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整理SCI数据库中中国和印度农业科学方面的国际合著论文,从国际合著论文数量、国际合著论文篇均合著国家数、国际合著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国际合著网及国际合著论文的学科分布,比较了两国农业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结果是,中国农业科学领域的国际合著论文自2000年开始超过印度,且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国际合著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于印度;中国更注重加强已有的国际合著关系,印度更注重建立新的国际合著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领域国际合作的重点学科依次是食品科技、农艺学、土壤学,印度依次是农艺学、食品科技、多学科农学.  相似文献   

2.
在对情报学领域高产合著论文的作者合著网络进行可视化识别的基础上,分别绘制和分析了较大规模合著网络中的4个重要研究团队在2005--2007年及2008--2010年两个阶段的合著网络知识图谱。研究发现:研究团队良好而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拥有某种独特的优势资源、广泛的人才流动以及重大科研项目的集体攻关对较大规模合著网络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竞争情报领域期刊论文合著网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近30年我国"竞争情报"领域作者合著发表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实证分析表明,该领域科学家的产量、最大合著群体的产量和所有合著群体的规模都满足幂律分布。通过对该合著网络最大连通子图统计分析,发现该合著群体具有高聚类和小世界性,在此基础上,应用4种中心性度量指标分析了节点在该子图中拓扑结构方面的性质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郝玲  李霞 《情报杂志》2001,20(1):40-41,44
以1996-1999年化学领域的五种期刊为统计源,对所刊载论文的数量、合著者人数、合著机构数以及基金资助状况等分别进行统计。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统计数量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合著状况对该领域学科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国际合著对中国图情学的学术影响,将文献分为国际合著和非国际合著两组,比较它们的文献外部特征、合著指数、期刊载文量、期刊影响因子、论文引证影响因子,采用Ucinet6.0绘制国家和高产作者的合著网络关系图。结果显示国际合著有助于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提升论文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同时还有益于加强学术规范、提升研究深度和促进学科的成熟度。与中国合著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和比利时,高产作者形成了以Roussea,R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合著关系网。中国图情学的国际合著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扩大国际合著,形成多国、多研究团体的合著模式。  相似文献   

6.
国际图书情报领域作者、机构和国家合著网络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霞  崔雷  黄鹏 《现代情报》2017,37(1):142
借助SPSS软件从2015年JCR收录的图书情报学领域的86种核心期刊中,随机选取20种期刊作为数据来源,利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软件生成共现矩阵,运用UCINET和Pajek软件实现作者、机构和国家3个合著网络的可视化,分析各合著网络的聚类系数、平均距离、高频合作群体,检验小世界特性,揭示网络整体结构、核心学术群体和高频合著集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际图书情报领域发文量、合著率及合著规模基本逐年上涨,合作科研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3个合著网络均具聚类系数大,平均距离短的特点,符合复杂网络的小世界理论,说明国际图书情报领域整体合著网络具有较高的连通性、内部交流频繁、信息传递畅通。高频合著作者和高频合作机构有着确定的研究方向,且倾向于将其连续性的科研成果发表于同一期刊。  相似文献   

7.
曹霞  崔雷 《现代情报》2016,36(3):129-134
以JCR2014年收录的医学信息学领域的7种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 利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软件生成作者共现矩阵, 运用UCINET软件实现高产作者合著网络的可视化, 分析合著网络的密度、平均距离、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以及中心度, 揭示国外医学信息学领域合著网络整体结构特性、核心学术团体和高产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国外医学信息学领域高产作者合著网络整体信息交流不通畅, 作者合作范围不广泛, 合作模式单一, 缺乏能够连接不同合著群体的桥梁作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六种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 1999年载文合著率的数据 ,对该类期刊的合著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钟镇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2):1513-1518
以9种Web of Science农业经济与政策类期刊论文为例,从不同合著规模的合著绩效与不同被引水平的合著规模分布两个视角分析了合著规模与合著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合著论文确实具有较高的研究绩效,2-3人的合著是该学科最常见的合作形式。在代表各期刊最高研究水平的极高引论文中,高合著规模论文极少,独著论文却占有一定比例,反映出合著规模与合著绩效的不确定性。在高合著规模的零被引论文中,发现了迟滞承认现象。最后,对合著行为的评价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情报学期刊论文合著现象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汪冰 《情报科学》1992,13(2):8-16
本文统计分析了《情报学报》、《情报科学》等10种情报学期刊论文的合著现象,较为深入地研究了论文合著率、论文合著者类型、合著强度、不同作者数的论文分布情况、文献单元作者系数及其变化特征等。文章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外情报学论文合著的比较研究,还对合著现象进行一些深层思考,认为加强合作研究、发挥集团效应必将促进情报学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管理领域论文合著现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计量学与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中国10种科学技术管理刊物13年(1994—2006年)所载22459篇论文为样本研究合著现象,从合著率、合作地域分布、高频作者合作网络、主要合作领域四个角度,分析科学技术管理领域研究合作现状及发展规律,得出中国科技管理领域论文合著率逐年增高、研究力量分布不均衡、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技术开发管理和企业科技管理等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中德海洋学核心期刊论文国际合著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琪  华薇娜 《现代情报》2016,36(2):150-156
本研究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中国和德国发表的海洋学论文,将论文分为国际合著组与非国际合著组,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借助EXCEL、SPSS和UCINET软件,比较两国各年的发文量、论文的篇均作者和篇均参考文献数、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论文的被引频次以及合著国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海洋学领域的国际合著起步晚于德国,但发展迅速,近年来中国海洋学国际合著的论文量已超过德国;同时中国海洋学国际合著论文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都弱于德国,并且中国海洋学论文合著国家的范围也小于德国海洋学的合著国家。  相似文献   

13.
以《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3年-2017年所刊载的合著论文为数据样本,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SATI3.2、Ucinet6软件,从合著网络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及凝聚子群等角度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挖掘了作者的合作关系,以促进科学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考察了中英科研人员1981—1991年合著论文数、合著论文的机构分布、城市分布、机构类型的分布以及学科分布,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科研人员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从SCI合著论文看海峡两岸科技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统计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5—2006年祖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SCI合著科技论文的成长情况、学科分布、论文质量、热点领域以及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海峡两岸合著科技论文的特点,揭示当前科技合作中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期刊论文合著率的变化谈不实合著署名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科技期刊论文合著率逐年增高,其原因除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客观要求外,还有不实合著署名现象。分析了不实合著署名的原因,提出了合理控制合著署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主要编辑学期刊文献合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汴 《情报杂志》2001,20(4):21-22
根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对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编辑学期刊刊载论文的合著现象进行研究,统计出了编辑学文献的单元作者数、合著率,并研究了文献的合著类型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编辑学研究论文的合著率不仅低于我国科技论文的平均水平,也低下相邻的学科,虽然近年来有所上升,但目前仍处于低合著率状态。  相似文献   

18.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领域的作者合著情况进行可视化展示及分析。从合著网络的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以及核心-边缘等角度做实证研究,揭示该领域部分高产作者的一些特征,发现合著网络中紧密的学术团体,评价学者在合著网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从学术新人中发掘出有潜力的学术新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其对人才引进、项目评审、审稿人选择等实践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在基于合著影响力发掘学术新星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学术新人的合著者群体,利用合著者多样性因子来度量合著者群体的特征,采用经济学中常用的两种双因素效用函数,构建出两个综合考虑合著者多样性和合著影响力两个因素的学术新星预测指标。[结果/结论]文章提出的预测指标综合考虑了合著影响力和合著者多样性两个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出的学术新星在十年后具有更大的被引次数,且这两种预测指标的实际效果十分接近,具有同等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20.
宋惠兰 《现代情报》2017,37(11):163-170
[目的/意义]当前有关论文合著的研究大多以主题或学科为研究对象,很少从整个研究机构的角度去探讨各个机构之间的学术合著情况。[方法/过程]本研究选取2007-2016年在Web of Science发表的图书情报学方面的期刊文章,利用书目计量及社会网络分析两种工具,对其论文合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显示M大学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的学术合著已经成为普遍趋势,同时论文合著活跃度分别与学术生产力和学术影响力轻度正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机构分析学术研究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