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龙头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分类模型和回归模型对龙头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方向的创新支出强度构建二维模型,将龙头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路径分为自主创新路径、引进创新路径和复合创新路径,随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多数龙头企业选择了自主创新路径,传统行业和部分国有大型龙头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仍需提高。盈利水平、国际化程度和政府补助均与龙头上市企业的创新投入呈显著正相关,负债水平则显著负相关,国际化程度和政府补助对制造业企业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计算机仿真和统计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动态网络视角深入考察了技术互依性和组织双元能力对联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互依性不仅负向影响联盟短期和长期创新绩效,也负向调节组织双元能力与联盟短期和长期创新绩效的关系;开发行为正向影响联盟短期创新绩效,但对联盟长期创新绩效有负向作用,而探索行为对联盟创新绩效的影响则恰恰相反;企业采取结构嵌入模式最有助于提高联盟短期创新绩效,采取位置嵌入模式最有利于提高联盟长期创新绩效.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如何构建有效的双元型联盟提供一定策略启示.  相似文献   

3.
张军  金露 《科学学研究》2011,29(6):939-948
 动态能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基于现代演化观,认为创新是企业通过创造内部变异以补偿外部变异所致风险的组织行为,是推动动态能力形成的内部驱动力。基于文献述评,构建了企业创新活动中心所居要素以及创新活动所处层次的二维研究框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观察企业创新活动中心的转移对于动态能力形成过程的影响,探索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路径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创新活动中心的转移推动了动态能力的发展,并决定了动态能力发展周期内非均衡特点;动态能力发展的非均衡性所产生的价值潜力是动态能力演化的内生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组织学习、能力与创新方式选择关系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周玉泉  李垣 《科学学研究》2005,23(4):525-530
在中国转型经济时期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不断的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实现创新,企业必须进行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快速积累。本文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组织学习、组织能力和创新方式选择之间的一个研究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内、外部学习如何影响组织的不同类型能力的问题,进而讨论了不同的能力水平和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寿柯炎  魏江 《科研管理》2018,39(11):49-60
开放式环境下,后发企业如何更好地嵌入全球价值网络成为重要的战略议题。本研究通过对3家成功向技术前沿转型的纵向案例分析,揭示了后发企业通过构建创新网络进行技术追赶过程中企业内部知识基、网络异质性节点以及组织学习平衡模式的演化,结论显示:(1)基于内部知识基宽度和深度,区别于以往从简单知识基到复杂知识基的路径,后发企业会战略性地选择不同的知识基发展路径;(2)网络节点布局随着知识基的发展呈现相应的变化;(3)在组织内部利用式学习基础上,组织学习平衡模式逐步从组织内部的双元型过渡到内外部结合的双元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博弈论原理对企业服务创新路径的选择做出了分析。首先回顾了服务创新路径的相关理论,提出主要的两种路径选择:根本创新和附加创新;其次,结合博弈论分析了服务企业进行根本创新时的收益矩阵和支付矩阵;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提出服务企业进行创新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战略导向、组织柔性对创新选择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更申  雷巧玲  陈金贤  李垣 《预测》2006,25(5):16-22
本文整合已有的对企业战略导向及技术创新选择的研究,并引入组织柔性机制,采用多行业的大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检验了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对组织柔性及企业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以及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对于企业自主创新及合作创新的影响,从而为企业提高创新效率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管理创新依附于由复杂要素和关系构成的特定组织系统,需要组织具备动态能力即持续更新、再造和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能力作为支撑或保障。因此,基于理论层面动态能力对管理创新过程效力影响机理的探析,构建研究框架,并对264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过程视角管理创新效力测度方法,明确了动态能力四维度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且清晰了动态能力不同维度对管理创新阶段效力的作用机理与路径,突显关系能力最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丰富的关于组织学习能力对组织创新的文献中,往往忽视了组织遗忘对组织学习能力和组织创新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分析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学习能力对两者关系的中介作用。通过文献探讨构建概念模型,运用珠三角地区219家企业的有效问卷调查数据,对主动组织遗忘、组织学习能力和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主动组织遗忘对组织创新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同时存在,组织学习能力在二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本文的结果为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组织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主动组织遗忘,包括忘却学习和避免恶习,对组织学习能力起着直接正向的推动作用,并且通过组织学习,主动组织遗忘能间接提高组织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0.
信息交流、组织能力与产品创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组织信息交流密切影响企业产品创新的角度,综合考虑信息交流、组织能力和产品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形成了产品创新管理研究的新框架,提出了揭示三者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及理论命题.本文认为,企业产品创新依赖于组织的动态能力和运作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构建又取决于新知识的获取和交流;因此在企业的创新实践中,管理者应该综合考虑信息沟通和组织能力对产品创新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曹元坤  熊立 《科研管理》2020,41(4):112-122
个体二元行为的心理认知基础一直学界期待解释的重要问题。基于“特质-环境-行为”交互作用框架,实证检验了研发创新人员的二元心智模式作为一种高阶变量构成在特定网络环境下对其二元创新行为的影响。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阶层分析法,对71家中高科技企业的463名研发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由自我效能、互惠信念和创新思维交互作用产生的二元心智模式正向激励员工二元创新行为。回归分析显示员工关系网络的知识异质性正向调节二元心智模式对探索式创新行为的影响、负向调节对开发式创新行为的影响。通过高阶因子模型印证了二元心智模式的理论价值;最后探讨了用心智模式解释个体二元性心理认知基础的充分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归纳理论为基础,基于领先跨国企业和国内后发企业多案例比较研究,提出基于双元性创新和全球创新网络的逆向创新理论模型,展现这两类企业如何基于双元性创新和全球创新网络实现逆向创新。研究结果表明:在逆向创新产品化阶段,两类企业采取双元性创新和全球创新网络的组合模式不尽相同,领先跨国企业更需要增强利用式创新,构建当地外部网络并提升开放深度,而国内后发企业更需要增强探索式创新,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并提升开放广度;此外,双元性创新与全球创新网络构成一个互动协同发展系统,对逆向创新产生叠加作用。研究结果旨在为不同企业实现逆向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企业有效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基于双元性理论,通过对276份企业调查数据所做的统计分析,探讨企业双元创新对其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以及组织惯例更新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得到以下结果:突破性创新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渐进性创新有利于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但对价值型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阻碍作用;实现双元创新的平衡和互补均能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组织惯例更新在双元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管理者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的管理启示包括:要根据所处环境和企业目标适时调整创新方式,在实践中注重双元创新的平衡和互补,以及充分重视组织惯例更新.  相似文献   

14.
付晓蓉  栾睿  庞晶 《科研管理》2019,40(1):76-88
本文研究渠道双元学习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探讨了该过程中组织惰性的中介作用与双元平衡的调节效应。运用SPSS20及SMARTPLS3.0对234家中小企业渠道管理者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渠道双元学习对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组织惰性在渠道双元学习和渠道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2)渠道学习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双向影响;关系惯性与知识惰性在双元学习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影响过程中有显著差异:探索式学习克服组织惰性,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利用式学习强化关系惯性,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负面效应;(3)双元平衡在学习对知识惰性产生影响的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结论有益于拓展渠道理论的研究视野,补充完善了渠道研究的理论框架,对渠道成员通过双元学习提高应对高度变化的市场环境的能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团队心理资本对个体双元创新行为的跨层次影响模型,以60个团队476个成员为研究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团队心理资本与双元创新行为具有正相关关系;个体反馈寻求行为在团队心理资本与个体双元创新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认同正向调节团队心理资本与个体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团队认同对个体反馈寻求行为在团队心理资本与个体双元创新行为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结论为促进科研创新人才以高水平的双元方式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颠覆性创新困境的深层原因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红云  刘石兰  梅强 《软科学》2012,26(5):15-19
鉴于组织的行为反映了其深层结构的特性以及组织能力的状况,从组织的深层结构、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能力的内在冲突以及组织智力的路径依赖性3个方面分析颠覆性创新困境的成因,并提出通过构建双能型组织结构和双能型组织情境从根本上解决颠覆性创新困境,实现企业由维持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之间的平稳、连续地过渡。  相似文献   

17.
双元创新对家族企业的价值提升与长期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根据组织双元理论,从双元创新投入的视角出发,以2012―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不同类型CEO对家族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创始人CEO会促进家族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与家族创始人CEO相比,继任家族成员CEO会抑制家族企业创新,具体表现在会抑制利用式创新;与家族创始人CEO相比,职业经理人CEO会抑制家族企业创新,具体表现在会抑制探索式创新。机制检验表明,家族创始人CEO、继任家族成员CEO以及职业经理人CEO在风险偏好、资源获取能力和代理行为上均存在差异性,进而影响其进行双元创新的意愿与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继任来源CEO对双元创新的影响亦存在差异:与继任家族成员CEO相比,职业经理人CEO会抑制探索式创新而促进利用式创新;CEO任期和海外经历会抑制职业经理人CEO对探索式创新的负向影响,而CEO持股和海外经历则会抑制职业经理人CEO对利用式创新的正向影响。本文不仅揭示了不同类型CEO影响家族企业双元创新的差异性,也为家族企业如何平衡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与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8.
陈建勋 《科研管理》2011,32(6):140-149
目前对组织学习的研究忽略了高层领导者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与作用,本文基于二元研究视角,结合领导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和创新理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二元式组织学习的前因后果影响模型,以中国企业为样本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二元领导行为是实现二元式组织学习的一个关键前因,并且二元领导行为通过二元式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影响协同性技术创新,二元环境在二元领导行为对二元式组织学习的影响过程中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当组织处于二元性程度高的外部环境中时,二元领导行为有利于提升二元式组织学习。当组织处于二元性程度低的外部环境中时,二元领导行为不利于提升二元式组织学习。最后讨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意义和贡献。  相似文献   

19.
双元型组织已成为动态环境下战略管理研究的热点。当前学者对双元组织模式及其对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将双元组织的模式区分为平衡型双元和组合型双元。但是现有研究对影响双元模式选择的关键要素仍然缺乏深入分析。从资源角度出发,从领导个体、组织以及组织网络三个层面探索影响双元模式选择的关键要素。研究认为,领导者的网络扩展能力,组织的资源柔性以及网络中心度是影响组织双元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这些要素通过影响组织双元模式的选择从而影响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20.
   组织发展面临的张力越来越普遍,双元领导、悖论式领导日益引起理论界关注。然而双元领导、悖论式领导与创新绩效、任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如何?两种领导行为对两种绩效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两种领导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否会受到领导者层级的影响?上述问题亟待解答。对50项研究共13 232个样本进行元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双元领导、悖论式领导分别对创新绩效、任务绩效有正向影响;双元领导、悖论式领导对创新绩效、任务绩效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双元领导、悖论式领导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受领导者层级的调节作用。研究证实了两种相近领导行为影响不存在差异,为未来研究中的变量选择提供了依据,对实践中不同层级领导力开发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