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各项教育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最近二十年来,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短短几十年间,我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达到了现在的21%,并且已经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目前我国人均GDP只有1700美元,但是我们正在做着其他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才能做到的事情。我国GDP总额只不过占世界GDP总额的4.4%,但是我们却负担了占全世界20%的人口的教育,应该说这个成绩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是经济发展总体上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主要度量标准是人均GDP4000-10000美元,中山市2000年人均GDP22900元(约折合2860美元),处于较富裕的小康社会阶段,“十五”预计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15%,2005年达到46000元(约折合5700美元),成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市。思想现代化,信息强市、科教兴市、工业立市、依法治市,经济外向化,城乡一体化,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深度等,这些是影响中山市现代化进程之重大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数字大参考     
●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 2000年我国 GDP(国内生产总值 )比 1999年增长 8%,超过 8 9万亿元。这个数字换算成美元将超过 1万亿,分摊到每个人身上为 849美元。这是中国的 GDP首次突破 800美元。人均 GDP800美元是“低收人国家” (人均 GDP800美元以下 )与“中等和中低等收入国家” (人均 GDP800至 3000美元 )的分水岭,中国终于把“穷国”的帽子丢在了上一个世纪。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的计算, 2000年前三季度 8 2个百分点的 GDP增长中,消费贡献了 5 8个点、投资贡献了 2 5个点、净出口是- 0 1个点。《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年报》近日发表署名文章称,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接受媒体采访说,“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人均财力水平,在国际上仍处于偏低水平”。根据数据,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8.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当年GDP为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财政收入占GDP的21%不到。的确,...  相似文献   

5.
1.人均收入水平持续上升.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十一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将持续上升,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将增长7%.到2010年达到253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到2010年达到6400元。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将从舒适型向发展型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将从侧重量的增加转向更注重质的改善。消费需求的扩张以及结构的升级,既可为新产业的成长,也可为传统产业的继续发展创造需求空间。粗略计算,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那末,“十一五”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每年可以拉动最终需求增长2.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补白     
笑蜀 《学习之友》2011,(6):31-31
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下限为4.07%-4.25%。  相似文献   

7.
周天勇 《学习之友》2008,(12):39-39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由于“左”的思潮干扰经济建设,使我们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在世界各国的位次上不断后移。1952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GDP的比例为5.2%,1978年下降为5.0%。1948年,中国人均GDP排世界各国第40位,到了1978年中国人均GDP排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1977年全国有1.4亿人平均口粮在300斤以下,处于半饥饿状态;1978年全国居民的粮食和食油消费量比1949年分别低18斤和0.2斤;1978年全国有2.5亿绝对贫困人口。当年,实际城镇失业率高达19%左右。  相似文献   

8.
“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是历次五年计划中最辉煌的。就拿人民生活水平来说,据来自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消息,预计今年底,全国人均GDP将超过8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5.5%和5.4%;超过5%和4%的预期目标;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平方米,全国彩电普及率达到63%,电话普及率达到15%,居民购买力明显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平均增长10.8%,快于“八五”的平均水平,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全国人均生活水平已经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同时,“九五”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国有…  相似文献   

9.
按照美元恒定价值(constantUSdollar)计算,美国在1901年的人均GDP为4019美元。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1,WorldResourcesInstitute)2009年2月份发布的“1960--2006年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资料显示,接照美元现值(currentdollar)计算,美国1967年的人均GDP为4046美元。故将美国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和当前这三个阶段分别加以介绍.这三个阶段也基本代表美国学前教育起步、普及和提高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证明在定位资源的产出必须超过定额的约束下,最优产出模型的均衡条件是:资源资本(或劳动)的货币边际转换率e〉1,而不是e=1。因此政府应实行资源定额与价格的管理政策,才会使中国“十一五”规划中的GDP年增7.5%、单位GDP资耗下降20%、居民年增收5%三者协同实现。  相似文献   

11.
钱爱娟 《新高考》2006,(7):20-22
第一部分 国内 一、经济 1.2005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9%,总量达18.2万亿元,人均1700美元。国家统计局宣布,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18亿元,增长5.29,6;第二产业增加值86208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73395亿元,增长9.6%。按2005年平均汇率计算,我国GDP折合为22257亿美元,从2004年的世界第六位跃居为第四位。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我国顺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基本实现了原定800~1000美元的目标,实现了从贫困、温饱到“总体小康”的第一次历史跨越。尽管我国人均GDP仅仅相当于中下等收入国家下限的水平,刚刚迈进小康门槛,但是我国经济总量(GDP)已排在美、日、德、英、法之后,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这为我们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和第二次新跨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统计评价指标包括12项内容。  相似文献   

13.
时事回放2004年1月2O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数据,2003年我国GDP总量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1090美元。这是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历史上新加坡、韩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经济迅速上升,很快奔向人均4000美元、8000美元;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则长期徘徊在人均一两千美元的水平上,很难突破。可见,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一方面,是一个新的战略起点,具备了经济起飞的前提;另一方面,各种矛盾还相对集中、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政治生态”环境严峻.境内资源贫瘠.能源缺乏。发展条件先天不足。国家的发展只能走“科技立国”之路,因而高度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以色列政府的教育投入高达国内GDP的10%左右,高于大多数西方国家。目前.每万人口中的工程师拥有量达135人.列全球之首.其中绝大部分为自己培养。正是凭借其先进的教育、科技水平,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它已置身于西方发达国家之列。2007年的人均GDP已超过2.4万美元。在以色列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发挥了教育和高素质人才的作用是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期间,我国告别了短缺时代,物质产品的买方市场已初步形成,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到“九五”结束,预计我国人均GDP将超过8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计划5%和4%的目标。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超过计划的9平方米,全国电视普及率达到100%,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经济生活出现了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三个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九五”期间取得的辉煌成就再一次证明,发展是硬道理。党的十五届五…  相似文献   

16.
2008年8月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节能情况有所好转,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88%。根据国家“十一五”计划,2010年末单位CDP能耗需要比2005年末下降20%。按此计算,每年需要下降4.4%左右。因此,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7.
韩国的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亚洲四小龙”之称的韩国创造了一个“汉江奇迹”:从1970年到2000年的30年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以每年约8%的数字增长(注:亚洲金融危机使得1998和1999年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人均GDP由1970年的650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9675美元(1997年高达10363美元);2000年在约4614万的全国人口中,有74.8%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劳动  相似文献   

18.
樊兵 《教师博览》2006,(12):12-14
新加坡是个面积只有630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的小岛国。从1965年独立到现在也只有短短39年历史.但她从一个昔日的小渔港发展成为今日的“南海明珠”、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令世人瞩目。这个小岛的城市建设规划科学,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翠绿笼罩.堪称世界一流的花园城市;经济建设能量巨大,初步建成世界级的航运、金融中心及现代制造业基地,2003年新加坡人均GDP达到24000美元。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就业率达到97%以上.人均年收入达到23000美元。新加坡成功的经验,是从教育培训入手。按照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联动发展的思路,实施培养经济建设实用人才战略,充分挖掘人的智慧和潜能.从而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相似文献   

19.
张苏  徐静怡 《留学生》2011,(4):40-41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3315美元,排在世界第106位;2009年中国人均GDP为3677.86美元.排在世界182个国家中的第100位,比2008年上升了6位。上述数据显示出.中国高速的GDP增长对于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与国际相比)是一个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共天津市委八届三次会议决议提出,新世纪前十年天津市“三步走”战略是: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提前3至4年(即到2006年至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00年翻一番;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000美元。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我们对人力资本的生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作出必要的安排。据国际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均GDP达3000美元的美洲发展中大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近10年GDP增长率均低于2%,甚至有的出现负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较低。这些国家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