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概念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即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相应地形成了两种教学方式.美国数学家杜宾斯基根据他对高等数学思维的研究,基于皮亚杰的关于个体思维的反思性抽象理论,提出了数学概念学习的APOS理论,这一理论既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又注重学生的心理建构,对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有着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2.
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特有的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是数学思维存在的基本形式。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现实生活中对事物进行高度抽象概括的产物.也是数学知识的中心。因此,对数学概念的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数学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前提.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保证,概念.既是掌握“双基”的基础。又是数学思维的要素.在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正确指导学生分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透析其蕴涵的数学思维,则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概念。从而能灵活地运用概念。  相似文献   

3.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而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数学学科系统的精髓和灵魂,也是对数学研究对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它反映了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在形成正确概念的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三种中间概念,即前概念、替代概念及错误概念。下文将就此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4.
数学概念表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学概念表征是数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概念意象、概念结构、概念域和概念系是刻画数学概念和数学概念表征的关键词汇;基于“真度”、“深度”、“速度”3个概念,数学概念表征可作更精致地描述;数学概念表征具有以下特点:意象表征性、二重性和历时性.  相似文献   

5.
张向东 《考试周刊》2013,(11):59-62
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和精髓,也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细胞,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数学概念教学局限性的基础上,对概念的引入、形成、巩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数学概念是反映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数学思维的细胞.各种数学方法,解决各种数学问题,都必须运用数学概念.可以说,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石,是基础之基础.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的前提.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如果先不教明概念,便是教得不好的”.匡继昌在文中指出:“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就不能掌握各种法则、定理、公式,从而也就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和论证.因此,讲清概念,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概念,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的引入显得更加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侧重点主要是帮助学生打好学习数学的基础,让学生形成独立的数学思维,为往后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但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引入概念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引入的方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逆向思维是指根据概念、原理、思想、方法及研究对象的特点,从它相反或否定的方面去思考。 以产生新的概念。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和掌握的许多概念、公式、定理、法则,大多是正向思维的结果,是概念、公式的正向应用,而在应用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如若不然。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只习惯于正面思考问题,而忽略了概念公式的逆向应用,因而缺少了应变能力。因此,在学习和研究数学的过程中有机地、适当地注意从数学问题的相反或否定方面进行数学逆向思维,就能在探索中,在对立统一中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澄清对某些数学概念的模糊认识,更深刻、透彻地理解教材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概念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根据杜威的反思性思维与教学理论,将数学概念的教学贯穿于整个数学课程的始终,还原概念的生成过程,即时地或滞后地反思概念的意义及其在数学整体中的地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性思维习惯是进行概念教学的明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学数学概念教学话动中“一个定义,几项注意”的概念教学方式比较普遍,多数教学偏莺于概念的逻辑结构,忽视概念本身的涵义,常常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觉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1.
刘侃 《成才之路》2014,(31):85-85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数学概念的建立是数学思维的起点,不建立数学概念,也就谈不上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数学命题的发现与证明、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与掌握,更谈不上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等深厚数学素养的养成,数学科学这座大厦也就无从建立。  相似文献   

12.
概念是思继的出发点。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得是否准确、完整.将直接影响到各种性质、法则和公式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影响着各种数学技能的形成与提高,同时也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数学概念就是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特征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数学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基础,清晰的概念教学是正确思维的前提,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如何进行中学数学概念教学呢?  相似文献   

14.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儿童学习概念有一个准备的过程,这个过程就称为“概念的引入”。概念引入要深入浅出,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切忌单刀直入,和盘托出,而应确立学生的主人公地位,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去构建。良好有效的概念引入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掌握概念。现将数学概念教学中对于数学概念的引入列举数例,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5.
盖房子要有水泥、黄砂、砖头、石灰等建筑材料,同样建造“数学大厦”也需要有相应的“建筑材料”,它们就是数学概念,即数学家思维的产物,是数学思维的结果。因此,作为数学活动的数学教学就应该暴露数学概念产生的思维过程。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至少没有专注的深入的思维。所以,数学概念应该从问题开始,具体地说,数学教学应该从导致概念产生的问题开始。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科学地引入数学概念,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正确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笔者以为关键是要基于教师对数学概念本身、对学生认知基础、对课堂教学规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数学概念教学首先要讲清概念的来源、形成,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开发,数学概念教学主要是要完成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这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概念是具有共同特征的标记系统,是反映事物关键属性的思维形式,大量的认知学习都涉及概念,因为数学中的原理都是南一些概念构成的,而数学中的推证又是由一连串的概念、原理和判断所组成,概念学习是指形成表征,以能识别某类事物的属性.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使其不仅成为中学数学的重点,而且成为学生掌握的难点.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值得我们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本文总结其几个途径,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工具。数学概念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它具有辩证性、客观性、合理性等特点。数学概念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大纲对思维能力的这一阐述科学准确地反映了心理学对思维能力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当前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在数学学习中应当如何更加有效地培养同学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种策略,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