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9):F0002-F0002
“2023电商主播大赛”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消费升级、带动就业创业”为目标,联动全国十省多个赛区开赛,“百名主播打卡”品牌复制拷贝到内蒙古赛区,锡林郭勒乌拉盖草原再现百名主播打卡热潮!升级“主播大赛”品牌,有序推进集培训、竞赛、活动、电商于一体,并具备全媒体运营特色的产业平台建设,形成新盈利模式与增长点。其中,互联网培训产业落地,于6月正式获批“互联网营销师”职业技能鉴定评级机构资质。  相似文献   

2.
周皓 《传媒》2017,(19)
在"互联网+"大放异彩的时代,受到新媒体冲击的传统电视媒体如何用互联网思维转型升级,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随着电商平台的腾飞,电视媒体电商化成为不少电视转型的新尝试:从F2O傍焦营销模式到T2O模式,进而到T2O2O模式,电视借力"互联网+"转型的尝试逐渐多样.本文首先梳理"电视+电商"的合作模式发展历程,进而着重研究T2O模式的现状和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思考电视媒体借助电商转型的前景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李少华  杨柳 《青年记者》2016,(18):88-89
从F2O到T2O:注意力经济触发跨界合作 自“互联网+”时代到来,各传统产业开始寻求与互联网的合作契机,以促成跨界深度融合.①近年来,共同的客户群体、消费市场、商业机会使得电视与电商拥有了可以相互连接的产业链,“电视+电商”模式随之成为电视媒体互联网化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经过了之前一年的突进狂飙,2014年,移动互联已经成为不言自明的最大导向。传统互联网企业、PC端电商企业纷纷加紧移动互联网布局,微信电商已经初具移动电商平台的雏形,而移动购物、移动支付也逐渐代替PC端的操作成为网购的主流购物场景。  相似文献   

5.
经过了之前一年的突进狂飙,2014年,移动互联已经成为不言自明的最大导向。传统互联网企业、PC端电商企业纷纷加紧移动互联网布局,微信电商已经初具移动电商平台的雏形,而移动购物、移动支付也逐渐代替PC端的操作成为网购的主流购物场景。  相似文献   

6.
传统媒体“转型”,如今成为了一个传媒生存的焦点问题.而电子商务,也成为很多传统媒体选择的方向.事实上,电商媒体化是当前电商的重要趋势,很多电商网站依靠好的媒体化属性的内容运营,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反过来,媒体电商化是不是也一样可以做得很好呢?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互联网+"大潮下,各行各业纷纷入局直播电商,不少传统媒体也抓住风口积极寻求转型,然而,直播电商能否成为传统媒体转型新的经济增长点?媒体入局直播电商将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通过以实地考察为基础,赴杭州、南阳、临沂、郑州等地进行详细调研,结合"互联网"+红利的商业模式,寻找互联网市场和媒体电商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尝试寻...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图书营销生态中,尤其是童书出版领域,社群营销已然成为除平台电商争霸和实体书店转型升级之外的第三股强劲力量.文章从实现内容价值和扩大品牌效应、提高社群营销的实效、对组织架构进行升级、构建相应的数据体系四方面分析出版社在互联网下半场如何借力社群营销.  相似文献   

9.
当下,社群已成为各行各业争相追捧的对象.在不少人眼中,社群被视为消费者主权的宣言,甚至预示着传统营销模式的终结.于是,社群电商风生水起.更有人论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就是要以社群电商为趋势".然而,"图书+社群"电商都面临哪些困境,又有怎样的发展前景,本文将逐一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时代,运用媒体属性进行运营成为电商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开始进行电商实践,依靠多年的发展经验,搭上“互联网+”这辆快车,以期获得发展机遇,度过传统媒体发展的“寒冬”. 传统媒体发展电商的优势 1.较高的内容生产和话题策划能力.《男人装》杂志主编兼新媒体总监陈修远表示:“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就是内容差异化,这种差异化不在于商品本身,而在于电商是如何去表达这个商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进行了解时,传统媒体在商品功能介绍、商品吸引力描述、商品图片拍摄、品牌故事描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般电商所不能比的.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遭遇了新媒体持续而强烈的冲击——受众群体被分流,广告市场被侵蚀,资本投入日渐低迷.对传统媒体而言,非报产业成为广告营收缩水时的救命稻草,而电子商务成为传统媒体尝试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与经营模式.媒体+电商,这样的发展战略有其合理性与可行性,但也充满了阻力和缺陷.传统媒体能否借助电商思维重焕生机,还需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李薇 《青年记者》2016,(32):72-73
"互联网+"的核心理念在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转型发展是当前传统媒体不得不面临的挑战,"互联网+"的提出,就是要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进一步融合.传统报业依托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开发电子商务平台等新媒体经营业务,实现产业链的全覆盖,是传统报业在互联网"大而全"思维引导下的创新经营.近年来,传统报业电商平台的发展如火如荼,有些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如《钱江晚报》的"钱报有礼"等.成功的传统媒体电商固然有值得借鉴之处,但这种模式是否具有普适性?地方报业在借鉴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是否应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市场需要发行营销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红 《编辑学报》2004,16(4):294-295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发行业的现状和不足 ,阐述我国加入WTO后科技期刊发行业的应对策略。认为我国科技期刊市场迫切需要发行营销师。结合《华中电力》杂志发行营销工作的实际 ,阐明如何营造科技期刊市场的发行营销师 ,以及发行营销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王海  何晓兰  王诗华 《情报工程》2017,3(5):068-076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让“互联网+”改造了各行各业,农村电商的发展是“互联网+ 三农”的重要问题之一。知识服务是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方法,然而农民对发展农村电商的知识需求具有多样化与隐性化的特征,如何提供农民真正需要的知识服务成为发展农村电商面临的一大挑战。通过对农民在整个农村电商产业链所需的知识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农民知识需求的主要内容,并对农村电商知识服务制约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便形成强大的知识服务能力,为农民提供更高效、更快捷的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5.
何芳 《编辑之友》2015,(12):75-79
T2O模式是电视媒体对"互联网+电视"模式的尝试,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节目内容的生产、互动与传播.这一模式探索改变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运营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的电视终端的内容传播到网上即时消费、线下实时体验的融合发展.通过内容生产方式的重构,将电视媒体、电商平台、实体产业和移动客户端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的产业价值链,有效地实现了电视媒体和网络电商平台的优势互补,更加适应当前的媒介环境的转变,也是电视节目制作寻求新突破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社群与电商经济的内涵角度,界定2015年以来借由移动互联网产生的社群经济.社群经济的组织方式为新网络社群,在保留传统网络社群"精神共同体"特征的同时,还体现了两点新特征,即虚拟性的消退和边界的转换;社群经济的商业模式为电子商务,体现为电商3.0的发展阶段;社群经济的参与主体为参与式文化影响下的产销者,其内在机理为信任代理模式和共享经济.基于高收益、低成本的特征,社群经济将会成为我国互联网经济中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7.
郭全中  胡洁 《青年记者》2016,(15):11-13
当前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已经成为互联网传播的核心平台,并据此而形成了相应的社群经济,成为新的趋势和热点。尤其是在“罗辑思维”打通社群经济电商模式并以13.2亿元的估值融资之后,社群经济的商业模式探索看到了曙光,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借鉴和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社群经济的新机遇,积极探索社群经济。  相似文献   

18.
从今年双11来看,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等电商移动端订单均超60%,势头之猛超乎想象。移动互联网营销的爆发为电商移动化起到了催化作用,据统计,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支出增长了90%。在面对移动新常态时,企业需重新审视移动营销环境,对移动媒体而言,占据流量入口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9.
刘友芝  李行芩 《传媒》2021,(14):26-29
2019年,我国直播电商行业进入"万物皆可播"的发展元年,直播电商由此进入爆发期.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宅经济",又为直播电商提供了"乘胜追击"的发展机会.在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效后,随之而来的"618""双十一"等购物狂欢节中,直播电商均表现不俗.然而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痛点也逐渐浮出水面,商品质量、数据真实性等问题层出不穷,直播电商未来如何持续健康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从当前我国直播电商发展的总体现状与特征入手,研究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现今,网红电商发展正盛,营造出一种个性化的场景生态.本文拟从场景传播的视角出发,主要从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场景转化、"网红"介入电商环节,重塑交易场景、粉丝深度参与助推"场景"扩大化这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深层次挖掘网红电商的运作规律.同时,针对网红电商市场同质化、泡沫化现象,为网红电商提供个性化传播和服务以黏制受众,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