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教学试验、对比分析等方法,以高师体育专业、高师非体育专业、竞技体校队员为研究对象,对跳深练习发展运动员快速力量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跳深练习作为一种发展肌肉力量的特殊超等长练习方法,其生理机制符合运动比赛特点,是发展由退让到克制性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对训练基础较高的运动员快速力量的提高作用显著,但对训练基础较低的练习者来说,训练效果不显著,部分受试者训练初期出现机体损伤现象.实验结果对不同水平运动员有选择的进行跳深练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1双腿深蹲起立的作用1.1发展力量,提高士兵将物体提离地面的能力双腿深蹲起立,可用于发展士兵腰部、髋部、臀部以及下肢肌肉的力量,提高躯干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士兵将物体提离地面的能力。士兵下蹲搬重物时,身体重心平均地落在全脚掌上,上体保持正直;起立时固定好臀部,并收紧腹部肌肉,用腿部发力,将重物提起。1.2可作为测试士兵运动功能的重要指标双腿深蹲起立还可作为测试士兵运动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研究及在实验条件下的动力学测试,对两步助跑跳深跳远练习与三级跳远跨步跳起跳力量在形式及内容上的相似程度和差异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步助跑跳深跳远练习可以作为发展三级跳远跨步跳起跳力量的专门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4.
1前言笔者对江苏省各业余体校少年艺体运动员的训练作了调查研究,发现教练员们根据艺术体操的特点,在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重视并狠抓柔韧性训练,无疑这是正确的措施。有些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腿部力量也很重视,但大部分教练员对身体中间部位的力量练习有所忽视,使得腿部力量得不到明显的发挥,有时还出现四部与身体动作不能很好结合的情况。笔者认为,这正是我国艺体运动员与国际上最高水平运动员之间身体能力方面的差距,故而利用自己教练实践的机会,有意识地加强所教少年艺体运动员身体中间部位的力量练习,并采取了一些…  相似文献   

5.
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特征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爱捷运动影像分析系统和等速测力系统CYBEX NORM对我国优秀女子速滑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测试.并利用数值计算中的牛顿插值法,根据三维立体解析获得的关节角速度值与等动测试获得的动力学数据进行插值计算,绘出运动员实际蹬冰时肌群力矩变化曲线,分析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所存在的问题.主要结论:1.在爆发力蹬冰阶段,髋关节伸肌肌群在蹬伸时可以发挥最大肌力,这对运动技术的提高是有益的.2.随着蹬伸速度的增加,运动员髋、膝、踝的肌肉力量下降,这将影响每个环节的功率输出,应加强腿部肌群快速收缩下的专项力量能力.3.运动员在膝角大于135.以后呈现肌力水平较低现象,即便角速度已经开始减少,但肌力却没有增加,这使得蹬冰后期小腿作用被减弱.  相似文献   

6.
健美运动具有动作技术简单、容易掌握和练习方便等特点深受在校广大学生的喜爱。健美运动能增长肌肉、增强力量、健美体型和体魄,同时还能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7.
发展肌肉爆发力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力量是决定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重要体能因素,是评定身体训练水平的最主要指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肌肉爆发力中“肌肉爆发力概念”、“肌肉爆发力指数”、“希尔力速方程”、“肌肉爆发力的力学理论”、“力量-时间”、“力量-速度”等生物力学的问题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指出为了提高肌肉爆发力,应加强运动训练的规范性,使发展肌肉爆发力训练的动作正确、合理、协调。着重指出利用慢速的力量训练来增加肌肉的最大力量;避免快速重复的爆发式动作练习;在一定动作时间的基础上增加力量练习。对肌肉爆发力的训练手段、方法的安排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发展学生弹跳水平。方法:练习腿部力量以及腰腹力量。结果: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品质。结论:提高学生的弹跳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四、垫上运动可以从3岁开始练习体操项目中,垫上运动对于发展身体柔韧性是最适合的。在垫子上做分腿、团身、滚动动作,会使全身的肌肉都得到伸屈。这在父母的帮助下,3~4岁的孩子就可以开始练习。垫上运动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首先是要有控制动作时机的自我感觉。垫上运动的前滚翻也好,后滚翻也好,只要掌握好运用滚动力量的时机,就能完成动作。其次是要教会在运动中使用身体各部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述新的康复理论"Prehabilitation",主要从静力性力量训练、动力力量训练、离心性力量以及plyometric练习几个方面论述基于Prehabilitation发展力量的方法手段,重点从Prehabilitation视角下阐明肌肉力量训练的方法、作用,以及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动向,丰富肌肉功能训练的方法,包括悬吊训练法(S-E-T)、超等长练习(Plyometric)、核心力量训练(Core Strength Training)等,Prehabilitation的性肌肉功能训练在运动实践中能起到预防运动损伤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发展高校运动员爆发力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体育运动中,目前有许多发展力量与爆发力的方法,然而至今还没有找出一种最为有效的发展爆发力的方法.通过对西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1999级本科男生的分组实验比较来证明用单腿进行腿部力量练习,所承受负荷带来的训练效果,目前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受试者采用不同振动频率进行附加振动的负重蹲训练,探讨振动频率对肌肉力量振动训练效果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大学男生30人为受试者,在振动台上进行不同振动频率的负重蹲训练.使用三维影像测量和测力台同步采集50cm跳深和负重蹲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使用瑞士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系统采集膝关节向心和离心收缩时的肌力指标.对实验前后两次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频组在跳深的净冲量、反跳时间和反跳高度等方面明显优于低频组;高频组在负重蹲的最大力值、蹬伸时间、冲量的改变幅度要优于低频组;高频组在肌力数据的力矩峰值和最大功率的增大幅度上也明显高于低频组.结论:较高振动频率(35-45Hz)更有利于促进下肢肌群超等长运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下肢伸肌群的向心工作能力以及能力储备,能够提高膝关节在离心和向心两种工作状态下的力矩峰值以及最大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研究在不同振动波条件下对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影响。以33名大学男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方向振动波的条件下进行负重蹲实验。以三维影像与三维测力台同步测量系统采集跳深和负重蹲动作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以瑞士等速肌力测试系统采集膝关节在不同速度时向心、离心运动的肌力学数据。分析结果认为,振动波方向影响肌肉振动训练的效果。振动波方向与肌纤维纵轴之间趋向于垂直状态或形成较大角度时,振动波能够对肌肉产生较大的刺激。振动波与肌纤维的角度过小或成平行状态时,振动波对肌肉的刺激作用便相对较小。肌纤维受到与其呈大角度的振动波的作用时间越长,便越能对肌肉能力的增强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摘要:通过实验的方法,选取处于最大力量素质敏感期和非力量素质敏感期的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进行相对等量负荷的力量训练干预,观察、测试、对比不同年龄组别受试者最大力量素质增长与肌肉围度的变化情况,以探讨青少年力量素质敏感期是否对力量训练“敏感”以及不同年龄段力量增长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将实验对象分为初中、高中、大学三组(n=31),每组实验对象进行每周2次课共为期8周的力量训练,力量练习内容包括:仰卧推举、负重背蹲。每节课持续时间为40-60分钟,力量训练负荷强度为最大强度60%-80%,重复次数为8-10次,组间歇时间为3-5分钟。在经过8周的力量训练之后,初中组的仰卧推举和负重背蹲分别提高了33.1%、32.4%;高中组的仰卧推举和负重背蹲分别提高了36.8%、28.6%;大学组的仰卧推举和负重背蹲分别提高了34.8%、29.5%,三组受试者力量素质的提高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分别对初中、高中和大学三组受试者的仰卧推举与负重背蹲在力量训练后所提高的值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结果显示这三组数据之间不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即初中、高中和大学三组受试者的力量素质提高的幅度相近。初中、高中、大学三组受试者力量训练前后肌肉围度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三个组肌肉围度的变化均不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在有限的样本条件下,发现经过8周相对等量负荷的力量训练,处于力量素质敏感期的实验组与非力量素质敏感期的对照组力量增长的水平是相近的,即在青少年力量素质敏感期进行力量训练并不会使得力量素质获得额外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主客场制全国锦标赛优秀手球选手力量训练安排的一些问题。尽管在一周的比赛期中,有现成的、并被专家偏好的各种力量训练方法,但是研究表明,大部分人使用的力量练习方法是卧推、胸前提拉杠铃、负重深蹲等。发展肌肉爆发力的练习则被包括在大部分训练中。通常,这意味着身体大部分肌肉要参与练习。在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的方法。半数专家认为,有必要安排一次单独的力量训练课,而另一半专家认为,在一周的比赛中,训练时间非常有限,有必要把力量训练融合到整个训练课中。至于每次训练课中使用的练习次数,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观点,一般限定在3-4至12-14,依据练习的组数和重复次数而定。从公开的数据所得到的信息说明,在比赛期间,手球选手力量训练的安排这一基本理念必须加强。然而,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仍然缺乏数据来证实这种或那种说法。研究表明,俄罗斯俱乐部有必要进行独立的研究,并最终制定出科学的力量训练计划,这将使其在欧洲杯以及国内锦标赛中更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跳深练习最佳下落高度的确定在跳深训练负荷的精细化、个性化控制中至关重要。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最佳下落高度的评价方法进行对比,认为最大下蹲跳高度百分比法适合运动水平较低且测试器材有限的群体,使运动员在不降低跳深运动表现的情况下降低下肢损伤风险;对训练负荷强度的精确性有较高要求的个体,当其训练目标对触地时间与跳起高度有较高要求时,建议使用反应力量指数法;最大输出功率法、最大纵跳高度法可能导致触地时间的延长,降低跳深练习的运动表现。指出,教练员应密切结合专项特点及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的专项特征选择跳深练习最佳下落高度的评价方法,今后研究应将重点集中于训练研究。  相似文献   

17.
研究设计了3个可以使足呈5°、10°和15°背屈角度的蹲跳练习,探讨足不同背屈对纵跳高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足不同背屈都能提高跳起高度,5°时最高,平均增加了15.8cm,10°和15°时有所减少,分别增加12.2cm和10cm,充分显示出肌肉预拉长对发挥肌肉力量的作用,同时也表明肌肉的不同工作状态对肌肉收缩力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鉴于人们主张用近似专项的形式发展力量,可使所获力量能较好地应用于专项,并认为跳跃与跑相似,负重练习的抓、挺、蹲等与跑不相似。本文从动作结构和运动速率的方面,对跳跃练习的跨步跳、单足跳和跳栏架;负重练习的负沙袋(17公斤)蹲起和蹲跳、负杠铃(50公斤)全蹲和半蹲;进行动作分析,并与途中跑相比较,以便为人们采用这些练习提供参考意见。二、研究方法(一)阅读文献;(二)用Bollex 快速摄影机(70格/秒)摄制图片;(二)分析图片并做统计学处理。三、实验对象本院体育系短跑队,男子14人(二、三级运动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的这套椅子操,不需要特殊的器械和场地,在教室、在宿舍、在家庭都可以做。椅子操动作简单易学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坚特做椅子操,可使体格健美。椅子操练习包括:发展手臂和肩带肌肉群的练习;发展腿部肌肉群的练习;发展躯干肌肉群的练习(含发展腹部肌肉群、背部和颈部肌肉群及躯干斜肌或侧屈肌的练习、脊柱转动的练习)以及全面发展的练习共265个。全部练习分三期将连续刊登。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跳跃类和负重类肌肉力量训练方法对肌肉力量的影响特征,实验将22名大学体育专业男生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类不同的力量训练方法训练下肢肌肉力量。通过测力台和等速肌力测试系统采集实验前后下肢的动力学数据和关节肌力矩数据。研究结果显示,两类不同的力量练习方法都能够使肌肉力量得到提高,但是在力量增强的特征上有所不同。跳跃类练习方法主要以肌肉的储能能力和快速肌力的提高为主,而负重类练习方法主要以肌肉的向心收缩能力和绝对力量的提高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