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术欣赏课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感受美术作品的外部形式美开始,逐步深化到对作品内容美的认识和理解,并经过长期积淀,最终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的过程。因此。对美术作品欣赏的指导要分两步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欣赏学习是学生了解美术作品形式美和作品内涵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以愉悦的心情来观赏美术作品的审美过程。本文从综合纸版画教学中学生出现的欣赏问题入手,在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探索基于学生特点的欣赏学习形式,以期有效地促进学生欣赏能力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教学中,美术具有它独特的作用。小学是孩子成长的启蒙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要学会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并且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和作品使用的艺术形式的相关了解,提高欣赏美的能力,从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明暗、色彩等不同方面进行锻炼,真正学会对美术作品的好坏有一个基本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美术欣赏是美术实现其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的重要环节。任何美术作品都是由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构成的完整统一体,内容是形式的精神内涵,形式是内容的物质外观。从美术创作的角度来说,它是先有内容(即精神内涵),而后通过形式(一定的物质外观)表现出来。而美术欣赏则从对作品的外部形式美的感受开始,由表及里地逐步体察到形象的深层意蕴。因此,美术欣赏课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有别于一般的理论课、技能课。只有充分地认识和把握美术欣赏课的特点,采取恰当有效的教学方式,从“情”和“美”的角度切人,把着眼点放在对美术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才能达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美术欣赏教育是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美感经验,培养审美情感或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质量,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美的欣赏、审美教育的价值愈来愈引人注意,因而美术欣赏教育逐渐为各学校所重视。但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育内容一直以绘画、手工为主,学校美术欣赏教育存在着诸如欣赏题材内容单一,忽视周围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欣赏和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对于一些作品中蕴含的美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美术作品的特点,美术鉴赏的内容可分为美术作品的内容美、瞬间美、形式美.形象美、技法美鉴赏五个方面.对美术鉴赏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有助于鉴赏者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对美术作品的宏观把握,从而提高其鉴赏力.  相似文献   

7.
试论英汉排比辞格的形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式美是指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特征”,①而辞格的形式美是指辞格的语言形式所体现的美的概括,是人们最普遍、最直接感受并欣赏的审美对象。在辞格的美感因素的创制并发展的过程中,内容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结合起着主要作用,而形式美法则也在产生着直接影响。“单纯齐一...  相似文献   

8.
漫话剪纸欣赏课教学郑永勤,杨佩文剪纸欣赏课,是美术学科课业形式之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想象、鉴别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精神活动来正确认识美术作品。欣赏内容包括中外美术史上的主要作品,中国现代美术作品和中外优秀儿童画作品;组织形式有专题...  相似文献   

9.
形式美育在文学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美育即审美教育,形式美是美的对象在形式方面呈现出来的某些具有共同性的美的要素和规律,形式美育是通过对形式美的感受以及形式美特征和规律的理性把握,培养美的感受和创造能力。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进行形式美育的最佳示范。我们在教学中有时从形式入手,能够更为方便地把握作品,得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体验其形式美和内容美.增强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活动。它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开展多元化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如何选择适宜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是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关键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美术作品的形式,就是内容的存在方式。而风格则是美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而在整体上呈现出的独特的艺术特征。对美术作品艺术风格的把握,是美术欣赏和接受中的重要内容。从审美角度把握作品风格,需要结合一定的美术发展史、美学思潮、艺术观念、创作方法流派演变等知识。  相似文献   

12.
爱默生的作品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有机结合.在<美感>中,他大量使用色彩词、定冠词、连词以及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渲染美的主题,有力地体现他超验主义思想.所以,对用词特色的分析是欣赏这部作品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正>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儿童欣赏、感受美术作品,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其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对于审美经验缺乏的小班幼儿,更要通过多形式的美术欣赏活动培养和丰富幼儿的感受力,发展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小班幼儿处于有意识涂鸦期过渡到意象期,这时他们的观察力和小手肌肉还在不断完善中,因而美术欣赏作  相似文献   

14.
形式美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美的形态,同作为与美的内容构成辩证统一关系的美的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形式美是指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各种可感的形式因素有规律的组合构成的形式本身所具有的美。美的形式则是指审美对象中呈现或表达美的内容从而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 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联系,主要在于美的形式中包含着一部分形式美,或者换句话说,一部分形式美来自美的形式。 作为审美对象,一般是由一定的审美内容和审美形式的辩证统一构成的,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其中,形式的因素可以区分为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所谓内在形式是指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组织联系和结构安排。所谓外在形式是指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15.
美的创造是以欣赏为最终目的的。人们对美术的欣赏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高级活动。在欣赏的过程中,人们会对作品进行一定的评价,并从心理上对他人的创作进行感受和体会,形成独特的认知。欣赏与创造是分不开的,学生可以从欣赏中体会到作品独特的美感,还能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此外,美术作品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方面也有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它能让学生形成美的意识,并使这种意识逐渐加深。欣赏的越多学生对美的认知就会越深刻,不断地发扬美术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美术欣赏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引导他们进行美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6.
论作品形式因素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欣赏教学中,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章从美术的基本特征,形式美、美术语言,历史文化和审美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形式因素在欣赏教学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芳 《华章》2010,(24)
木雕的形式美是木雕的关键,本文通过探索木雕形式美的法则,从而做到掌握木雕设计中的形式美规律,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以引导木雕设计者做出有价值更具有形式美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当前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教育存在如下一些问题:①没有正确处理好感受美和表现美之间的关系,忽视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情感体验,把传授知识技能放在首位。②所欣赏的作品局限于教师的范画、幼儿的美术作品和墙面装饰等。这些作品内容单一,对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鉴  相似文献   

19.
作品欣赏教学的主要功能是——认识、教育、审美。美术作品的欣赏是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活动。我们应正视在美术作品欣赏中的各类心理体验,充分调动审美者的主观参与意识,同时提高审美者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真正学会从形式优美、内容博大的美术作品中感受、欣赏到无限丰富内涵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幼儿美术欣赏是幼儿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感知美术作品(包括名人作品、幼儿作品、工艺品、雕塑等等)的过程,幼儿在这一过程中欣赏作品,理解作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多年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觉得美术欣赏活动是一个薄弱环节.被孤立起来.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在这里.笔者谈谈自己对幼儿美术欣赏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