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在  相似文献   

2.
何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3.
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驶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他们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4.
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驶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意识  相似文献   

5.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困惑、探究、以期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困惑、探究、以期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碰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相似文献   

8.
<正>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理解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那么,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经验,就此阐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一、营造轻松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尽量帮助学生解决紧张和害怕的心理,尽量为  相似文献   

9.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要形成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集中全力活跃思维,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心理力量。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上讲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所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三琴 《考试周刊》2015,(14):83-84
<正>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被称为问题意识。人类的思维开始于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问题是学习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  相似文献   

12.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难、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4.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问题意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问题意识却日渐淡化.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和善于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真正地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猜测、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品质。从教学上来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当学生感到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其主动性思维才真正激发和启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敢问、爱问、会问。  相似文献   

18.
黄新 《中学生物学》2012,28(9):18+60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在与环境互相作用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身的主动建构发展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  相似文献   

19.
一、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内涵所谓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指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由此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美姣 《广西教育》2005,(1A):78-79
问题意识是指人在认知的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的。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