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调云 《教师》2021,(9):24-2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互学型”学习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推动语文深度学习的发生与发展.文章简单地介绍了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从"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形成良好学习生态、拓宽学习空间"三个方面阐述了用“互学型”学习方式推动语文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并从“读懂学生、组织协调、任务驱动、拓展探究”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了“互学型”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深度学习理念指引乙醇的学习,设计学习任务、进行实时评价,并以“知识结构化、认识思路结构化、核心观念结构化”为主线,进行“乙醇”一课的教学设计,为高一有机化学的深度学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胶体”的设计与实施为例,设置梯度合理的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完成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促进深度学习教学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教师基于真实的情境素材,促使学生产生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积极激发学生形成“深度学习”意识。真实、可行的载体引导着学生在完成特定课堂任务中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学生通过完成指向核心的知识、方法、素养的课堂任务,有效养成“深度学习”习惯,真正延伸“深度学习”触角,进而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经调查发现,区域初中化学教学存在探究学习匮乏、实验教学创新不足、学生学习过程枯燥、机械浅层等学习方式落后问题,以理念融合增值构建“深度学习+”。尝试融合“深度学习+逆向设计+SOLO分类”设计目标先行、评价优先、内容结构化的教学,为“教”供给策略;融合“深度学习+问题教学+实验教学创新”开展问题层进、活动开放及思维进阶的学习,促成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体验探究,在联系与构建、批判与质疑、迁移与应用之间主动形成思路与方法。外促学习方式变革,内隐学科育人创新。“深度学习+”历经8年的实践探索,在基地学校及试点区域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产生示范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6.
一、“课堂学习任务单”的内涵及基本范式 (一)“课堂学习任务单”的概念 “课堂学习任务单”是由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生认知需求设计的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活动任务方案。它以“任务单”为媒介,以“学习任务”为核心要素,是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也是教师导学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以杜威为主要代表的近代教育家,从课程角度将作业作为达成课程目标的一种“学习活动”.作业设计直接指向活动设计,涉及学生经历求知的整个过程.初中数学的深度学习即为“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基于“深度学习”的作业设计,需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和深度思考,实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与学效率的关键。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最近发展区”是其主要理论依据。“最近发展区”的确定可以从四方面入手:认知学习任务“最近发展区”,能力提升任务“最近发展区”,思维品质任务“最近发展区”,审美创造任务“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9.
钟晓燕 《考试周刊》2023,(12):15-18
深度学习不仅是学生个体建构知识的认知经验活动过程,也是学生置身于社会,解决或解释社会问题、科技项目的能力的形成过程。任务单是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由多个任务组成的有层次、递进式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任务链,有利于高效复习课堂打造。文章以“浮力秤的制作”教学为例,围绕“任务链”的设计与实施,对初中科学复习课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初三总复习阶段教师要跳出“题海战术”,要通过知识整合设计出符合学生学情且有可操作性、趣味性的任务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实现在收获成功的同时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作为教学的载体,能够增强阅读教学的系统性、实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度思考、实践探索的能力,推动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文章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素材和资源为例,从解读教材、创设情境、设计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角度入手,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群的驱动下开展深层次的阅读和表达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教学新形式,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中,语境阅读是准确把握文本内涵、理解文化意蕴的关键。从文辞语境、认知语境、文化语境等角度深度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以期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以贵阳市黔灵山公园为例,针对“土壤的形成”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地理教学探究任务,通过真实的乡土情境、层层递进的探究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身心都参与其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得新知,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以高中生物学“基因突变”内容为例,基于变构学习理论设计“创设情境,概念解构;多重对质,概念建构;调用知识,概念应用;启动元认知,反思性写作及评价”的深度学习教学程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生成与建构,实现认知、元认知、思维、情感与价值观的深度整合,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问题化”改造能推促学生的数学深度学习,是助推教师深度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路径。问题化改造拓展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广度,延伸学生数学学习的高度,提升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度,能有效助推学生完成数学学习任务,为学生精彩的数学学习生成奠定基础。问题化改造,能有效地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资源、素材的重组。笔者结合数学教学实际,探析如何借助问题化改造来推促学生的数学深度学习,让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深度学习作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和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途径,对学生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对学情的精准分析,以实现深度学习为目标,进行“总—分—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重构教学内容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他们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达成对单元知识的整体认识,最终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6.
学习即评估,评估为改进。深度学习中挑战性学习任务与持续性评价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在实施过程中两者相互交融,不可分割。持续性评估的意义在于收集教学反馈信息,调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持续性学习评估包括课堂评估和课后评估。学生是在完成任务中不断进步的,针对教学目标设计表现性学习任务,关注学生表现应该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高中执教了20多年,反思教学过程,发现学生的学习缺少用心思考,学习过程滞留在浅层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也缺少整体设计,教学过程缺少为学生深度学习的设计.1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ng)是一种机械式的学习方式.学习者为了完成任务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把信息作为孤立的、不相关的事实来接受和记忆.  相似文献   

18.
学习活动对促进物理深度学习有着重要作用。以沪教版“磁体磁场”教学为例,依据知识结构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建立物理观念,经历由点到面再到立体的思维深度发展过程,感悟建构物理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9.
按照深度学习教学实践模型设计了“发酵工程”单元教学设计,学生在素养导向学习目标的引领下,在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围绕着引领性学习主题,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学科的深度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项目式教学中依据学科知识和思维过程,结合应用实例,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为深度学习搭建有效的学习平台。本教学设计以“泡沫灭火器的制作”为项目主题,开展高中化学“盐类水解的应用”的教学。学生通过完成“梳理灭火器应满足的条件”“选择反应原料,设计泡沫灭火器方案”“构建水溶液思维模型”“泡沫灭火器实用性研究”4个任务活动,实现真实复杂水溶液体系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