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甘肃省农户调查资料,分析农户对科技成果转化认知及不同农技成果转化主体行为对农户技术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科技与其成果转化认知大相径庭,公共渠道成为农户获取技术信息的主要来源,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分散性特征,技术信息供给不充分,科技到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旧突出。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参与的多元化新型农技成果转化模式逐步形成,但各种技术服务不能满足农户需求。新型农技成果转化主体数量少、带动能力弱,农技推广机构仍将是未来农技成果转化最重要主体,但合作社发展潜力巨大并将发挥重要作用。解决农产品"销售难"与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成为农户赋予不同农技成果转化主体共同愿望与诉求,农户生产经营理念正由传统生产经营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农技推广机构为培训主体,以技术指导为主的单一的农户技术服务方式导致农技成果转化率低,效果差,农户技术服务方式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2.
传统农业技术概念在市场经济中的不适应状况,导致农业生产和经营环节的分离,制约着农业技术价值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技术体系应该包括处于不同层次并相互关联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技术、农业组织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创新技术。在农业技术进步由政府供给主导型向农户需求主导型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科技人员应成为农业技术市场运行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许朗  陈杰  刘晨 《资源科学》2021,43(9):1821-1833
基于对黄淮海平原2017年的实地调研数据,选取冬小麦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对小农户和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3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冬小麦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Tobit模型探究影响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①小农户、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样本中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值的差异较大。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值集中在70%以上的水平,而小农户集中在10%~30%的水平;②结合各个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效率可知,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均有一定的提高空间;③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农业收入占比、用水成本和是否采用灌溉技术等因素对所有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都会有正向影响。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农户的年龄、灌溉面积、灌溉设施等因素能够影响其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但是对于小农户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无显著的影响。小农户是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和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对象。加快传统农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加大公共服务建设等措施有助于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7省2 293个农户的调查,研究不同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农户提供的农业技术服务,并以化肥、农药为例,分析农户的技术信息来源。结果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给农户提供大量技术培训,但政府农技部门主导农业技术服务的局面仍未改变。不同类型服务组织在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时存在分工。除了自己经验是农户首要技术来源外,农资经销店与企业超过政府农技部门成为农户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来源,而生产大户、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网络新媒体等在农技推广方面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5.
摘要:农技推广工作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是决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质量和效益的主要因素。本文就目前农技推广的对象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借鉴发达国家农技推广模式,对当前我国农技推广部门如何与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者结合,共同推广应用农业先进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中国14省42个水稻科技入户示范县所辖的566位农技人员及其对应指导的4729位农户进行广泛调研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以农户为评价主体对农技人员的推广行为和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推广行为和绩效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技员个人特征、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中的收入分配、工作安排、考核激励、机构发展等机制对农技员推广行为和推广绩效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的核心主题是农民合作社与农技推广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发现:农民合作社在发展中对地方政府、农技推广部门、技术骨干和普通农户存在着吸纳行为。这种吸纳行为不仅重塑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而且促进了农业经营体系的变革,导致小农户逐渐退出农业生产,进而重塑了农村社会的阶层结构。为此,政府部门需要扭转惠农资源的倾向性分配,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保障农技服务面向小农户,从而抑制重塑的消极影响,最终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2009年3月3日,农工党中央就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议案. 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推进器.所谓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指农户与供销、加工服务主体的产销协作和经营组合.伴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组织发育,现在已形成了多种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但其参与的主体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处于产业化中生产环节的农户以及一些小规模农民专业户;  相似文献   

9.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基于7省2293个农户的调查,研究了不同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农民提供的农业技术服务,并以化肥、农药为例,分析了农户的技术信息来源。结果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给农民提供了大量技术培训,但政府农技部门主导农业技术服务的局面仍未改变。不同类型服务组织在向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时存在分工。除了自己经验是农民首要技术来源外,农资经销店与企业超过政府农技部门成为农民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来源而生产大户、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网络新媒体等在农技推广方面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了三个典型的发达国家农技推广主体结构的形成过程及现状,试图说明农枝推广的主体结构没有单一的模式,它的形成与各国传统、农业生产的要素禀赋和经营制度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而农技推广的主体结构的形成也并非线性的过程。本文给我国农技推广的政策启示是:各地区农技推广主体的布局需要充分考虑传统、禀赋、经营制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富丽莎  秦涛  汪三贵 《资源科学》2022,44(10):1980-1993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背景下,农业保险是否具有影响生产要素配置进而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造血”功能亟待研究。本文基于山东与甘肃583份农户调研数据,兼顾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助力现代农业发展视角下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经营规模、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存在先正向激励后负向抑制的“倒U型”关系,与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存在线性正向关系。②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要素配置影响存在差异,对小农户而言,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存在“倒U型”关系,与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存在线性正向关系;对新型经营主体而言,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仅与经营规模、资金投入及技术投入存在“倒U型”关系。③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主要通过促进土地流转来扩大经营规模,通过增强农险信贷协同效应来提高资金投入,通过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来提升技术投入,进而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据此,提出了全面提高保障水平、增强补贴政策指向性、缓解农业信贷约束、抑制道德风险问题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持续提高农业竞争力,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的骨干力量。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是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科技的有效结合,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支撑。科学界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支撑体系的内涵,针对其具体类型,合理设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支撑体系的内容架构,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常态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云制造环境下农机供应链服务平台架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现有农机行业存在的集中度分散、分布不均衡、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分析农机供应链的运营现状,将云制造技术应用于农机供应链,提出一种农机供应链服务平台架构。农机供应链运用云服务平台进行优化、重组和精确的管理,依靠云制造农机供应链服务平台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优化。阐释对该平台结构模型、业务运营模型和业务处理模型,由云制造平台将需求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和解决,以满足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生产从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了解农业信息化的现状是促进信息化服务的必要条件。通过个案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法对当前农业信息化的服务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对于农业信息化服务有着一定的需求,因此政府应继续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主导战略的实施,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拓宽农业信息化的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A-Tobit两步法对全国农业科技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综合效率最高的是北京、上海、福建、陕西和青海这五个地区,且地区间存在区域差异。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人数和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从业人员数对农业生产综合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在当前形势下,就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率而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相对于政府主导型农推体系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翁华斌 《大众科技》2014,(4):182-184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给产业形态和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革。电子商务是新生的先进生产力,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广西农产品资源丰富,应该紧抓机遇将电子商务这股新生力量注入农业流通领域,解决广西农产品流通领域中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C-D生产函数,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FA),使用2003-2009年间全国10个省区835个样本农户跟踪调研数据,考察农业技术效率以及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70,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各省区农业技术效率差别显著,辽宁最高(0.86),而甘肃最低(0.59);整体上财政支农资金和农户自有资金对我国农业技术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农业信贷资金和农村集体资金对我国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是从各省区来看,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中国规模农户设施农业经营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也是农产品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规模农户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引领者与创新者,能够极大推动设施农业发展。本文利用第二期“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对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设施农业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予以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这两类农户经营设施农业的比例较低、规模较小,设施农业经营品类丰富、以蔬菜类为主,经营过程面临资金、技术等方面制约,整体效益不高。另外,设施农业发展受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显著影响。总体上,户主人力资本越富裕越有利于设施农业发展,家庭特征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影响不一致,外部产业环境对设施农业发展有相当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是设施农业做大做强乃至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设施农业发展,政府还需从政策、资金、技术及市场建设等方面对其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详细论述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三农”方面的做法和成效。主要做法包括发挥传统优势,创新办学内涵;通过“科技下乡”、“科技合作”、“科技特派员”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为“三农”建设培养高素质农民;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加大成果转化与推广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多种科技合作平台,促进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为地方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创新保障机制,发挥科技为农服务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农户风险偏好对农业低碳技术的采用行为至关重要。在参照风险偏好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农户风险偏好的测算方法,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调查方式,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选取3类12个变量对江西省152户规模农户的风险偏好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农户文化水平、是否为村干部、农户类型、政策了解度、指导培训度、是否为传统产粮区与农户风险偏好显著相关,是影响农业低碳技术采用的重要因素。最后就如何推广农业低碳技术的采用提出3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