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同行评价是美国开展中小学教师评价的重要方式,在教师评价的民主性、教师的参与度、评价的透明度方面,具有超越传统评价模式的独特优势,体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理念。同时,同行评价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2.
美国教师同行协助与审查(PAR)模式在美国教师同行评价实践中最具代表性,该模式将同行审查与同行协助两种功能整合在一起,兼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功能。PAR模式由同行协助审查小组负责实施,对不同类型教师的教学程序、课堂管理、学科知识和专业责任等内容开展常态化评价。PAR模式在促进教师专业教学文化、改善各方关系和促进优秀教师留任等方面具有突出优点,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同行评价是美国开展中小学教师评价的重要方式,在教师评价的民主性、教师的参与度、评价的透明度方面,具有超越传统评价模式的独特优势,体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理念。同时,同行评价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4.
陈瑜 《教育与考试》2011,(4):85-87,96
美国大学的教师教学评价主要由学生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系主任评价和同行评价等方式组成。同行观察是同行评价的主要方式。本文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同行观察为例,介绍了美国大学教师评价中的同行观察的内容、形式和工具,总结了同行观察的特点,讨论了有效进行同行观察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对教学方案的评价可采用同行评价,并设立评定档案袋。同行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教师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成长,使学生、教师和学校三者同时获得发展。同行评价的评价者来自至少具有5年教学经验、熟悉学科教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经过良好的评价知识和评价技术训练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6.
正确评价教师的工作是教育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克服评价行为的随意性、增强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我们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对教师工作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在当前中小学必须依据《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地中小学教师评价现状的实际,制定自己的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方案。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既应包括全面评价的综合体系,又应包括分类评价的专项体系;既要体现发展性评价的要求,又要适当考虑甄别与选拔性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笔者有幸在日本大学研修过教育评价,也曾主动到过一些日本中小学进行有关教师管理和评价的专题考察,也结识了数名研究日本教师评价的日籍学者,并向他们讨教过一些关于日本中小学教师管理与评价的问题。回国后,笔者被同行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日本靠什么政策与机制来管理和激励中小学教师不断努力工作?笔者试图从以下方面来回答此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基于网络的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更是独辟蹊径,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质量评价中,构建教师教学档案袋,让中小学教师教学课堂质量评价充分发挥作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基于网络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应用,使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变得更加全面、直观,在办公效率上发生了质的改变,实现教学质量评价的无纸化办公。  相似文献   

10.
教师评价是中小学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也是关键.本文结合三年来温州市开展<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的实际,阐明了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内容框架、实现方式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Over the past 10 years, mentoring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eature of social policy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is is evidenced in the rapid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mentoring schemes operating in a range of educational settings. In 2006 the Mentoring and Befriending Foundation was contracted by 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to pilot nationally a formal and sustainable peer mentoring scheme in 180 secondary schools in England, generating 3600 matched pairs. The evaluators, appointed by 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had the overarching aim of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vidence‐based peer mentoring and enhancing the capacity of those involved to engage in evaluation practice.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methodology and main findings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programme. It was evident that schools engaged positively and productively with the project and with this structured form of mentoring. Qualitative interview evidence, self‐report data from the ‘About Me’ scale, and the teacher and mentee and mentor ‘voice’ attested to benefits, but impact data (attendance, attainment, behaviour) did not provide corroborative evidence of a positive effect.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major action research program that experimented with the use of cross-age peer teaching in schools to assist teachers to manage conflict issues in their classrooms, and to re-engage disaffected students in learning. The research, which was conducted in a range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Australia, was part of a larger international project using conflict resolution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drama strategies to address cultural conflict in schools. The use of formal cross-age peer teaching emerged as a highly effective strategy in teaching students to manage a range of conflicts in schools, and especially in learning to deal with bullying. Operating as peer teachers also enabled a number of students in the study, with serious behaviour problems, to re-engage with their learning. The article therefore evalu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peer teaching in both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student re-engagement.  相似文献   

13.
评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一环.学科评估既要依靠先进的评估技术手段又要尊重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科学的评估的确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但真正一流的学科绝不全是评估评出来的,而是知识与学术长期积淀的自然结果.对于一流学科的评估,应充分尊重科学规律和学科文化的差异,在完善同行评议机制的基础上,谨慎地使用量化评价技术,并及时对学科评估本身进行认真评估,以确保评估是促进而不是妨碍一流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日美三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学习评价两方面的比较 ,分析我国与日美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差异和不足 ,以便更好地落实体育健康课程的目标 ,完善教学方法 ,促进体育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 ,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的发展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观 ,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效能感,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密切。根据楚雄城区七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对其状况与教学效能感的相互关系进行客观分析,在管理、评价制度、校园文化、教师自我调节、专题活动组织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达到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与教师效能感之间相互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语文课程评价的一些新的理念和变化,论述语文测验、考试和语文课程评价的关系,并尝试提出使用的原则以及注意点。  相似文献   

17.
教学评估的实质是将校方管理部门的工作及教师教学的实际表现与预期目标加以比较、判断,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美国肯塔基州政府负责基础教育的部门在其所管辖的中小学开展定期的教育教学评估工作。该举措极大地增强了接受评估学校管理部门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有效地提升了接受评估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8.
当下流行的评选考核与集中培训两种模式,在推动中小学优秀教师高端发展方面都具有各自的局限性。中小学优秀教师高端发展的根基应该是在在课堂,应把课堂研究的重心从技艺层面的打磨转向对教学理性的追寻。根植于自身实践、追求教育个性的课题研究,能够实现实践、反思、阅读、研究、写作之间的有效串联,是中小学优秀教师高端发展的载体。基于共同理想的专业团队,可以创造出友好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教师生态文化,支撑中小学优秀教师实现高端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引导作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操作性和动态性原则,并以全面反映高职实践教学实际情况,引导其实践教学水平提升为目标,选取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课时、实践教学途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效果五个一级指标,同时制订若干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国内外中职、高职评价模式,剖析包含学制模式、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内容与评价的中高职衔接体系,指出衔接体系内各要素应相互衔接,各有侧重,逐层推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高职衔接评价体系,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综合评价促进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