教育要改变长久以来幸福目的失缺的状况,倡导道德智慧教育,让道德教育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人生幸福为价值追求,提升学生的道德智慧水平及幸福生活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感受、体验和创造幸福。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道德:成人之道 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是在引导我们以人的存在方式去生活.在生活论的视域中,道德就是人们所选定的特定的生活价值,道德教育就是要帮助人用道德作为参照点来确定生活的方向和道路,使人能够生活得"更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与幸福感培养有着内在联系,而儿童作为社会的未来,学校在德育中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幸福感培养.在道德教育中对儿童进行幸福感教育可以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培养儿童发现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的能力,从而促其成为能够感知幸福并创造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是具有超越性的,它不仅关注人的当下的生活,更应该激发人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包括对生命的精彩、人格的高尚、人生的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现实的道德教育也正以向生活世界回归的方式努力实现着这一宿愿.  相似文献   

12.
王啸 《教育学报》2009,5(1):94-101
道德教育是关于生命尊严与幸福的言说与实践.这表明了道德教育是自由的领域.由此出发,从权利的视角把握道德教育,有助于捍卫人的尊严与幸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权利的内涵非常丰富,它确定了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要求的正当性质与合理界限,突出了个人尊严.权利视野中的道德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即在价值论上把人作为最高目的,在社会与个体关系上真正尊重个体权利,在内容上关注人权与正义主题.  相似文献   

13.
试述道德教育与幸福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以培养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为目标。本文主要论述道德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与幸福教育的关系,认为道德可以成就个体幸福,道德与幸福密不可分,道德教育与幸福教育紧密相连,道德教育与幸福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互相依存的。共同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当前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一方面,传统的规训式道德教育和道德理想主义使当前学校德育流于低效;另一方面,在物质主义和技术理性占统治地位的当代社会,道德虚无和价值多元使德育面临新的困境。生活是人的存在方式,道德是生活的构成性因素,幸福是人人追求的,道德是通达幸福的手段,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意味着回到生活本身,引导人过幸福生活。德育回归生活,是对当前道德教育困境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当代学校德育是一种远离幸福的知性德育,生产的是道德智慧缺失的知识人真正的道德教育要以人的幸福为价值旨归,帮助受教育者生成道德智慧,使人从单纯的知识人变为幸福人幸福人的特质是成为优质自己,优质自己之人具有生命感、自主性、超越性和持久的幸福感道德教育要通过道德智慧来提升学生的幸福能力,从而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幸福人  相似文献   

16.
自人类文明伊始,道德就与人类如影随形,它整肃生活的和谐有序,呵护生命的静静流淌,牵引生命走向最终目标——幸福。而道德教育对理想人格的健全、德行的培养成就人类生活由理想走向现实,人们呼唤走向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与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并不必然导致道德教育的高效,根源在哪?笔者认为传统的道德教育偏离了道德教育的本质,离开道德教育的本质来谈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是隔靴搔痒,道德教育应当走上回归生活世界的寻根之路,即以道德教育本质为出发点来探寻其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幸福为人人所向往,人总是在追求幸福的,人对于幸福的追求和道德教育的出场是同一过程。道德自从产生之日起,就肩负着阐释人生意义、呵护人类精神家园之责。现实道德教育与幸福的偏离迫使我们去重新思考道德教育的本真:道德教育应以幸福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8.
刘丽 《华章》2011,(28)
什么是幸福?谁更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代汉语词典》里对“幸福”的释义为: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古代人能打到猎物生存下去就是幸福,没有火车之前骑上马车就最幸福,没有飞机之前坐上火车最幸福,没有电之前点上蜡烛照明就最幸福.有人说,生活在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很不幸,但有幸福感,生活在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很幸福,但没有幸福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就是一种感受,有幸福感就是幸福.军人作为特殊群体既有特殊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军人对幸福同样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中国军人从战争年代最可信的人,到朝鲜战场上最可爱的人,再到今天是最幸福的人,其幸福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9.
任何对道德教育目的的确定,都与人们对道德、道德的本质以及道德的发展等基本问题的看法有关。由于人们的看法不同,因此对道德教育的目的也众说纷纭。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就是脱离生活实践去构建人的道德生活。实际上,道德教育的根本是要引导人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实践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20.
任何对道德教育目的的确定,都与人们对道德、道德的本质以及道德的发展等基本问题的看法有关。由于人们的看法不同,因此对道德教育的目的也众说纷纭。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就是脱离生活实践去构建人的道德生活。实际上,道德教育的根本是要引导人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实践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