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莉 《兰台世界》2008,(5):51-52
所渭法定公文,它的范围是《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并同时实施,以下简称《条例》)中所规定的14种正式文种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2001年1月1日正式施行,以下简称《办法》)中所规定的13种正式文种:除去9个相同文种,两大现行公文法规共对18个文种提出规范化要求,南于这18个文种是党和国家在公文管理法规中明确规定的,  相似文献   

2.
公文文种按照其适用范围可分为通用文种和专用文种.通用文种是指可供公方身份作者在各社会活动领域使用的公文文种,一般由政府公布的公文程式加以规定和约束.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政权交替频繁.而公文是进行政治、权力斗争的重要工具,统治者为加强国家行政管理和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都热衷于对公文程式加以修改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科学界定公文文种的行文方向对于实际公文处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公文行文方向的划分应摒弃对于行政级别、权力关系静态认识上的误区。公文文种行文方向多向性,是公务处理活动复杂性的特点决定的。科学界定公文文种的行文方向,应依据公务处理活动的具体时空语境,结合行文隶属关系、职权范围,采用综合的、动态的灵活的方法。文章对现行法定公文文种的行文方向逐一做了界定。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不少管理规章中,允许规范性文件使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相关文种名称的现象,以厘定《条例》与规范性公文的隶属关系为立论前提,以相关规章中对规范性公文名称使用规定的异见现状为样本,通过分析规范性公文的内容特质、《条例》中相关文种在适用范围和写作实践中的“规范性”属性,甄定《条例》中的规范性公文文种,进而揭示这种甄定在公文学、管理学和法制学上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函在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都是法定的公文文种,但在其程式及实际使用中却存在很大差别.本文拟对海峡两地的函作一比较研究,以期推动两地在公文处理上的相互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郑莉 《兰台世界》2008,(9):51-52
所谓法定公文,它的范围是<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并同时实施,以下简称<条例>)中所规定的14种正式文种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2001年1月1日正式施行,以下简称<办法>)中所规定的13种正式文种.  相似文献   

7.
一 文种,即为概括表明文书的特性与使用范围而赋予每种文书的统一、规范的名称。正确规范地选用文种对公文处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正确选用文种,公文写作才能实现规范化,文件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公文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才能得到维护。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文种的使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针对这一现象,不少学者提出了很多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的建议和设想,笔者认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观点:分级规范使用文种。 主要见于岳海翔《关于公文文种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档案学通讯》2000 年第…  相似文献   

8.
杨霞 《档案学研究》2020,34(2):69-72
我国现行党政机关公文文种设置科学合理,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现行公文文种数量较多、外延交叉、功能重叠、方向失衡,本文建议文种稳中求降、明晰适用范围、厘清文体功用、平衡行文方向,通过提出文种设置及使用建议,继续强化文种功能和发挥公文效用,为现在和将来的公文建设提供必备的专业支撑和具体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港台公文文种设置使用与内地相关规范存在的四点主要差异 ,由此得出对于内地公文文种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1951年到2006年的55年内,中国内地的行政公文文种体系先后有5次大的调整。其中调整比较频繁的是上行文种;从文种的增删和同一文种适用范围的调整,可以看出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和经济体制转变的轨迹。未来文种的设置会更多地考虑民众的喜好与否;下行文种将会逐步减少,行文方向不确定的通用文种将会逐步增多;法定文种会越来越多;对误用、错用文种的查处力度会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当前公文学术界在公文文种研究方面所存在的机械化、片面化倾向 ,集中就通知、报告、函和指示等文种的使用问题进行析议 ,提出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公文文种涵义的学术主张  相似文献   

12.
本文界定了任免类公文的定义,明确区分出其使用范围,概括了任免类公文的通用写作模式,总结了任免类公文写作上应注意的问题,并针对任免类公文在使用中经常出现的错用、混用现象提出了区分、选用文种的方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3.
公文是管理的主要工具,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公文处理工作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国务院和重庆市等省级政府及其办公厅发文字号实际使用考察,论析发文字号要素组成规定的缺失,再次呼吁将发文字号实际执行的要素,不再合称为机关代字,而单独称"发文形式",并规定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发文形式、年度、发文顺序号组成。科学化、制度化的党政公文发文形式,将力促发文字号规范化,更能推进公文处理工作"三化"。本文改进了两套发文形式体系。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党政机关法定公文中的四个上行文种,即请示、报告、议案和上行的意见,在对照它们的用途、找到相同或相似之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不同之处,认为以上文种在形成使用的主体、行文目的、行文时间、写作内容与要求、提出事项的适用情况和重要程度、行文规则、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知”是党政机关广泛使用的法定公文。但在“通知”文种的撰写过程中,文秘工作者对其使用范围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公文学界也观点不一。文章对此进行分析,以期澄清模糊认识,促进“通知”写作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下级机关或其负责人,可以向上级机关或其负责人报送公文.此规定文本本身表述矛盾、不合法理,导致衍生的党政机关法定公文处理规定解释随意、实践多元.取消此规定,可以进一步强化党政机关法定公文的组织属性,有利于清晰区分法定公文与非法定公文,并形成不同的处理通道,促进公权监督,使禁止以机关负责人名义发收法定公文上升为组织纪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50多年来行政公文文种的增删变化,明确指出其"增"着眼于公文工作的需要与方便,其"删"源于文种功能重复及使用频率过低.概言之,实用与否是行政公文文种得以"递补"或"出局"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又一次重新修订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规定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历来是我国指导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必不可少的纲领性文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公文及公文处理工作也必然发生变革。新修订的《办法》第二章规定了公文种类,确定公文有13个主要文种,即(一)命令(令)、(二)决定、(三)公告、(四)通告、(五)通知、(六)通报、(七)议案、(八)报告、(九)请示、(十)批复、(十一)意见、(十二〕函、(十三)会议纪要。与修订前的文种相比,取消了“指示”,新增了“意见”,另外还有一些公文文种适用范围作了部分修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方便写作和教学的目的出发,明确了奖惩类公文的内涵和它所包括的文种类型,概括了奖惩类公文的特点和通用写作模式,并针对奖惩类公文在使用中经常出现的错用、混用现象提出了正确区分、选用文种的方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发文字号要素组成规定和实际使用的分析 ,发现发文字号中隐藏有另一要素 ,应升级独立为发文字号的一个组成要素———公文属性词 ,为党政公文处理“三化”更好地实现 ,呼吁将其法定化、规范化 ,并设计了两套公文属性词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