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集群企业知识资产治理模式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情境下,创新企业之间出现创新挤出,削弱了集群创新动力,迫使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知识资产治理的战略行动来填补制度的失效或缺位。本研究以桐庐制笔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案例研究,探讨集群企业知识资产治理模式的形成及其演化逻辑,研究发现:第一,集群情境所特有的邻近性(包括地理、制度、认知等),使得基于独占性视角的产权制度治理知识资产过程中存在失效或缺位现象,整个集群陷入“近墨者黑”的恶性循环;第二,集群内创新企业通过“连横”“合纵”等制度创业策略,能动性选择、调整或重构集群企业知识资产治理的制度场域边界,推动基于合法性视角的本土化集群企业知识资产治理模式的形成与演化;第三,集群企业知识资产治理模式可分为基于专利法律的独占自治模式、基于社群规范的社群自律模式和基于多元制度的多元共治模式,从动态角度看,知识资产治理模式的形成与演化并非总是沿着同一路径,能动性、本土化成为模式演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黄玮强  庄新田  姚爽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557-1567
 在企业间知识水平动态互补性基础上,通过刻画合作伙伴选择、知识学习及创新机制,建立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演化模型。运用多智能仿真方法,研究创新网络的动态演化规律、集群创新潜力与网络演化的内在关系及网络位置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等。研究综合考虑了企业间各知识要素及综合知识的动态互补性。研究发现:动态演化过程中的创新网络具有显著的小世界性;企业知识水平和创新网络是协同演化的;随着集群创新潜力的增大,企业积极构建“远程”合作关系,网络稀疏性增强,企业间的重复合作次数及网络信息传播效率降低。企业应积极地与不同企业建立创新合作关系并增强局部企业间的合作紧密性,特别是在集群发展的早期阶段,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研究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新近热点之一。本文将网络和演化相融合,以创新、知识创造过程为核心,构建了企业和情景变化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网络演化的分析框架。以山东省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例,在集群企业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究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结构特征和演化轨迹。研究发现,创新网络演化可以分为初始、裂变、集聚和重组四个阶段;地理邻近、社会邻近、认知邻近三种邻近性综合作用于创新网络结网与知识流动,并且这种作用具有积累性;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组织、技术与空间都会出现出新的特征,这些趋势对新区域主义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4.
杨雪  顾新  张省 《软科学》2014,(4):83-87
借鉴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理论和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构造了基于知识网络的集群创新演化模型,以成都高新区集群创新演化为例,验证了知识网络的结构模式在集群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知识已经成为产业集群乃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关系着集群的生存与发展。作为集群知识演化的平台,集群网络的结构影响着知识扩散与创新的绩效。文章尝试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数值仿真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对产业集群知识演化的研究中。在对南京大明路汽车销售与服务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中,对现实的集群网络进行了直观描述和数值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集群知识演化过程的建模和仿真,对比分析了现实集群网络与重连、随机两个模拟网络上知识扩散和创新的绩效,并提出了现实集群网络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界定基于产学研跨组织知识集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网络的内涵;设计其创新集群网络的结构;提出创新集群网络的发展模式以及演化路径;探究如何依托产学研跨组织知识集成机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网络的政策措施,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当前产业新区发展转型、产业政策效率下降等问题,以中关村创业大街社区管理与演化机制为代表进行研究,对创新集群的发展评价和引导建设提供建议。文中以生物学的自组织理论为基础,从生态学、种群演化、经济与知识技术溢出等视角对中关村创业大街的经济、社会学形成原因进行研究,并对其技术创新和经济效应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自组织创新集群是基于"人与人"、"内容与内容"的连接和互动,而非单纯的经济生产,自组织创新集群系统发展的不规则性、无指向性和自适应性使其能够更好的感知市场变化并作出及时调整,因此集群丰富性更高、稳定性也更强。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使得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如何评价一国发展创新的基础条件和努力程度,这催生了从能力、知识生产力、竞争力等多元视角对国家创新的解读。为了更好考察创新要素和环境形成,引入创新生态理论,借鉴其关于创新主体、要素与其外部环境共生演化的论述,提出一个自组织的国家创新生态理解框架:通过系统服务提供和驱动力变化的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创新生态成熟的系统目标;将这一目标进行分解,从环境、机构、资源、人才和市场等要素性条件的演化互动入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具体指标中更注重描述创新的生长性以及对产业、社会生态的改造升级。评价理论和体系的形成有助于对各国创新生态成熟度进行测度,比较优势与不足,为战略性的政策思考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不同环境下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问题,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模型,分析共生演化模型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对不同的共生演化模式进行计算机仿真,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系统为例进行实证,提出促进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共生合作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创新生态系统是由核心企业共生单元、配套组织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通过各种共生模式在所形成的共生界面上从事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等共生活动的复杂系统。(2)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均衡结果取决于核心企业、配套组织之间共生系数的取值。(3)互惠共生是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单元演化的最佳方向,应致力把寄生共生和偏利共生模式转换到互惠共生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创新集群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杰  任浩 《软科学》2008,22(11)
明确知识共享对于创新集群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集群中知识共享的特点,据此对创新集群知识共享机制进行研究,认为其内容包括合作机制、沟通机制、转移机制、学习机制和信任机制等五个方面,并从企业内部、组织网络和集群外部等视角分析了知识共享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创业的“生态属性”是当前创业研究的热点论题。生态学视域下的创业研究侧重对创业生态属性共时性的静态分析,历时性的演化分析不足;偏重对创业生态属性碎片化、罗列性研究,系统化、整合性的分析框架缺乏;突出创业生态属性培育中主体要素推动功能,忽略技术要素共演化的原始驱动作用。本文尝试从物理技术创新、社会技术发展两个维度构建创业象限模型,根据物理-社会技术共演化思想提炼出PSRC创业理论模式,建立各种模式下创业生命周期主要发展阶段与物理-社会技术共演化关键环节之间耦合交融、协同共进的生态机制。  相似文献   

12.
吴晓波  朱培忠  吴东  姚明明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726-1735
 中国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过去10余年间,通过建立自主的技术研发与市场结构,成功实现了对发达国家领先企业的快速追赶。在中国独特的技术与市场情境下它们究竟是如何实现快速追赶的?本文选取阿里巴巴集团作为研究案例,提出了二次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共演模型,较好地展现了两者的共演机制与共演阶段。二次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始于后发企业对支撑技术的引进,通过“二次商业模式创新—市场结构—竞争战略—技术创新—二次商业模式创新”的循环路径形成与本地技术创新的共演机制,并经过“支撑技术引进—自主技术创新—新兴技术引领”三个共演阶段,推动本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追赶。这一共演模型从二次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复合视角丰富了后发企业追赶理论,为后发企业创新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各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程度与企业特质的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战略、文化、组织、制度、市场六大创新要素的全面协同程度和企业特质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18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211份调查问卷进行了实证研究。力图通过实证分析找出一些有利于促进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的共性因素,从而为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主要采用了系统学的思想,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集群知识系统的内部结构,区分了集群知识系统中几种不同的认知角色。实证结果显示,虽然知识在空气中"均匀地扩散",但主要在一部分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核心企业之间流动。在集群企业不同的认知角色中,技术的守门人对集群知识的获取、创造和扩散的作用最大,其他角色在认知上相对封闭。要提高集群的知识创新和学习能力,根本在于增强集群内企业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字创新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创新模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特别关注。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20年来文献的查阅和梳理,构建了数字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对数字创新内涵界定和特征分析基础上,根据表现形式将其划分为数字产品创新、数字服务创新、数字过程创新、数字组织创新和数字商业模式创新五种类型。提出数字创新具有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组织绩效、促进高质量发展和改变竞争格局的功能。认为数字创新由数字创新者、数字创新公民、数字技术、数字创新平台和数字创新文化五个基本要素组成。提出数字创新组织与管理包括数字创新战略制定、数字创新组织准备和数字创新运行管理等内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数字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谭维佳 《科研管理》2021,42(12):29-35
    产业集群在加剧企业间竞争的同时,也会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合作可以带来生产、交易、营销、创新等综合成本的降低,进而提升企业甚至产业集群整体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内部的竞合关系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价值,也是产业集群间竞争优于企业间竞争的根本所在。但是信息不对称、产业发展阶段、外部竞争环境等因素,都影响着企业合作与否的战略选择。特别是在创新领域的合作方面,由于知识的客观溢出以及“学习竞赛”带来的机会主义风险存在,市场自发的合作信任往往是不足或者缺失的,这就需要依靠市场和政府以外,第三方机构——产业集群促进机构的中介作用。是产业集群促进机构的理想选择。本文以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促进机构的角色为例,结合理论和案例分析方法对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间竞合战略选择做研究。研究发现:科研机构/大学作为产业集群的促进机构,在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的培育过程中可以在提高异质化程度、建立信任机制、支持创新活动方面挥发直接作用或者中介功能。进而,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后发企业技术追赶提供了新的情境。中国后发企业在技术追赶中表现突出,一些企业已经从追赶进入赶超阶段。通过对互联网科技领军企业阿里巴巴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探索了后发企业技术追赶过程中商业模式设计和技术创新战略的共演机制,建立了一个将环境、商业模式设计—技术创新战略、技术追赶以一种复合视角联系起来的框架,得出主要结论:(1)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动态匹配及其共同演化,是后发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重要模式;(2)该共演过程会与所处环境形成良好互动,从而更好实现技术追赶;(3)技术追赶的成效会反过来影响后发企业组织架构的设计和战略的选择。研究结论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现有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研究。  相似文献   

18.
龙飞  戴昌钧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868-1876
以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组织知识创新管理为研究对象,以我国上海、浙江、江苏三地区30家企业120个专门性的组织结构为样本来源,检验了组织知识创新管理中组织共享心智模型作用的各种前因与后果。检验结果表明,组织共享心智模型中的组织隐性知识共享水平与组织内在价值意义共享水平对组织知识创新能力的开发、组织知识创新战略的内在有机集成、组织知识创新成果的内部传播效率皆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组织学习、交叉培训、经验交流、组织文化以及组织激励机制等因素则分别构成了组织共享心智模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前因。研究结论为今后更进一步地探明组织知识创新管理的内在运作机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当前各级组织加强自身内在隐性知识资源的开发指明了一个具体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魏龙  党兴华 《科研管理》2020,41(10):30-39
为了破解技术创新网络的越轨创新机制,基于悖论整合的权变视角分析了常规惯例复制、柔性惯例复制对越轨创新的影响,探究网络闭合、知识基础的单独与协同调节作用。结合研发密集型行业的合作网络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惯例复制、网络闭合与知识基础的多维匹配是实现越轨创新的最小功能集;常规惯例复制、柔性惯例复制的解构维度对越轨创新存在正向影响;高网络闭合的封闭式网络强化了常规惯例复制对越轨创新的促进作用,未能弱化柔性惯例复制的作用效能;高知识基础的多样化知识抑制了常规惯例复制对越轨创新的促进作用,无法提升柔性惯例复制的促进作用;网络闭合与知识基础的协同组合存在差异化的调节作用,削弱了柔性惯例复制对越轨创新的影响,而在常规惯例复制与越轨创新间不存在显著调节。研究结论对厘清越轨创新的形成边界、构建适度宽松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德英  韩伯棠 《科学学研究》2015,33(12):1787-1796
基于北京市创新创业政策梳理与企业调研,建立包括技术引进与知识扩散、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新产品市场、人才运营资金、服务环境七个一级政策要素21个子要素的创新创业政策要素体系,并构建政策供需匹配模型。从企业视角,对北京市创新创业的政策匹配情况进行实证。结果显示:北京市创新创业政策的制定充分考虑各类企业的特点,立足于培养企业的长期创新能力;国企、民营企业、成熟期企业、大中型企业的各类政策匹配较高,而小微企业、初创期企业及成长期企业的匹配度较低。研究指出,提高政策匹配度的最佳途径不仅是侧重加大支持力度,更应该从积极拓宽政策宣传与辅导渠道、促进科技成果委托合作、提升项目执行辅助监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