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回顾其还留下什么遗产,是非常必要的。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提倡白话文的运动,它是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常常说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几乎是公认的五四运动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然而百年后的今天,不论民主如何,仅就科学来说,仍有许多值得论道之处。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是一次以提倡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也是一次空前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而胡适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研究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不能不涉及胡适。本文试图以胡适的哲学观念与反传统立场为核心,对五四时期胡适思想作一个简要的评述。一文...  相似文献   

3.
梦隐 《科学文化评论》2009,6(2):123-128
“五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们也赋予了它过多的承负。 在准备这篇介绍性文字时,笔者本想再次探访位于北京沙滩(现改名为五四大街)的老北大校部、文学院和图书馆所在地的红楼,以及楼后当年学生们集合出发的民主广场,不意被告知旧址正在全面维修之中,改造翻新后的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将于“五四”九十周年前夕对社会重新开放。本期的封面就是红楼的正面进口。  相似文献   

4.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五四运动又赋予“科学”和“民主”新的内涵。这一历史过程与陈独秀的科学观及其演变有密切关系。五四运动百年之后回顾陈独秀的科学观,可以发现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刻影响,但学界对此的反思多有不足。本文考察了陈独秀科学观的演进过程,重点分析五四运动对陈独秀科学观转变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陈独秀的科学观具有符号化、人格化、政治化的阶段性特征,五四运动后陈独秀的科学观在一定意义上形塑了现代中国处理科学与政治关系的逻辑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百味书屋     
《科学中国人》2009,(12):37-37
世纪之梦:中国人民对民主与科学的百年追求——山东人民出版社 内容: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觉醒的新阶段,是长期以来新旧文化、中西文化冲突的一次集中爆发。在这场文化革命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所运用的批判武器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历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为了提倡北大学术研究的风气,蔡元培聘请教授。只问个人的真才实学,从不问个人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下放评定权给学生;提倡成功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8.
刘洪文 《科教文汇》2012,(20):178-180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在教育目的上注重个体存在,强调自由、选择与责任,在师生关系上主张"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苏格拉底式教学、个别化教育等;其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强化责任教育,提倡平等、民主、信任的师生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9.
钱三强先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和何泽慧先生1946年在法国居里实验室共同发现铀核的三分裂,对核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钱三强是浙江人,1913年10月16日出生于绍兴。父亲钱玄同是北京大学国文教授,曾与李大钊等革命先辈一起,投入新文化运动,创办《新青年》,提倡文字改革。钱玄同全  相似文献   

10.
解晨 《今日科苑》2010,(4):140-140
鲁迅终其一生都在进行反封建的民主斗争,运用思想和文学的武器,为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妇女作为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自然进入了鲁迅的文学世界。小说《祝福》不仅透视出鲁迅对于一般劳动妇女悲剧境遇的关注,更深入到国民性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民主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实践民主师生观,建立民主平等的校园人际关系,创造活泼和谐的校园教育氛围,通过还原教育的民主功能,提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教师民主的教学态度。通过在中小学生教育管理中实行民主开放型班级管理制度和模式,尊重每个学生的自主权利,发挥每个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落实和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水平,真正实现"熏陶"教育。  相似文献   

12.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赛先生"和"德先生"的旗帜,对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西方身体知识和身体检查(以下简称体检)技术实践作为"赛先生"的体现,同样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被广泛传播和推广。通过具体分析新文化运动与新青年的身体素质、解剖学身体观的传播、科学量度观念与体检等问题,认为新文化运动对"赛先生"的推崇有利于具体的西方身体卫生知识和体检实践在中国的传播与推广,体检实践的落实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西方身体观念的传播。这一时期的体检技术与实践既呈现出源自西方科学的医学特点,亦表达了救亡图存时代对国民体格强健的民族诉求。  相似文献   

13.
风光入名校 (信息来源:北京晨报2005-07-25) 近日,记者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了解到,今年两校高考录取工作已经完成.北大共招收了全国47名"状元",清华共招收了全国33名"状元".除"状元"外,各省市高考的佼佼者也多花落这两家.黑龙江省理科前10名有8人进入北大,河北文科前20名全部进入北大,湖北省文科前30名有29人进入北大.浙江省理科前10名中的9人进入清华,江苏省理科前30名考生中的26名进入清华,福建理科前32名中的31名均被清华录取……  相似文献   

14.
1933年10月,在教育行政与科学研究上都大有作为的饶毓泰出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通过广揽英才、更新实验设备、倡导科学研究,使长期以来只有教学而无科研的北大物理系很快焕发生机,短短几年间就发展成为国内物理学重镇。饶毓泰抗战期间出任西南联大物理系主任,战后向胡适提出将北大物理系建设成原子物理研究中心的计划,并深深地影响了胡适的思想与决策。但因各种原因,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现。1949年前北大物理系发展史表明,一个学术机构的繁荣与否除外部环境外,更与领导人关系密切:领导人不仅要安心于位,而且在科研上须有广阔的视野与敏锐的学术感知力,能从学术机构的发展而不是自己的研究兴趣出发规划机构的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关欣 《科学中国人》2001,(10):11-13
北大,已走过100多年的历程 北大,为中国培养出了一批批的栋梁之材 北大,是无数学子的追求与梦想 北大向来以高分录取学生,能够从天南海北走到未名湖畔的自然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洗礼,从北大走出来的学生也将用自己的知识推动社会的前进。2001年的招生和分配工作刚刚结束,今年进入北大的学子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04,(9):i011-i011
今后.北京大学的本科生毕业时除获得北大的学士学位外,如果达到条件,还可以获得由日本一流大学-早稻田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8月3日,当北大校长许智宏和早稻田大学白井克彦总长共同宣布北京大学-早稻田大学教学科研联合中心正式启动时,这一诱人的梦想也即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科技园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环节于1999年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为首批15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为更好地推动北大科技园的建设工作,2000年9月,由北京大学和北大资源集团两家联合发起正式注册成立了北大科技园有限公司,作为唯一对北大科技园进行投资开发、建设、经营和管理的主体,具体实施北大科技园的战略目标与各项功能.为进一步了解北大科技园作为中国大学科技园建设较早的园区之一,在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科技企业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北大科技园有限公司成立后的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等问题,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北大资源集团总裁、北大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丽宁.  相似文献   

18.
孙占峰  冯晓 《中国科学基金》2012,(3):180-182,18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以其"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开创了以民主和科学的方法管理基础研究的新局面,2004年又进一步确立了"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的工作指导方针。科学基金文化与之相伴而生,在我国  相似文献   

19.
事件博客(Blog或Weblog)是网络中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可以称作是“开放的私人空间”,内容包括对其他网站的链接和个人的随笔、照片的发表或张贴等等。大众群体的广泛参与,使博客正以燎原之势融入百姓寻常生活。博客,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无论是视频博客还是文字博客,无论是所谓的名人博客还是草根博客,都并没有本质区别,博客文化必须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平民文化。——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谢新洲博客就是一场全民运动,这场全民运动逐渐释放了底层人民的话语权,让所有人都有可能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博客所搭建的是…  相似文献   

20.
五四科学精神价值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科学精神即新文化运动大力倡导的现代性思维方式,其价值体现在先驱们试图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与科学方法的传播,改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使民族精神理性化,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新文化运动后,因受制于社会政治条件,五四科学精神失落,反科学、非理性思潮不时泛滥,造成了不少严重的历史失误.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继承五四科学精神,完成先驱者们改造思维方式的未竞事业,抓好文化心理结构的转换,建构理性的新世纪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