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九○三年,清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新式学校教育制度——《奏定学堂章程》。这个学制包括《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其中“蒙养院章程”对幼儿教育的地位、目的、内容、方法及幼儿的入院年龄均有详细的规定。这样,幼儿教育便成为清末新学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有组织的幼儿教育也从此开始。  相似文献   

2.
中国幼儿教育历史悠久,幼教思想丰富,但在幼儿教育法规上却是一片空白,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首次把幼儿教育纳入正规的学制系统中,其中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在中国幼教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元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这一章程把学前教育第一次正式列入学制系统,即在初等教育系统中设蒙养院,招收3—7岁的儿童入学,并制定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这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在官方的学制体系中被固定下来.《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规定,蒙养院教育的宗旨为:“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浅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轨范”.保育教导的主要内容有:“游戏”、“歌谣”、“谈话”和“手技”.保育教导儿童的方法强调要注意儿童身心的能力,“在就儿童最易通晓之事情,最所喜好之事物,渐次启发涵养之,与初等小学之授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刍议虞永平一注重社会领域的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历史传统。早在本世纪初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1904年元月13日)就强调使蒙童“远于浇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规范”,民国时期的幼儿园教育更是注重社会方面的教育。国...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1903年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的诞生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纵观这百年的发展史可以明显地看出,学前课程的变革是历次学前教育变革的核心与突破口,也是贯穿百年学前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清末《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明确规定了蒙养院课程的目标、内容与教学方法。蒙养院的课程科目包括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内容,尽管带有模仿、移植日本的特点,但却是我国教育制度史上最早的学前课程,而且“与初等小学之授学科迥然有别”①。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随着西方教育思潮的不断传播,以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张宗…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长期封建社会里,是没有设立公共的社会幼儿教育机构的。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在此学制中,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社会幼儿教育机构——蒙养院。自学制公布后,全国各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是我国当代学前教育的主要机构。但就我国教育发展而言,学前教育的主要机构曾被称为蒙养院、蒙养园、幼稚园。蒙养院是中国近代正式颁布且实施的第一个学制中所规定的学前教育机构名称。1904年,清政府颁布实施《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在这个学制中确立了学前教育的地位,从此中国的学前教育开始摆脱过去基本上由家庭进行的传统模式,逐步向由社会专门教育机构组织实施的方向发展。蒙养园和幼稚园是中华民国教育部制定颁布的学制所规定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1910年及稍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制定并公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将蒙养院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长期封建社会里,是没有设立公共的社会幼儿教育机构的。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在此学制中,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社会幼儿教育机构——蒙养院。自学制公布后,全国各地——湖北、湖南、京师、上海、江苏、广东等地陆续办起蒙养院。辛亥革命后,在《壬子学制》中,幼教机构改称为蒙养园,1922年才改称幼稚园。  相似文献   

9.
湖北幼稚园是中国第一所公立性质的幼教设施,它代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一个重要部类的诞生。当今有关它的各种记载或诠释中,多有矛盾、歧异之处。为使理论研究建立在更为牢靠的史实基础之上,有必要对此进行澄清。一、有关湖北幼稚园的歧异问题《辞海》有关“幼儿园”的诠释中有:“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设蒙养院,收3至7岁的幼儿。最先设立的为武昌小学堂的蒙养院和京师第一蒙养院。”《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有关“幼儿教育”的诠释中有:“中国近代幼儿教育机构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立于湖北武昌,名为‘蒙养院’。”《教育大辞典》有关“武昌蒙养院”的诠释为:“中国最早的官办幼教机构。原名湖北幼稚园。1903年9月(清光绪二十九年八月)  相似文献   

10.
白静 《山东教育科研》2014,(24):F0003-F0003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学龄前儿童的数量将在未来几年内猛增。幼儿教育这个行业将成为继续蓬勃发展的朝阳行业。整个社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但是,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也面临着日益严格的要求。早在20世纪初期,我国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就由清政府颁布出台了。其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幼年儿童身心健康、行为端正、个性良好的理念和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学年前儿童教育的研究日渐丰富,而李如樟和韩爱晶的专著《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就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幼儿教育理论有机融合,向读者解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并运用相关实践进行证明。  相似文献   

11.
杨建玉 《甘肃教育》2007,(10X):36-37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时为农历壬寅年,故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建立的学校教育系统,但并未施行。1903年清政府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相似文献   

12.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行。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取法于西方的新学制。清末学制对于中小学文学教育有着怎样的规范与设计呢?  相似文献   

13.
一、社会教育的价值社会领域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领域,社会领域教育对幼儿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注重社会教育,是中华民族幼儿教育的历史传统,幼教先驱们早就确认了幼儿社会教育的价值。早在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就强调使蒙童“远于浇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规范”。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自从小学校注意比较家庭送来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乃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趁早给他建立得稳。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三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它是中国实行近代学校制度的第一个章程。它对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在组织形式上影响很大,清末民初的新学校教育制度,主要以它为依据。癸卯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把学校教育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该学制规定,幼儿教育(蒙养院)四年,招收三至七岁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其宗旨是“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浇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轨范。”初等教育分为两级,初等小学堂五年,招收七岁以上儿童,“以启其人生应有的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以识字之民日  相似文献   

15.
张百熙是颇有建树的清代教育家。他主持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学制系统文件。他的政府办学主体的教育思想、中体西用的教育主张、普职一体的教育理念和教培并重的教育思路,以及在推动清代实业教育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后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坐标。  相似文献   

16.
一 1902年清政府以《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颁发全国,1903年修订后称《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1904年实行。《钦定学堂章程》规定蒙学堂、小学堂和中学堂均开设修身和读经二科,其中修身为第一科,并以管理条例的形式对各级学堂的仪节、堂规、舍规予以规范;这是中国用法令形式规定德育课程的开端;《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中国文字(学)、历史、地理诸科中作出德育方面的要求;1904-1911年间,这些规定一直深刻影响着实际学校德育活动;清末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课程设置也大多参照《奏定学堂章程》进行。这个学制中,女子教育毫无地位,课程设置上,按照中学为本,保存国粹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一、1904-1952年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制定的在全国普遍实施的第一个课程设置方案。“章程”正式规定在中小学均开设地理课程。从此地理课被正式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  相似文献   

18.
1902年,清政府公布《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这是中国第一次由国家正式发布的近代作教学章程。壬寅学制虽经公布。但并未实施。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正式颁布后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教育学制。也正是从此时改变了传统语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混合的局面,是  相似文献   

19.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行,标志着中国现代语文课程的出现,白话文开始进入中小学语文课程当中。但中国现代中小学语文课程的转型,并非简单地以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文言文未曾退出中小学语文课程的舞台,白话文也从未一枝独秀。在《奏定学堂章程》颁行以后的半个世纪里,文言文在中国现代中小学语文课程当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张之洞的教师教育思想源于其创办新学的实践和向外国学习。他将教师教育当作是兴学育才的第一要务,十分重视教师教育的实效性,既注重对教师的职前教育,也重视对教师的职后管理。受其教师教育思想影响的《奏定学堂章程》奠定了中国近代教师教育的基础,促进了中国近代教师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