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党中央提出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背景,认为中国图书出版IP象征着中国出版产业在新发展格局中的议价筹码和议价能力.我国出版业要构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图书出版IP,通过提升中国图书出版IP在双循环中的流通,突破西方文化霸权的阻碍,提升中国出版业及出版物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议价能力.构建中国图书IP的文化创新路径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内核、附加中国故事的外延、精选文化符号串联起中国特色文化表述.我国出版产业需依托数字出版、"出版+"、跨界衍生品、IP生态圈等助推中国图书出版IP在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流通,推动中国出版业在新发展格局中一盘棋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跟随中国出版业日趋深入的市场化脚步,中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亦在“引进”与“原创”的针锋相对中大步前行,俨然成为中国图书出版业稳定的市场保证;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脱俗,愈加巩固了人们对于儿童文学的市场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在儿童文学图书出版整体繁荣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中国儿童文学正在经历的悄然变化;与此同时,这种变化也恰好表明了中国社会文化逻辑的一大转型。  相似文献   

3.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实施和中国代表团在第57届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的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出版“走出去”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出版业正在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世界出版舞台。世界正在认识中国,中国的出版业也正在加速走向世界。但是也应当看到,同世界上出版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出版业“走出去”的规模还不够大,品种还不够多,效益还不够明显,出版贸易逆差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这同年出书近22万种(其中新书13万种)、市场可供图书40多万种的出版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一、中国出版“走出去”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国出版“走出去…  相似文献   

4.
港澳台之窗     
香港出版总会会长李祖泽最近在该会成立三周年的庆贺会上说,香港出版总会成立三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香港出版业的发展,在过去一年总会先后主办和参与了多项文化活动,包括“亚洲出版研讨会”和“世界华文出版研讨会”,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台湾图书出版业协会联合主持首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这些活动都有助于香港出版业与其他地区加强沟通和联系,从而推动香港出版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范菁丹  杨菊 《新闻世界》2009,(11):129-130
市场经济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图书出版出现了一种跟风热,娱乐化,媚俗化现象,部分出版单位经营的“去文化”。喧嚣之后,我国的出版业何去何从,弄清这个问题,将有利于我国的出版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蒙之 《编辑之友》2012,(7):123-125
“自出版”作为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图书出版业态,在过去几年改变了美国传统出版业垄断已久的产业版图,催生了“碎片化”出版,也造就了美国图书业的繁荣.美国“自出版”图书数量远远超过了传统出版的图书数量,成就了若干畅销书神话,在全球出版业数字转型的背景下,可能是出版变革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玲武 《出版科学》2010,18(4):111-112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强,为了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战略方针。“走出去”出版战略重点强调的是出版内容的“走出去”,即通过大力开展图书版权贸易,带动中国文化创新,推动发展,促进“走出去”。  相似文献   

8.
刘忠波  李贞玉 《出版科学》2016,24(6):98-101
韩国出版业的显著特点是本土出版产品单一,主要依靠引进国外图书补充国内市场,因此中国图书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中国图书所占韩国引进图书比例不高,有一定增长空间,缺乏市场判断是影响韩国出版业引进中国图书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专业翻译和中文编辑的紧缺也制约中国图书在韩国的发展。中国图书所贯彻的中国文化软实力“走出去”战略,要政策推行和市场自觉结合,把握韩国读者需求,才能建立产业国际化模式,进而释放中国图书的内在价值力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以再版次数为核心数据的世界图书生命指数报告研究发现,世界经典图书87%为西方文化经典,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仅有30多个国家出现在世界经典图书的作者国籍排行榜上。世界出版业的西方化、资本化是这种文化失衡现象的重要推手,这是西方文化主导世界格局发展500年来所造成的诸多乱象之一。中国传统图书价值观为当今文化秩序失衡重建之路提供了逻辑起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出版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理论准备。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研究,是用中国思想对于世界出版业的一种中国阐释。  相似文献   

10.
2010年被称为日本数字出版元年,从这年起,日本的数字出版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据《电子书籍商业调查报告书2015》显示,2014年日本数字出版业的销售额为1266亿日元,相比2013年上涨了35.3%,约占图书出版市场的13.5%,相比2013年数字出版图书市场份额多3.5%.近年来,日本因为人口减少,年轻群体“零看书”等原因使得纸质版图书销售量逐年减少,但是日本数字出版市场却在不断增长,其数字出版业已经涉及电子词典、电子图书、数字期刊、手机小说、数字报纸五个领域,数字出版业在日本政府扶持和本行业自身的努力下,发展形势相当乐观.  相似文献   

11.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图书出版“走出去”成为促进我国与丝路国家相联系的文化桥梁.少儿图书因为文化壁垒较小的特质,成为出版业“走出去”新的增长点.笔者总结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少儿出版“走出去”的现状,并从加强少儿版权国际合作、增加高品质原创内容资源和资本“走出去”等方面阐述了少儿出版“走出去”的可行性方式.少儿出版“走出去”推动了我国及世界儿童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加深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展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  相似文献   

12.
出版要闻     
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鼓励原创出版,推进“走出去”战略,新闻出版总署决定组织全国图书出版单位出版一批“三个一百”原创图书,作为新闻出版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三个一百”原创图书把原创性放在首位,所收图书均为国内作者编著、国内出版社出版、确属精品力作的图书,大致分为3类,每类100种,包括:人文社科类原创图书100种,自然科技类原创图书100种以及文艺与少儿类原创图书100种。本次推荐的“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原则上是在2005年6月~2007年6月之间出版或即将出…  相似文献   

13.
齐峰 《编辑之友》2008,(2):24-26
中国出版业在中国文化建设中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截至目前,中国出版业在图书策划、编辑、出版、发行中已基本形成特色和规模,并日益得到完善。但随着出版业的发展,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也摆在出版人面前:对图书宣传起直接作用的书评在整个出版战略中被有意无意忽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书评在科学出版乃至中国文化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全新的、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百年巨变使中国出版业几乎一直处于调整和适应之中而无法按其自身规律运行——20世纪中国出版的规律性不强而兼容性极强——未来10至15年仍然是出版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版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市场化、产业化——排除认识上的误区和对“化”的误解——不是不能市场化、产业化而是没有达到市场化、产业化的水平,还没有资格称“化”——政企不分成为阻碍改革、阻碍市场化进程的最深层次障碍——少伸有形的手、多伸无形的手——经济基础仍然首先是图书出版与报纸出版——有效遏制非法出版,音像市场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5.
2013年8月11日,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的"中国出版业发展与出版人的文化使命"理论专题研讨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出版集团的领导、出版社负责同志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邬书林,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郭义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名誉会长高明光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图书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唐宋时期曾发展到当时世界的顶峰,为人类文明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到近代,由于政治腐败、经济和科学文化落后,图书出版业也随之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出版权利,中国的图书出版业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经过40多年的发展,尽管其间经历10年“文化大革命”的曲折,我国的图书出版事业也像其他各项社会主义事业一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  相似文献   

17.
澳门图书出版业市场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图书出版产业面临发展危机,需要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本文通过对澳门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现状与核心优势分析,为澳门图书出版业提供发展建议.研究发现,澳门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利用国际化的城市文化资源,能够提升澳门的出版业竞争力.澳门出版业需要调整出版产业结构,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变,依托国家文化输出的新战略,将出版业定位于文化生产、文化服务与文化贸易的发展方向,在教育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教育图书出版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2006年,重庆出版业以实施重大图书出版工程为切入点,以继续实施“图书出版精品发展战略”为着力点,更新出版观念,调整出版思路,多层面、多角度、多形式地挖掘地方资源,基本形式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突出的出版格局。三家图书出版单位其申报年度选题658种,整体上呈现七大特点。  相似文献   

19.
香港出版界以盛大的“八五中文图书展览”告别了1984年。有人认为,1984年是香港出版业的丰收年,它标志着,经过三十多年的辛苦耕耘,香港已由“文化沙漠”变成为“文化绿洲”了。出版新书一千种香港出版业的发展,是逐步向前的。三十多年前,香港几乎没有出版机构。随着香港社会经济的发展,到1984年,香港已经有大大小小的出版社二百六十六家,共出版了新书一千一百种。香港1984年出版的图书与1983年相比,情况如下: 种类 84年占% 83年占%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当今出版业最大的问题是好书被埋没,三流图书大行于世,出版质量和人们的阅读品位都持续下降。--2013年伦敦国际书展“出版终身成就奖”获奖者迈克尔·克鲁格
  出版不能固守于文化的象牙塔里,而要走进读者生活的小需求中;要关注大道,更要关注小需,关注各种人群在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