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一对关系似乎是不证自明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道德教育”一词包含“教育”一词,那么进行教育的场所最主要的就是学校了,因此二者的关系是:学校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因为家庭、社会也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学校道德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它又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好比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大环境”,学校生活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中环境”,而道德教育活动过程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小环境”。学校好比一个“家”,道德教育好比一个“孩子”,孩子发展的好坏当然离不开家庭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评价是学校管理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管理制度与方式。因此,学校管理者普遍把评价改革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学校的竞争实质上是‘内涵’的竞争”。因为内涵发展是提升学校形象的根本,而学校形象不仅仅被社会公众所关注,更是学校管理者的追求,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因此不少教育专家指出,内涵发展是立校之魂、兴校之根、强校之本。那么,作为学校管理者又该如何去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呢?  相似文献   

4.
《湖北教育》2003,(21):60-61
武汉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创办一年来,在以骆立先校长为中心的新一届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焕发出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规范管理,构建学校教育新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教育的灵魂,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办学品位和办学水平。学校在首届教代会上通过的五午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推行“全程目标管理,全员达标激励”的育人机制,以“五会三有”(会做人、会学习、会健体、会审美、会创造、有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的使命是为国家发展、民族兴盛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哲学上有个重要的命题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因为教育共同愿景的群体组合形成了学校,源于共同愿景基础上的教育实践所折射出的良好品质也就自然形成了一般概念上的“学校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体现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应该是构成教育发展的真正内因。  相似文献   

6.
“现代学校制度”这个概念可以被消解,它指的就是一种教育制度安排。叫不叫“现代学校制度”关系不大。因为“现代”的含义不具有时间意义;“学校制度”也不仅仅是指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还包括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与社会的关系。因此这里的“学校制度”已超出了学校的范围。鉴于这个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本文也接纳和使用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7.
《教育》2011,(15):15-16
■升学率高不等于"名校"■不能做有考试没文化的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在于升学焦点提示:学校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但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就要迎合部分人的需求,因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满足部分老百姓对"升学率"的热捧,只是满  相似文献   

8.
CIO:学校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应用”才是开展教育信息化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学校的主要领导中有一个CIO(信息主管),那情况就会不一样了。因为CIO作为学校的领导层,可以参与重大决策,可以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可以有机会说明作为学校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信息化建设应该是上下联动,应该从长远和整体上统筹规划,要作为学校的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9.
促进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趋势与要求。杭州市拱墅区从满足老百姓对“美好教育”的需求出发,加大教育供给侧和管理侧改革的力度,通过品牌引领、集群发展、第三方评价、精准施策等举措,提升治理效能,促进学校优质发展,逐渐形成了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老百姓认可的“家门口的好学校”的拱墅模式。  相似文献   

10.
当前初中择校仍是大问题,主要原因是义务教育资源不足、配置不均衡,导致老百姓只能被动选择学校。从初中择校的各种表现可以看出,目前存在两种择校现象:一种是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所引发的,属于被动择校,只有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之后才可能消失;另一种则是老百姓自主选择教育的行为,是老百姓行使教育选择权的必然结果。要从根本上治理择校,就必须“消灭”薄弱学校,下大力气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熊丙奇 《湖南教育》2014,(11):31-32
中国教育如何做到“不去中国化”,办出有“中国味”的学校?在笔者看来,必须有中国味的课程、教材、教育教学体系。近年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从整体教育看,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知识教育之外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人格教育与心理教育;从知识教育角度看,学校课程、教材建设,主要围绕升学展开,也有大中学校,在推进教改,在走引进国际教材、课程的路线,似乎认为只要引进国际师资、课程,学校会就变得国际化,但人才培养质量却没有多大提高。还有一些学校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中的缺失,因此,在校内增加了传统经典课程,可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还是十分薄弱。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呼唤教育改革,知识经济呼唤教育创新,创新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改革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亲身经历素质教育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好学校都各具特点,而要办出特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特色反映着学校教育者超常的智慧、胆识和力量。洪都中学是一所现代化教育特色非常突出的学校,学校领导班子认为,一所合格的学校必须符合“规范 特色”的要求,因为在现代化教育的进程中必须抢占制高点,  相似文献   

13.
吕海燕  赵金涛 《中国德育》2004,(9):43-44,53
在对部分“问题”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一部分源自学校,还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家庭。因此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心理矫治的过程中,家校双方若各是其是,不能相互交流,共同教育,则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时,还会因为家校双方的教育方法及观念相反而加深学生的心理障碍,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心理疾病。因此,要使问题孩子真正走出心理阴影,家校  相似文献   

14.
苏忱 《上海教育》2000,(5):22-23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就本市的中小学而言,增加内涵,提高效益,促进变革,最有效的武器与手段是教育科研。因为本市众多事实证明教育科研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助推器”。认真梳理一下,当前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问题,但当前以下问题的研究更显迫切。一、加强对学校发展的诊断性研究,帮助学校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探索为先——创新教育的首要着力点学校教育一般是重复教育,因为重复才能传播前人的文化知识,但只重复而不创新,人类社会就缺乏继续前进的动力。因此,教育需要创新,而创新的前提就是学会质疑、探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能有思考,有  相似文献   

16.
没有人离得开教育,哪怕他从未上过学。不只是“学校”才是教育的场所,“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教育无处不在。一个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郑珩 《师道》2012,(6):31-32
从事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对当前学校教育管理的改革和创新都有一个很具体的追问,就是:学校教育管理怎样做才是对的,才是好的?明白什么是对的并不难,所谓对的。不外乎是避免差错和失误之类。如果谁往庸俗里想,说这“对的”有“唯上”和“从众”之嫌,也不妨认了。但回答什么是好的则不易,因为“好”是具有理想化的教育追求。对学校教育管理的“好”,笔者想到了其中应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指向。在基层学校建树现代教育管理文化、管理文明和教育精神,这里面有很多可行性的工作可做,而且它对于切实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开创学校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局面,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关注教师,善待教师——这是校长应该始终牢记的,因为学校的所有工作,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只能通过老师来完成;更因为,我们的老师太难了!那么现在教师的状况如何,学校在具体管理中应该怎么做呢?一、关注师生不能“厚此薄彼”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学生为本”的正确学生观正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于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等提法应运而生,有的甚至将企业的“视顾客为上帝”的服务理念移植到学校管理中,提出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为学生服务。因此,社会也好,教育主管部门也好,学校内部管理也好,都把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努力探索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这样的变化无疑是非常可喜的。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又特别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并把它提高到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再  相似文献   

19.
史小林 《教育》2009,(2):38-39
一周之内,广大中小学生有5天时间在学校进行正规教育,周未有2天时间回到家中。在此期间,如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两者之间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出现脱节,那么,这个“5+2”教育算式就会出现变异。因此,正确实施“5+2”教育算式已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的责4任。  相似文献   

20.
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们提到“教育”时,一般是指狭义上的教育,即把其限定在学校教育范围之内。个性化教育也不例外,它也主要以学校教育为视点而展开。因此,它的实施策略主要指学校教育在运行过程中的策略,即内部策略。但是,由于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密切联系,受二者的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放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来说,学校教育更是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所以,有必要简单勾勒一下学校系统以外的策略: 1.“三教”统筹安排,协同发挥教育功能 在这里,“三教”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