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互联网+”大力推进社区老年教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群体旺盛的学习需求,推动老年教育现代化,让老年人更好与信息时代、数字社会接轨,促进老年教育高质量提升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泉州为例,阐述当前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互联网+老年教育”的发展新契机,探究新时代新形势下老年开放大学办学模式、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林隽 《知识文库》2023,(13):154-157
<正>目前中国的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于日益增加的人口老龄化,大力开展老年教育是很好的应对方式,也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环节。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推动开放大学举办老年开放大学或网上老年大学,并延伸至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并支持建立老年学习网络”。所以老年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教育里重要的角色。加强老年教育、加强社区教育已经成为未来开放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开放大学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其与社区老年教育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开放大学的办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双减”强化了中小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旨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文章首先概述了“双减”政策的内容及意义,面对增加了教师“平衡工作与个人生活”的压力的现实问题,围绕《意见》中提出的“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发掘其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之间的关联,接着分析社区老年教育助力“双减”的背景因素,一是管理机构的统一易于形成教育的合力,二是“双轮驱动”的老年教育发展让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更加有力,最后从两方面提出了社区老年教育助力“双减”的应对策略,分别为线下,老年学校(老年大学)带动人才、专业优势参与课后服务;线上,老年开放大学发挥网络资源、平台优势,并构建老年人才信息库。  相似文献   

4.
吴晓琛 《知识文库》2024,(7):116-119
<正>积极老龄化是指一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公共政策理念。“十四五”以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应对老龄化的新阶段。社区是社会群体生活的基本单元,在社区构建老年学习共同体,使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融入社区,对实施积极老龄化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社区老年教育面临学习内容丰富但类型偏少、学习者积极性高但人数偏少、社区师资参与但作用有限、教育资源提质增量但仍不足等问题,在此情况下构建老年学习共同体,应注意确定共同体的目标和范围、挖掘培育社区“能人”、设计适合老年人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加强与社区其他组织的合作与协调。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及应对路径的基础上,结合南昌市社区老年体育状况,论述体育锻炼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中的优势,研究认为发展社区老年体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就发展社区老年体育工作,提出老年体育应成为社区体育工作重点、社区体育设施应考虑老年人的健身需求、切实加强老年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工作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阶段,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着力改善民生,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需要全面大力发展社区老年教育。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发现,社区老年教育还存在较多问题,如老年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不足;老年教育培训形式相对单一;社区专职管理人员紧缺等。同时还深入分析了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如增加经费投入,为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加强课程建设,满足老年教育多样化需求;健全管理制度,推动社区老年教育有序发展等,旨在有效推进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发挥黑龙江开放大学建设和服务学习型社会的作用,满足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渴望学习的迫切愿望,探索老年教育理念。本文以黑龙江老年开放大学为着手点,通过黑龙江老年开放大学的成长历程,研究老年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进而建设一所“互联网+老年教育”模式的“黑龙江老年开放大学”,推广到黑龙江省各地市县电大或职教中心,形成黑龙江老年开放大学办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积极老龄化"是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框架。深刻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准确把握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积极探究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社区性,并寻找有效解决之策。将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作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立足社区,推进老年教育普及化;面向社区,实现老年教育的平等化;服务社区,完善老年教育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多,我省作为人口大省,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和严峻。老年人口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现阶段,以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发展为契机,提倡构建社区老年教育体系是切实可行的策略之一。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也是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老年教育事业不断得以提升,老年教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劲动力之一。同时,也对老年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县级老年开放大学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分析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发现县级老年开放大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缺乏可靠的教师培养平台、部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需要从“促进教育资源整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设立专门教师队伍建设统筹协调机构;优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严格考核机制,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化”等方面提出了县级老年开放大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年来,"教学学术"运动正以一种崭新的视域引领高校教师重新认识教学、研究教学、完善教学,使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得到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创造性的认识,教学学术水平也逐渐成为衡量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在厘清"教学学术"概念的基础上,发掘教学学术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提出更新"学术"理念、完善教师评价制度、重视学术共同体建设、注重教学研究与反思、创建学术交流与共享平台等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评价目标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价值取向,是确保评价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反思现实,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目标存在“标准混乱”淡化“分配正义”、科研“GDP”替代“思想创新”、“科研行政化”替换“学术共同体”和科研评价“国际化”凌驾“本土化”等四个方面的困境;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要破解其评价目标困境,真正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实现由内至外三种境界的评价目标,即道德升华,讲求心灵净化;社会责任,追求质量创新;文明传承,立足人类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切普惠性、公益性、福利性的终身教育文化制度,其本质就是对人个体和社会尊严文化价值的认同和确认。开放大学组织各办学单位共同签订能相互认可的"终身学习互认书",有助于打造"社区课程超市",实现"学习资历的统一文化认可";全面建设"体系学分银行",实现"学习质量的相互文化认定";发展完善"优势专业菜单",实现"学习水平的相互文化认证",逐步建构并完善其社区发展认证文化;促进其打造自身的"优势型在线课程云",形成一个多触角、兼容式、立体化的社区远程开放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培育出具有开放大学校本特色的社区发展服务文化。  相似文献   

14.
高校应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高校智库不同于官万智库与民间智库,具有其特殊性。高校智库的建设与发展应处理好智库建设与核心职能、智库建设与基础科学研究、特色资政建议与一般性费政建议、短期应急性资政报告与长期接续性资政报告、高校各自为战与协同资政、国内高校智库建设与国际智库建设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机械论范式对自然的“客观辩证法”的反动决定了“绝对知识”的相对性和科学视野的狭隘性,进而决定了科学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背离;因此,要使自然科学摆脱“普罗克拉斯提斯的床”、使之朝向“人性化”与“绿色化”的方向生成,就必须从根本上或源头上扬弃机械论范式,转向有机论范式,也就是要实现恩格斯所谓的“科学的哲学化”或科学的“理论思维”化;其方法论进路有两条:一是彰显古希腊哲学中的素朴的有机论,二是颠倒黑格尔“颠倒的辩证法”。这就是《自然辩证法》对当今自然科学的现代性启示。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学若要在促进科技进步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需要我们转变大学教学观念,实现“科学认识观”向“生活认识观”的转型,实现“逻辑叙述”与“暗示体验”的结合;需要我们开发大学教学中隐性知识的人文因素;需要我们整合大学教学模式:在科学线索基础上注重文化线索;需要我们的大学生在学习理念上实现超越:在“占有”的基础上注重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在“2011计划”的大背景下,高校科技优势转化的问题愈发突出,研究国内外文献发现,学界对科技优势转化的模式、要素、特征、运行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本文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梳理并提出关于科技优势转化研究的新思路,以利于推动高校科技优势转化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精神是科学与人文精神的交融,是独立与自由精神的统一,是批判与创新精神的并重,彰显了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蕴含着“和而不同”哲学理念,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重塑大学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从哲学的高度审视和反思大学精神,以真正把握大学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居住环境与居家养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居住环境改变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影响。指出要实现居家养老这一目标,须保持住房及社区环境的稳定性、持续性,构建“自然形成的老年人社区”。还有必要构建多种类型的社会空间,加大社会资本的投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已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要解决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社区老年教育是直接面向老年人的教育,可以在宣传先进老年观,建立老年人扶助和学习组织,提高老年人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等多个方面发挥其特有作用。社区教育参与到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实践之中,成为社会发展和社区教育发展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