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金侠 《成才之路》2013,(23):27-27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相似文献   

2.
丁雪花 《成才之路》2010,(16):66-67
愉快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性,倡导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舞蹈教育遵循的原则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下是笔者将愉快教育运用于舞蹈教学的一些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3.
王秋霞 《化学教学》2011,(10):30-32
本文对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过程中"化学方程式"复习课的教学进行了实录与反思。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组织教学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的实施是为了更好的实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载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论述了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外语教师探讨的热点。教学主体的转变是我国教学改革所倡导的关键手段。现代教学思想倡导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深刻理解并充分运用好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辨证统一的关系,采取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有效提高大学外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唐利 《考试周刊》2011,(71):135-136
互动教学作为新课改所积极倡导的新教学形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通过师生双边互动来实现帮助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学习、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教育目的。互动教学不再是对学生实行"满堂灌",而是要做到"绕着学生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彰显个性,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芳 《考试周刊》2011,(11):133-134
"愉快教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育融合于教学中,既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又能发展他们的个体,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性,从而使教学生动,使学生愉悦。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愉快教学的先决条件,以学生为中心是愉快教学的基础,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是实施愉快教学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8.
吴姝姝 《考试周刊》2009,(41):57-59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近年来一直强调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不仅应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体现在课堂之外。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延伸方法。文章针对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式教学,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学生参与得出结论的过程──活动式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活动式教学体现了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体现了新课标的改革理念。本文对"小学数学活动式课堂教学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自学的方法体现了教学中主体与主导的辩证关系。将"指导自学式"理论引入英美文化课教学实践中,结果表明此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习热情,另外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英语口语表达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教学研究领域的三个主题:教学设计、课程设计、信息通信技术与媒体,国际教学设计研究领域的学者们主要关注如下研究热点:认知和学习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教学设计模型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创新途径,课程开发和信息通信技术需要进一步整合到教学设计模型中;课程开发及其对教学设计模型的影响;信息通信技术对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影响,从更加整合和全面的视角来看待学习、教学、课程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中课程、规划和进程的国际观》从以上三个方面展示了国际观点。当前教学设计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教学设计研究越来越呈现出跨学科特点;二是运用技术创建有效学习环境成为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领域;三是欧美学者在教学设计研究领域既共享众多核心观点,又在研究角度、内容上各有不同,使得整体研究成果深度交融。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丰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技术能力、心理学素养、教育研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因诸多能力缺失,难以适应新课改下的基础教育教学。究其原因,是由于师范学院课程体系偏重于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育实践机会较少。因此,师范教育需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大学生实践的力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3.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教学目标编写存在着种种误区和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文章首先指出了四个现存问题,然后从教学设计和新课改的高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教学设计培训、新课程培训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领域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在我国的发展已有20余年的时间。目前天津电大正在实施的“课程一体化设计”与本质意义的“教学设计”尚有较大差距。为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应发挥自身优势,敢于迎接挑战,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搞好教学设计,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生成性教学相对于预设式教学而言,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教学的动态生成。然生成性教学也需要设计,首先教师要在纷繁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中有原则的选择部分。其次,要考虑把选择的资源引向何方,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最后,要集各方力量,有效推动生成性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被教材所累,而是应把教材当作教学设计的素材,让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此,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整合所选用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进行适合本校学生情况和现有条件的教学。文章以“探索生命”这一章的教学为案例,揭示了一个一线生物教师在进行新课改过程中形成的新教材观。  相似文献   

17.
纵观我国英语教学,在从传统教学向新课改转变的过程中,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在全国新课程实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英语教学却遭遇着不少困难,以至新课程无法有效实施。利用假期搜集了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的相关材料,进行了个体调查,对其教改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作了粗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以建构主义课程论为基础,对以“教”为中心教学设计与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进行比较,着重分析和论述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模式,以期促进教育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9.
We have designed a model for transformational science teaching focused on link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hrough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that has been the framework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essions for middle-grade science teachers during the past 5 years.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revealed that their experiences with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ere of significant value in making decisions concerning the design of classroom environments. As teachers reflected on current research ab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ollaboration with university scientists and science educators, they were informed b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which held implications for their practic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ecame a vehicle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chool reform; however, it was vital that the teachers were in clear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administrators and communities concerning reform issues.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schools implementing the model and from control sites were interviewed to determine the model's influence on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and student attitude and achievement in science. The five-phase model for transformational science teaching is discussed here, accompanied by teacher comments about tensions experienced at each phase. This discussion is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teacher and student interview data that reveals teachers' use of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and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student performance on a mandated end-of-grade science test are also included. From this evidence, we recommend a new desig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teachers that engages them in decision making as they reflect about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value of continually testing, revising, and reevaluating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 issues. J Res Sci Teach 34: 773–789, 1997.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实施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在顺利实施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通过组织点面结合的系统调查,反映出新课程实施的保障系统、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解决,以保证新课程实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