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文化,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是必须关注的研究对象。郑玄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具体分析郑玄经学体系的诸建构内容,以便从横切面上为评说其经学造诣及其体系特征,提供其自身的价值判断根据;另一方面应从纵向的历时性和横向的共时性历史比较中,为郑玄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准确定位。郑玄研究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史上的一个基础性研究课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文化,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是必须关注的研究对象.郑玄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具体分析郑玄经学体系的诸建构内容,以便从横切面上为评说其经学造诣及其体系特征,提供其自身的价值判断根据;另一方面应从纵向的历时性和横向的共时性历史比较中,为郑玄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准确定位.郑玄研究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史上的一个基础性研究课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数学中的阅读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也存在阅读理解的问题,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是发挥数学潜能的重要前提。从过程的角度讲,数学阅读理解包含了前后相依的四个层次,在每个层次上学生都可能面临困难。因此,数学课应该重视并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理解教学,具体教学对策包括建构结构化的知识、适当的元认知训练等。  相似文献   

4.
用历史的眼光清理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科学地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以今例古”“以西律中”不是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史和小说观念史的正确态度和方法。而按照中国古代小说思想的本来面目描述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才能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和小说观念,深入认识传统与现实的内在联系,这样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才算是中国古代小说观念自身的历史。中国古代小说既有被正统文化所接纳的士人小说,也有被正统文化所排斥的通俗小说,还有由近古市民小说发展演变而来的近代公民小说。而反映这些小说的观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必须对它们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说明,才能建构出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  相似文献   

5.
儒学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在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时序里,历经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和流变历程,尤其在从近代以来到现在的百余年间,是儒学遭遇空前危机和诸多诘难,也享有部分重建机遇的百年。这百年间,儒学的自身演进及学界对之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学界在“本位论”、“西化论”、“折中论”、“辩证论”这四种语境框架之内,形成了十六种主要学术派别和观点,反映了百年来学界研习儒学的精神风貌和历史境况。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分析鸦片战争爆发背景为例,从设置有层次的问题即建构理解、运用多种史料即促进理解、设置阶段性的小结即升华理解这三个方面阐述了高中历史课堂深化学生历史理解的教学策略,认为历史理解不仅是理解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学会历史学习方法、形成历史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现代解释学 ,一反从前学者的普遍观点 ,认为时间距离在理解传统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在解读伽氏《时间距离的解释学意蕴》一文中 ,将理解行为与中国传统结合起来 ,说明 :一、理解者 ,无论他是正统还是异端 ,都是历史传统之中的一个连续点。所以中国近代虽“反传统”成为传统 ,但也没有发生传统断裂 ;二、理解者的成见正是理解得以发生的条件。因此 ,时间距离无法跨越也无需跨越 ,中国儒学研究也不必一再要求回到孔子 ,这成见已成为真实的儒学历史 ;三、理解传统的目的是为了规划我们的未来。这也是中国文化研究的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儒学对中国古代科技作用的研究”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对中国古代科技的作用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近代以来,学术界和思想界对该问题大都持“消极作用论”;改革开放以后,论及此问题时的一般模式是:既谈消极作用,也谈积极作用。不过,不论持哪种观点,相当多的人都表现出了先入为主或浅尝辄止的井病,甚至可以认为,该问题根本就没有获得真正解决。为此,科技哲学界和其他各界应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从宏观角度研究每一历史时期儒学对中国古代科技的作用,而且,注意为儒学的作用准确定位,原原本本地理解儒学,以及加强实证性的微观研究。  相似文献   

9.
欲求心理思想百西方所独有,我国古代先秦思想家对此早就多有论述,且较为系统而深刻,其中尤以《管子》中包含的欲求思想最为典型也最富创见。《管子》中的欲求观构成层次分明,纵横结合的动态理论结构体,并认为两两相反相对 的四组俗求可以相互转化,从而成功地回答运了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无法作出合理解答的理论问题。对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评价要经过诠释与转换,这是由于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自身的形式特点、研究目的、价值揭示决定的。运用诠释与转换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欲求心理思想,体现为通过理解及诠释,将欲求概念转换为需要概念,再以现代心理学的需要理论体系为参照框架进行对照整理,最后发掘我国古代欲求思想的现代意义及价值。 通过诠释与转换,中国古代系统而深刻的欲求心理思想将构成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良心指善的思想或关于道德的意识,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一直都很重视对良心的探讨,随着儒家良心论的发展,良心在古代儒学心性论中具有万化之源、众善之本的地位,它对中国的民族性格具有深远影响。从良心的属性、良心的起源、良心的获得和良心的实质四个角度来剖析古代良心观,有助于理解古代的道德哲学,对重塑当代社会优良的传统价值观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中关于历史学性质、历史学家工作与过往历史实在之间关系的看法,可以区分为重构论、建构论与解构论三种观点。在重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尽可能逼近历史实在;在建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以特定历史学家的特定视角呈现史家对历史某个面相的理解;解构论则认定,人们无从突破史料的限制或者说是文本性的限制而触及到过去本身。由此出发,它们在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关系上也持有不同的论点。重构论认为,历史事实自身就会呈现出意义,从而支配着历史解释。在建构论看来,史家对于历史事实的建构当中就包含了解释的因素,事实与解释并非截然分离。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在这一问题上所持立场也即解构论的主要特征,是历史的文本化、解释对于事实的支配地位以及历史解释的多元论立场。  相似文献   

12.
近代儒学是古代儒学向现代儒学的过渡,是近代中国社会实践的理论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近代儒学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论缺陷,但是它依然代表着近代中国社会理论的最高水平,并指导着近代中国的社会实践。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危机的加深与西方文化的冲击,儒学尝试对历次危机做出回应,对自身的理论体系做出重大创新或调整,由此建构了不同的儒学理论体系。虽然历次回应均以失败而告终,但却构成了动态的近代儒学史。近代儒学的危机是社会危机在文化领域的反映,随着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与西学的深入传播,国人逐渐认清社会制度与文化的落后才是一切危机的根源,社会革命才是中国社会的必由之途。"五四"以后,近代儒学以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转向了现代儒学,与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共同构成了中国三大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3.
2016年开始,"核心素养"一词风靡中国教育界。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其中包含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同时也包含着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历史学科的主要能力包含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次的能力,这是高考考查的主要能力。“理解”,主要是对历史概念与结论的理解,又包括三个方面:知道概念与  相似文献   

15.
浅谈初高中历史教学的不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的并不在一个层面上,而是各具特点。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认真把握和研究。一、教学要求不同。初中历史的教学,虽然有识记、理解、综合、分析四个层次的要求,但强调更多的还是识记与理解,综合与分析也基本上离不开教材的观点。高中历史的教学,则更侧重培养学生综合与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解析历史材料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二、知识体系不同。初中阶段的知识体系完整,它包括世界古代史、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涉及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  相似文献   

16.
小作者对自己的姓氏做了一个调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也是一件很有文化含量的事。中国的姓氏大多有久远的历史,它们的形成牵涉到古代的社会形态的演变和制度、典章等的形成,具有很高的历史与文化含量。小学生做这样的调查并不轻松,对史料史实的理解也会很吃力,但这却是值得去做的尝试因为你由此不仅了解了自己的祖先、家庭和历史,更由此进入了中国的历史你的眼界会由此而扩大.你的视点也会由此更高。  相似文献   

17.
科研过程包括认识对象和将对象的认识形成成果两个方面.科研方法论也应研究这两方面的方法.内容建构属后一方面的方法问题.描述方法和解释方法是建构科研内容时常用的两种方法.描述包括结构描述、状态描述和过程描述.描述不单纯是复现对象,还包含主体的选择、取向和目的.解释侧重于对对象的理解.运用解释方法必须确定对象,并借助一定的理论和若干辅助条件才能进行,并要体现因果性、整体性和新知性的要求.两种方法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科研中应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8.
自从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先生首倡“唐宋变革”论之后,中外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步入后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内都有明显的体现。近年来,随着关于唐宋社会变革的研究日益成为历史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从多元视角来认识和理解这段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刊特约请王永平、宁欣、刘后滨、李鸿宾、王赛时、勾利军六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唐宋时期的儒学、城市经济、政治制度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揭示唐宋社会的历史巨变和历史走向。在此将这六篇特稿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自从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先生首倡“唐宋变革”论之后,中外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步入后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内都有明显的体现。近年来,随着关于唐宋社会变革的研究日益成为历史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从多元视角来认识和理解这段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刊特约请王永平、宁欣、刘后滨、李鸿宾、王赛时、勾利军六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唐宋时期的儒学、城市经济、政治制度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揭示唐宋社会的历史巨变和历史走向。在此将这六篇特稿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自从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先生首倡“唐宋变革”论之后,中外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步入后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内都有明显的体现。近年来,随着关于唐宋社会变革的研究日益成为历史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从多元视角来认识和理解这段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刊特约请王永平、宁欣、刘后滨、李鸿宾、王赛时、勾利军六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唐宋时期的儒学、城市经济、政治制度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揭示唐宋社会的历史巨变和历史走向。在此将这六篇特稿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