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访谈法,分析海西妈祖信俗活动中民俗体育的民族性、传统性、地域性、娱乐健身性、观赏性等文化特征,探讨妈祖文化中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促进"妈祖体育圈"民俗体育能够在海西经济建设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妈祖民俗扎根于特定的民族生境之中,深深打上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烙印,妈祖民俗在实践中往往与传统存在着断裂,一些新的民俗传统被建构起来。在非遗视野下,应以传承、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妈祖民俗,把妈祖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置入流动的文化生境中。保持妈祖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传承与创新任务并重,其关键在于不能脱离妈祖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3.
论“海西”发展中的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妈祖文化是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精神纽带,具有闽台地方特色妈祖文化与体育的结合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也是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合作的新领域。建设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圈"有利于推动海峡两岸民间友好往来;有利于促进闽台体育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提出:共建闽台城市体育行政部门支持"妈祖文化体育圈"常设机构;共建闽台妈祖文化特色体育竞赛与全民健身联动市场;共建海西城市滨海体育旅游休闲园区;共建闽台妈祖文化体育合作研究课题互动模式等建设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地域文化视角,选取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五个具有丰富多彩民俗节庆活动的传统节日,对其在岭南文化和齐鲁文化影响下的民俗体育活动内容与特征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发现,传统节庆民俗体育活动在产生流传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时令特征和地域文化性。随着现代生活的需要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其多样性和特色日渐式微,文化趋同现象日益严重,社会教育功能也随之减弱。特定时间、特定场合所开展的传统节庆民俗体育活动,在保证其核心价值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应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鼓励并引导有创造性的良性改造,使之在现代社会中得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部少数民族节庆中的民俗体育是我国西部各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浓缩点,它作为一种身体行为的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表征。从文化学、民族学、民俗学的角度,探讨西部少数民族节庆中的民俗体育,揭示节庆民俗体育地域性、周期性、人文性等特征,并研究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运用历史学、社会文化学、民俗学、宗教学、文献学方法,探究妈祖体育文化圈的概念,论述构建妈祖体育文化圈的基础理论研究工程和开发应用研究工程,阐述构建妈祖体育文化圈的意义,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两岸四地的交流与发展和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俗体育旅游是一种高层次、高品味、高参与、体验性的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河南节庆中、婚俗中、民间歌舞与游艺活动中的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共同构成河南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成为满足体验经济时代游客需求的独特资源。探讨河南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可以为河南旅游事业的发展以及经济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田野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福建霞浦沙江村"曳石"民俗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该民俗体育活动传承的文化内涵。研究结果表明:该活动的文化内涵体现为,纪念抗倭斗争,彰显了积极的爱国主义精神文化;与中秋节庆文化互融,表达期盼团圆和幸福的生活;与宗教文化相互渗透,体现和谐与和平区域社会场景;活动中所使用的器械的形状、命名,场地设计及服饰色泽等传递着村民们对现实生活的珍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祖国的拳拳爱心。  相似文献   

9.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妈祖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特性。因此,海西体育旅游的发展可借助妈祖文化软实力正确定位,打造体育旅游特色品牌和精品套餐;创设特色赛事赋予品牌灵魂,吸引人们的参与;加大宣传力度,拉动赛事旅游;大力宣传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促使项目的落实和开展以助海西体育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徽州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和民间遗存进行分析.徽州民俗体育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人文价值,是徽州民众在特定的环境区域和社会文化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形成并积累起来的,与地区民众的生活、心理、气质、经济、文化、道德和社会发展有关,体现出徽州的生存环境、节日庆典、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等.借助徽州文化旅游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契机建立一套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运行机制,结合节日民俗活动、特色节庆演出等形式,推动徽州民俗体育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了探索影响村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问题的主要社会根源,并探讨解决村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问题的对策,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乡土社会西方化与城市化消解了民俗体育的生存土壤;2)政府全面主导“送体育下乡”挤占了民俗体育的传承空间。本研究对解决村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问题提出来了以下对策:1)政府主导政策研制与路径选择,解决发展中不够的问题,为村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提供条件与空间;2)促进文化主体价值观念转变,提高文化自觉与自信,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条道路”,为村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提供生存土壤;3)加强基层文化传承模式创新,构建“健身联体+全科体育指导员”传承模式,解决村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中不和的问题,实现村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协调可持续。  相似文献   

12.
从民俗体育优势项目及国际化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民俗体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技术风格、技术形式、发展形式、文化传播和思想观念等方面,为民俗体育优势项目的国际化提供了发展策略,旨在为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在世界体育文化潮流中的发展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对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途径。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朴素性和注重伦理的特征与当今社会的功利性和宣泄性的需求不一致,民族传统体育实践主体逐渐流失以及西方体育的强势推进等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重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性价值,不断提高民族传统文化自觉,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互哺"机制才能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4.
以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环境为切入点,分析了民俗体育的历史变迁,构建了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模型,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产业化与遗产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今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机遇,认为民俗体育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向是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民间体育文化是现代体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试图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中国民间体育进行梳理,对中国民间体育的深层文化意蕴、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特性、提倡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建设意义、中国民间体育和现代竞技体育的关系以及当前民间体育的生存和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中国民间体育文化的研究做一些文化思索.  相似文献   

16.
从娱乐体育、民俗体育、养生体育、练武体育、"百戏"五方面对东汉民间体育的功能和文化特征进行研究,得出娱乐体育的娱乐功能及人文精神特征,民俗体育的文化聚合功能和民族性特征,养生体育的保健养生理论体现了我国古代哲学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练武体育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套路和流派逐渐形成,武术成为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全息影像,很多体育活动以艺术的形式存在于"百戏"中,体现了体育文化的融合性和继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阐述了民俗体育的扩布现象,并分析了影响民俗体育产生扩布性的原因。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民俗体育文化适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特性是民俗体育产生扩布性的动因;民俗体育的扩布性现象也正是民俗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适应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的一种表现,体现了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对民俗体育扩布现象的研究,有利于实现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态保护、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民族民间体育赛事为切入点,对举办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旨在弘扬民族民间体育赛事,促进民族体育文化建设,激发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研究热情,探索民族体育赛事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举办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省市和相关部门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闽台民间传统体育与两岸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文化的一部分,闽台民间传统体育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和深厚的渊源。地缘、血缘、神缘、俗缘等关系为闽台民间传统体育的交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闽台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自身存在的发展渊源又为彼此的交流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这些基础上,充分发挥民间体育社团和学校的主体作用,建立互动灵活的操作机制,大力加强闽台的民间传统体育交流,从而激发两岸同胞的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