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舒 《兰台世界》2017,(15):80-82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文章从读者抱怨内容分析从事一线读者服务的图书馆员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根源,从注重图书馆员职业素养提升的角度,探寻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员知识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员服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分析图书馆员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意义的基础上,从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评价模型的建立、评价指标的获取以及具体评价途径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图书馆员知识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实现精品服务,要求图书馆员善于与读者沟通.本文论述了图书馆员与读者心理沟通、知识沟通和品质沟通的意义与要求,对实现馆藏、馆员、读者三者良性互动,提高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进行分析,找出了读者服务存在的差距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弥补服务缺失、提高服务质量的应对策略:一是加强与读者的良性互动关系;二是加强读者对图书馆的客观认知;三是提高馆员的素养;四是鼓励读者参与图书馆的工作;五是实施服务补救.  相似文献   

5.
基于服务接触视角的图书馆质量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读者、图书馆员和图书馆等图书馆服务接触要素的基础上,确定出图书馆服务接触的三元模型和扩展模型,最后从服务接触的视角提出了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员的知识服务能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高校图书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是图书馆有效开展知识服务的基础。本文分析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图书馆员知识服务能力的构成要素,并从服务理念、人才管理、学术素养、信息素质、服务增值、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高校图书馆员知识服务能力与水平,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员是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其各方面的素养及综合服务能力直接影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在提高图书馆员服务能力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从而促进馆员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加速馆员自身的转型,这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及岗位的技术革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服务接触视角的图书馆服务质量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海 《图书馆学刊》2009,31(2):51-53
在分析了读者、图书馆员和图书馆等图书馆服务接触要素的基础上,确定出图书馆服务接触的三元模型和扩展模型,最后从服务接触的视角提出了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内涵入手,采用要素结构分析理论研究数字图书馆内部服务质量差距的现状,深入探讨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差距的要素构成,并找出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差距的产生原因,提出缩小服务质量差距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心境对人的影响,探讨了图书馆员的心境对读者工作的影响,以及馆员服务心境的修养,提出图书馆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境状态,为读者服务增色、添彩,提升服务质量,让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抚慰和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是公共图书馆面对新的社会文化、政策和技术环境,在服务方面主动做出的改变和尝试,主要目的是使公共图书馆服务更贴近读者、方便读者,主要延伸方向包括服务空间、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对象、服务场所、服务质量和服务功能的延伸。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差距模型的图书馆服务质量差距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差距是研究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点,只有明确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差距,才能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估、改进、补救等方面有的放矢.以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为依据,文章合理界定服务、服务质量和服务特征等概念,提出研究图书馆服务质量差距的基本原则,深入剖析图书馆服务质量差距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图书馆服务质量差距的构成要素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服务创新的目的是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其关键是培养独特的图书馆员精神;并以《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为基础,从图书馆员的职业态度、职业素养、职业纪律以及职业特色等方面,分析了服务创新中图书馆员应该遵守的职业精神,提出从做阳光馆员、以承诺创造信任和细节满意等方面提升馆员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4.
调查高校图书馆开展微信服务情况,总结服务内容并分析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数据库推介、嵌入MOOC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打造品牌微信栏目等微信服务策略,以期提高图书馆微信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以格鲁诺斯"可感知的服务质量"为契入点,通过构建可感知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质量框架模型,分析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中对用户期望服务质量和实际感知服务质量影响因素.要减小期望服务质量与感觉中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差距,提高用户可感知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质量,必须从两方面同时着手,加强对其服务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自倡行"人性化服务"以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有显著提高,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不过,当前的"人性化服务"在理论和实践中仍有不少偏颇之处,突出的是降低了图书馆员的地位,强调了馆员的服务职能,却弱化了馆员的教育和管理职能。有必要从"人性化服务"的内涵、理念及现实问题等方面进行反思,切实提高图书馆员的主人翁意识,回归图书馆员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社区图书馆已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提供基本的借阅服务,同时还提供各种延伸服务,如故事时间及各种娱乐活动、讲座和阅读活动、求职服务、网络访问和信息技能培训等.我国社区图书馆应借鉴美国社区图书馆的服务经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服务,培养和提高社区居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建立社区信息库,并充分发挥社区图书馆的公共空间功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图书馆面临的新环境及图书馆员面临的生存挑战,本文阐述了图书馆员服务能力是一种动态服务能力.其构成因素包括馆员的数据挖掘能力、获取知识和知识服务能力、网络服务能力等;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图书馆要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培养图书馆员的精神风貌及其动态服务能力;同时图书馆员自身也要通过持续性学习、工作实践及创新来提高其动态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卢小松 《图书馆学刊》2012,34(11):111-112
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馆员应以有效的沟通方式指导读者利用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对图书馆员服务语言的文明性、艺术性进行探讨,以促进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服务质量是学科服务的核心,提高学科服务质量是图书馆的根本目的。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将经济学领域中的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和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引入到图书馆学科服务领域中,构建基于用户感知的学科服务质量模型和学科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对影响用户感知学科服务质量的四个因素进行分析,找到造成学科服务质量差距的原因,制定缩短学科服务质量差距的补救措施,以此缩小用户感知与期望的差距,提高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