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无量先追随中山先生致力于革命,后专注于学术研究,一生不以书法家自居,然其又终生书写不辍。其学术研究倾向对其书法风格的转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研究平民文学时期关注对民间书法的学习,研究经典文学时期关注对经典书风的学习。因此,谢无量书法风格的形成是其修养和阅历的自然体现。  相似文献   

2.
长荣 《文教资料》2001,(3):34-36
从清末一个士大夫家庭,以科举八股为进身之阶的环境下,逐步跨进新文化运动,直到后来尖锐批判他老师辜鸿铭和刘师培为封建文化守灵吊孝,这不能不说谢无量是新文化革命的勇士。鲁迅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都曾引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诗经研究》、《楚词新论》来批判文坛上的“八股作风”。1923年谢无量《平民文学两大文豪》(后收入《万有文库》改名为《罗贯中与马致远》),鲁迅评价“……于谢无量《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第一编知《说唐传》旧本,题广陵罗本撰;《粉妆楼》,相传亦罗贯中作,惜得见在后,不…  相似文献   

3.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揖》是晚清最重要的书法理论专著,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总结了碑学的理论和实践,使碑学成为一个流派,从而影响了整一代书风,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兴明 《文教资料》2001,(3):30-33
四川革命元老张秀熟同志曾说:“很难想象,谢无量六十多年的奔波流离的生活,读了三所大学,教了十所大学,著作三十部,为九个报刊撰稿,在三个报刊作过编辑,还为中华书局审稿,参与了长期的革命活动,经历了十个城市,留学了日本”。 谢无量曾是张秀熟的老师,张老知之甚深。前几年张老在病中嘱托我们:“好好生生写谢无量”。知其人,方能写其人;深知其人,才能深写其人。我们感到有愧,对谢无量著作尚未全部精读。关于谢无量的学术评论文章我们只征集了13篇。他的诗歌。书法也未征齐,这里只能抛砖引玉了。 谢无量幼随父迁居安徽芜…  相似文献   

5.
沈尹默在《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中指出:“唐代论书法的人,实在不少,其中极有名为众所知如孙过庭《书谱》,这自然是研究书法的人所必须阅读的文字,但它有一点毛病,就是词藻过甚,往往把关于写字最紧要的意义掩盖住了。致使读者注意不到,忽略过去。”沈先生这简短几句话,包含有几层意思:一是唐代论书之风大盛;二是《书谱》在当时就引起书学界的重视,而且至今在书法研究中仍有重要地位;三是有关一些细节方面,因“词藻过甚”,言之未详,或易为读者“忽略过去”。笔者细读《书谱》数遍,多有所得,然有个问题或隐或显于字里行间,即《书谱》中除了关于书法发展、书体流变、书法创作与批评等论述外,还涉及到关于书法文献的编纂、审订的标准与方法等重要问题。以为一得.请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青海教育》2014,(9):F0004-F0004
黑鬼,别号西海一鬼。擅长文学、美术、书法、音乐等。其书作强调“表现艺术和“视觉冲击”,结体变化多端、恣意纵横,形成了“狂放、随意、洒脱、恣情、飘逸变而不怪,异而不俗”的艺术风格,世人称之为“黑鬼书风”。曾被世界名人杂元社、中国名家书画院、中国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书画名家”荣誉称号:世界文化艺术鉴定中心授予“中国当代书画艺术杰出成就奖”;中国国画家协会、中国书运报社评为“中国书画百杰”,并制成“中国书画百杰——黑鬼书法作品选”中国盘政名信片面向海内外发行,曾应邀参加法国卢浮宫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出版有《中国书画百杰作品选——黑鬼卷》《中国实力派书法家——黑鬼书法作品集《黑鬼书画作品集》《黑鬼书法精品选》《黑鬼牌匾作品选》《黑鬼鹰画作品选》《黑鬼行楷作品选》《黑鬼册页作品选》《黑鬼微刻画作品选》等作品集。  相似文献   

7.
《万木草堂藏画目》不仅是康有为书法艺术的珍品,也是康有为在绘画方面的理论著作。康有为自幼“性癖书画”。一八八九年,即他第一次上书清帝不达,遭封建顽固派攻讦,他复“洗心藏密,冥神却扫”(《广艺舟双楫序》),“日以读碑为事,尽观京师藏家之金石凡数千种”(《康南海自编年谱》)。他自己也擅长书法,临池之时,专用园笔,肆意逞豪,不避粗率;字风浑厚雄放,尤善作擘窠大字,是与清末吴昌硕、沈曾植齐名的书法家。他在包世臣论书的基础上,“发先识之复疑,窍后生之颐奥”,著《广艺舟双楫》,凡二十七篇。  相似文献   

8.
《文教资料》2001,(3):3-4
谢无量(1884-1964)是梓潼普通百姓的后裔。“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相传是谢安谢玄的后代,成为四川梓潼的老百姓。《谢氏族谱源流总序》称:谢族 为谢玄、谢琰之后。谢族是当时对抗苻坚、苻登、姚兴、姚苌迁入蜀地川北落户的。 《谢氏族谱源流总序》中还有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钦差点军给事泉州晋江李馆撰写的谢氏族谱诗一首:“复延丕泰景,远绍恩泽弘。廷兰蕃衍永,玉树奕世芬。惠直家声振,忠贞祖德长。贤才鸣盛代,富贵兆荣光。”这首诗按时代记载了谢氏家族的排行。 谢无量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9.
《广艺舟双楫》在书法史与书法理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与崇高的地位。然作为大政治改革家,康有为不可能将书法与其理论批评看得很重。这是我们考察康氏的书学思想时首先应该注意的。即使康有为十分喜欢书法与书法理论,书法与书法理论在其心目中依然是“末艺”;而《广艺舟双楫》的撰写主要是“游岁暮”。当然在本书中,其大政治改革家之情怀与其政治思想肯定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熔铸于其中。  相似文献   

10.
敦煌佛教文献《大乘无量寿经》共约1259号,包括730余号残卷或残片。通过对英藏、俄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本《大乘无量寿经》残片的内容、断痕、行款、书风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将其中的19号残片缀合成9组。  相似文献   

11.
荣明 《文教资料》2001,(3):27-29
康梁维新变法,冲击了中国封建专制的锁国政策。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逐渐为当时的知分子所接受和宣扬。谢无量也正在中国东南海滨活动。1898年他十四岁时在安徽芜湖及南京、上海读书,稍后参加编报,接受了西方传来的民主民权、平等自由思想。1889年12月他读到宣扬维新变法的《女学报》载:“男人与女人虽然形质不同,而为人之道则一也。” 当时高呼办女学、男女同校的声音很高,谢无量在《新青年》杂志撰文称赞康周薇办的“女学报”有革命精神。1901年他又撰文:“近世生物学家称,妇人之能力,所以终弱于男子者,盖由数…  相似文献   

12.
康有为的书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有为提出“尊碑”、“体变”以及“缀法”诸学说,以“变”来求得事物的进步,推出《广艺舟双楫》书学体系,超越了晚清碑学之藩篱。与此同时,其身体力行的书法实践和书法艺术成就也是举世公认的。康氏的探索精神和开拓意识,给后人不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刘熙载的《书概》是中国清代书法理论著作。《书概》所论方面十分广泛,涉及书法的书体、技法、批评、美学等等,在许多问题上作者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较好地发挥了古人的看法,对后世影响很大。本文从《书概》二百四十六条论述中,选出与刘熙载书法品评有关的加以分析综合,来探究刘熙载的书法批评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徐渭《玄抄类摘序说》进行解析:一、由于明朝整个时代的文化心理与社会文艺心态扭曲变形造成了明朝书坛日趋萎靡的书风,针对这个书法历史现状,徐渭提出此论。二、对徐渭书论中提出的雷太简“江声中笔法何从来哉”进行剖析,解释徐渭书论中所指出“悟”和“书神为最”与我国哲学的关系。三、从书法论著的发展史角度来分析“心为上,书神为最”这个书法论点,以及徐渭《玄抄类搞序说》的学术意义,阐述笔者所理解的书法本质,书法精神境界、审美境界和书法视觉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刘熙载的《书概》是中国清代书法理论著作。《书概》所论方面十分广泛,涉及书法的书体、技法、批评、美学等等,在许多问题上作者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较好地发挥了古人的看法,对后世影响很大。本文从《书概》二百四十六条论述中,选出与刘熙载书法品评有关的加以分析综合,来探究刘熙载的书法批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探讨书法传统与传统书风、传统书风与“流行书风”乃至“民间书法”之间的关系,并且得出这样的结论:书法传统中的经典部分是永远可以流行的;“流行书风”不排除传统,注重个性发展和自我情感张扬,具有群体可接受性;“流行书风”、“民间书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应有其探索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但凡识文断字者,没有不知道王羲之的。 《辞海》载“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因与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工书法,早年从卫夫人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并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成为妍美流便的新体。其书备精诸体,尤擅正行,字势雄强多变化,为历代学书者所宗尚,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8.
谭学念     
《教师》2014,(20):F0003-F0003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有《孙过庭(书谱)研究》(专著)、《陈大羽研究》(合著)、《海外藏中国历代名书法·1》(参编).另有论文二十余篇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等专业期刊。获全国高校艺术科研论文评比三等奖、湖南省艺术科研论文评比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仁,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也是中华民族历代思想家对人际关系的沉思和伦理道德的调适。从“孔子贵仁”,到孟子“仁政”,再到朱子“仁统四端”,直到近代康有为、谭嗣同论仁,都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追踪时代的脉动,不断更新其内容。从发展形式上观察,中华仁学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新陈代谢的而非一成不变的。孔孟儒家的仁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意义上的仁,而康有为论仁尤其是谭嗣同著《仁学》一书则是把儒学近代化,用近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谢无量先生楚辞研究的成果,集中体现在《楚辞新论》一书中。该书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和新见,是把《楚辞》作为古老的南方文学的代表,把它放在古代南方学术文化的背景下,同代表北方文学的《诗经》相区别进行研究,进而在屈原生平思想、楚辞篇目、《离骚》新释、楚辞学史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见解,发前人之所东发。尽管其论述也有不少缺点和不足,但谢先生筚路蓝缕,勇于开拓新路、敢于破旧立新、大胆冲击陈说的精神,仍是十分可贵的。其以南方文学观为核心的诸多新见与发明。毕竟使人耳目一新,对后来从楚文化角度研究屈原与楚辞之思潮及楚辞文化学的兴起,无疑有深刻启示和巨大影响。还有对“屈原否定论”的首难之功,也不可抹煞。因此谢无量先生的楚辞研究。在楚辞学史以及20世纪学术史上自有其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