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教育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网络化、信息化,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基于教育、学习、娱乐等共同兴趣聚集,形成大学生网络社群.在大学生网络社群中,集群身份认同能让网络上一个个自由的社会人,迅速归属到一个群体,以一个群体进行社群活动.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社群的分类和特征,研究网络社群的集群身份认同机制,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下,社群已成为各行各业争相追捧的对象.在不少人眼中,社群被视为消费者主权的宣言,甚至预示着传统营销模式的终结.于是,社群电商风生水起.更有人论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就是要以社群电商为趋势".然而,"图书+社群"电商都面临哪些困境,又有怎样的发展前景,本文将逐一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刘丹 《新闻传播》2023,(17):37-39
互联网技术催生了一系列新型网络经济盈利模式,给互联网企业和传媒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社群经济和粉丝经济有关理论为切入点,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分析小米手机“米粉”社群构建的模式和框架,探讨分析其实现价值变现的路径,并由此延伸到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技术所催生的新样态给传媒企业带来的新生机,为传媒行业提供新的关注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图书用户逐步呈现部落化、社群化的特点,网络社群的崛起与社群电商的构建正在以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与能量改变着出版业的业态和规则.在图书的社会化商业运行中,对图书社群营销而言,至关重要的是用户的体验与认同,以及基于社群提供的会员制增值服务,遵循的法则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王米琪 《视听》2016,(7):154-15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广播在人们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中扮演较为重要的角色。而"网生代"群体对网络媒体的习惯性使用,也使得网络广播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在网络广播日渐受到欢迎的今天,网络广播对当下新兴互联网经济形态——社群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以"罗辑思维"为例,就网络广播在社群经济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下,社群经济发展迅速,这给受互联网平台冲击的传统媒体带来新的曙光。在社群经济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加快转型?本文以社群经济为背景,通过对社群经济的传播特征深入分析并结合传统媒体发展现状来探讨传统媒体如何通过社群经济找到支撑自我发展的盈利模式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7.
社群经济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人际关系下的商业现象,在社群经济的影响下,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开始转变,新型的关系网络开始搭建.本文以传统期刊为研究对象,从圈定用户、搭建平台和参与变现三个维度探讨社群经济下传统期刊的创新发展,旨在对传统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转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网络社群的结构与行动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丽丽 《今传媒》2012,(2):21-23
在网络兴起之后,"网络上的社群"因其具有的集体的凝聚力、信息传递的快速性以及行动反应的迅捷性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探讨了不同的网络社群结构与行动机制间的内在关系和特征。  相似文献   

9.
王熙 《声屏世界》2022,(3):51-53
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完善与普及,电商直播、短视频等不断涌现.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也诞生了许多网红,这些网红凭借着高质量、风格化的内容作品吸引流量,并通过抖音、快手等渠道实现了流量变现.网红火爆,不仅是一种独特的社群传播现象,更是现代商业发展的新路径,但是网红经济因其维持时间短、规模小等缺点发展并不长久,因此网红如何在社群经济...  相似文献   

10.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社群从最初的网络社区逐渐发展成以移动端为核心,连接人与信息等一切的社群生态。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属性社群,以映客美拍为代表的直播社群,以AB站为代表的弹幕视频分享社群、以知乎为代表的知识类社群等,共同构成了新型网络社群的基本格局。舆论是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就舆论来说,新型网络社群具有"双刃剑"性质:既可以是一种建构性力量,也可能是一种解构性力量。新型网络社群中舆情的传播速度、广度和深度,舆情的生成、演变模式都发生着很大变化,舆论生成规则也在改变,经典传播理论在新型网络社群舆论场受到冲击,出现"两级传播"弱化与"意见领袖"泛化、组织"把关"弱化与个人"把关"泛化、"沉默的螺旋"疏离与回归的"钟摆效应"等变化,给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探讨新型网络社群的兴起条件与主要特征出发,继而以网站备案信息在福建省的短视频直播社群美拍及近年来频频成为涉闽热点舆情发源地的知乎、微信等社群为切入点,分析新型网络社群的在闽现状、问题成因、给福建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一种名为"夸夸群"的新型网络社群进入大众视野,以高校夸夸群为代表,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现实与网络身份的不对等、求夸与夸赞信息的持续流动、自我与群体身份的认同感;建群之后,夸夸群的发展动力主要有三点:建立群体规范、建构身份认同、形成社群文化;但对于夸夸群而言发展动力机制没有完全形成,最终演变为一个普通的闲聊群,失去了原初的功能意义。未来,夸夸群会被层出不穷的更多新社群所取代。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经济战略的正式启动,互联网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中国经济社会由此进入一个新的经济生态环境.文章结合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社群经济、聚合经济等新经济形态来分析出版产业由传统业态向互联网业态的转变,为"互联网+出版"产业发展提供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3.
"吴晓波频道"围绕著名财经人吴晓波这一核心意见领袖构筑知识社群,实现了从内容生产到内容分发再到内容变现的完整闭环.本研究发现"吴晓波频道"的内容围绕"泛财经"主题展开,渠道以"融媒体"矩阵传播为主并实现了社群O2O互动,传播对象以中产阶级为主,实现"知识付费与社群电商"盈利组合.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为图书社群营销提供建议,包括提供优质内容形成"部落",通过价值与互动强化"部落",通过多元盈利模式发展"部落"等.  相似文献   

14.
欧美国家社群档案工作存在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感悟社群历史的变迁,重构既有的建档规则三大理念.欧美社群档案建设的主要工作方法是借助互联网,实现社群档案的网络化收集、存储与共享;通过激发社群成员对社群档案的兴趣,获取广泛的支持和参与;加强与官方机构及社群间的协作.我国可以借鉴欧美社群档案建设的经验,在国内档案网站增设"社群档案"板块;广泛深刻地挖掘身边的档案资源;充实档案资源以优化社会记忆体系.  相似文献   

15.
金韶  倪宁 《现代传播》2016,(4):113-117
社群是基于传播媒介聚合到一起,进行信息传播、情感交流、文化和价值共享的用户群体。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媒介技术的进步,推动社群的演变。互联网推动了粉丝社群和粉丝经济发展,而移动互联网使社群功能不断延伸,社群价值不断放大,催生了"社群经济"。移动互联网社群呈现全新的传播特征:聚合力和裂变性、情感价值的传播、自组织传播和协作。用户社群对生产、营销、消费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变革性影响,即:用户参与的生产模式、品牌社群的营销模式、体验至上的消费模式,由此形成了自组织循环的社群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图书营销生态中,尤其是童书出版领域,社群营销已然成为除平台电商争霸和实体书店转型升级之外的第三股强劲力量.文章从实现内容价值和扩大品牌效应、提高社群营销的实效、对组织架构进行升级、构建相应的数据体系四方面分析出版社在互联网下半场如何借力社群营销.  相似文献   

17.
郭全中  胡洁 《青年记者》2016,(15):11-13
当前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已经成为互联网传播的核心平台,并据此而形成了相应的社群经济,成为新的趋势和热点。尤其是在“罗辑思维”打通社群经济电商模式并以13.2亿元的估值融资之后,社群经济的商业模式探索看到了曙光,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借鉴和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社群经济的新机遇,积极探索社群经济。  相似文献   

18.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化媒体,构建了独特的网络社群组织,体现出自组织、后现代和群体动力学三个话语体系特征。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社群在自组织过程中,展现出去中心化、解构权威、割裂社群等多种变迁趋势。与此同时,也反映出网络群氓、伪真实、群体极化等一系列负效应。只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才能更好地引导媒介环境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理性的网络社群秩序。  相似文献   

19.
信任网络的生成与维系是虚拟社群生存发展的内在核心机制。虚拟社群的信任网络主要由成员对社群组织、成员对社群组织者、成员人际之间三个信任层面构成。通过三个信任层面各影响因素在重要性上的描述性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成员行为特征与三个信任层面各影响因素的单变量方差分析,以及三个层面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交流环境、组织管理、专业指导、社会资本、忠诚度等因素是影响虚拟社群信任网络生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维系虚拟社群的信任网络,在成员对社群组织层面,应改善交流环境和组织管理;在成员对社群组织者层面,应发挥专业能力和社会资本;在成员人际之间层面,应提高成员忠诚度和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网络社群参与对个体社区归属感的影响问题,研究发现,网络社群参与的信息获取和社会交往动机都可以正向显著预测个体社区归属感,娱乐消遣动机则无法显著预测个体社区归属感。同时,网络社群参与的卷入程度和自我揭露程度都可以正向显著预测个体社区归属感,但满意程度无法显著预测。总体而言,网络社群参与有助于个体的线下社区归属感,这体现了网络社群的"连接"和"黏贴"原子化个体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