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进行了修正,依据修正后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济宁市旅游资源从丰度、空间分布和品质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济宁市旅游资源总量丰富、品质较好和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人文资源优势突出.济宁市应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使旅游产业成为济宁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池州市文化旅游资源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背景的分析,将池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划分为八大类,并针对这八大类型构建池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总体空间结构,提出"两大核心、四个经典区域、五条主线路"的空间开发构想,以期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与吸引力,促进池州市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值法的池州市旅游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与朝阳产业.近年来,池州市旅游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池州市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首位产业.文章选取了2002-2015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池州市旅游业的1 5个相关指标,运用熵值法并结合地理学的思维视角,对14年间池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得出结论:①池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呈现向好态势;②池州市旅游业受经济和社会因素影响明显;③2006年后,池州市旅游业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在显著提升.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的结论以及池州市实际旅游发展状况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适应TDI的快速发展;②发展多样化旅游业,提升旅游业应对能力与承载能力;③注重旅游内部要素提升,延长旅游产业链,增加旅游附加值.  相似文献   

4.
水上旅游成为国内滨水城市的开发热点,对这一新兴旅游项目的开发有助于池州市主城区实现与九华山景区的山水资源整合、旅游功能互补和错位发展。池州市主城区水上旅游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资源和市场条件,但由于起步晚、经验不足、缺乏理论指导等原因,现状不容乐观。首次对池州市主城区水上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针对目前面临的管理、产品、设施、营销等方面问题,指出需要在政府综合性水上旅游发展协调机构的统一管理下,完善产品体系和配套设施,辅以营销宣传手段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文化旅游发展迅速,并成为全球旅游发展的亮点和主流,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池州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文化旅游市场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促进池州经济、文化、环境发展均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对池州市文化旅游市场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对文化旅游市场开发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国际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旅游即城市、区域联动等具体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6.
旅游产业政策是政府调控旅游产业运行、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主要手段。池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旅游产业政策的重要推动作用,文章回顾了池州市旅游产业政策的演进历程,并对当前旅游产业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完善池州市旅游产业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增强旅游地吸引力和竞争力,必须加强对旅游地旅游形象的塑造.本文在对池州市旅游形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池州市旅游形象进行了定位,并运用TDIS理论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等角度探讨了池州市旅游形象的塑造策略.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池州市,具有十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旅游业已成为该市新兴的支柱产业.但在旅游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威胁着池州市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池州市情分析,针对池州市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确保池州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池州市的实际,构建了该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层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对池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宜兴市旅游资源总体丰富,特别适合休闲品质游。宜兴市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点开发旅游资源,从而使旅游业成为宜兴市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文章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并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宜兴市的旅游资源从自然资源、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研究与评价,并对有利于宜兴市旅游发展作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摘要: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作为历史的积淀和人类文明的结晶,其对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为丰富其保护和传承路径,揭示其空间分布及成因,主要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分别开展基于“点”(优秀旅游城市、5A级景区(点))要素、“线”(主要公路(国道)、铁路)要素、“点”“线”二要素综合与我国445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相交分析。结果显示,三种相交结果呈现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共同表现为“四簇多点”且东中部多、西部少;“四簇”地区为京津、河南、沪浙、广东;“多点”地区为山东、福建、湖北、河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青海、宁夏;这一空间分布特征的形成,主要与经济因素、民族因素、地理因素、文化因素、确立制度因素、自身属性因素、历史为主的其他因素相关。研究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安徽省池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池州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出池州市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耕地保护对策,为池州市保护耕地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结果表明:池州市2000-2010年耕地变化总体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8年)耕地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不断扩展;第二阶段(2008-2010年)耕地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人均耕地呈下降趋势。定量分析表明引起池州市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有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人口因素、农业发展因素以及政策因素。必须从完善监管制度、加强执法力度、提高思想意识、加大经济投入以及增强科技创新手段等方面强化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池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从投入、旅游产品结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旅游人才、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业管理体制等方面剖析了池州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池州市旅游业发展主要对策建议,即:①深化认识,理顺旅游管理体制;②优化布局,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③错位开发,打造特色旅游产品;④区域联动,走共同发展之路;⑤科教兴旅,加强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我国世界遗产地为例,对“生态文明”战略机遇期我国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创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世界遗产地具有丰富的体育健身旅游资源,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为发展体育健身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但在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重开发、轻保护;重基础设施建设、轻科学研究;制衡机制失衡;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基于此,课题组从实现我国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统一的研究视角出发,提出实现“生态文明”战略机遇期我国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创新的发展策略,即:构建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机制、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行政依法治理保障体系、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系和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我国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创新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大旅游资源视角来梳理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禀赋,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价。在把握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品质特点基础上,探讨大湖绿城旅游综合开发的新模式,以促进区域生态、文化、产业、城乡协调方面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资源是一个遍在性旅游资源,共性大,客源要求特殊、鲜明的主题和科学的市场运营规则.池州市依托九华山旅游客源和本地区中心城市居民,开发九华山周边地区和城市郊区生态旅游资源,以低成本吸引游客,以低门槛值维持运转,以拓展九华山旅游业和培育本区居民生态环境意识为目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发展本区生态旅游业,为我国生态旅游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理论素材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旅游日益受到人们热衷的大背景下,对体育旅游进行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挖掘,有利于提高旅游业的产业素质和整体水平,使中国旅游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体育旅游人文资源的开发正是迎合了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是旅游业发展的一条新途径。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是开发的基础,评价分值越高,开发价值越大。以中国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量表研制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构建了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树,用层次分析法获得了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各层次评价指标权重,在各级评价指标权重基础上,研制了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量表。体育旅游人文资源评价研究,将为体育旅游人文资源的开发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深入分析桂林市城区旅游资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桂林市城区多层次旅游资源评价集指标体系。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桂林市城区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桂林市城区旅游资源质量总体上处于好的等级,各景点应根据其基础设施、区位条件、管理与服务水平进行分层次开发建设,以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此外,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是简单直观、行之有效的评价旅游资源质量的方法,实现了定性和定量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旅游景区的资源空间承载力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前提,对景区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文章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研究曲阜“三孔”景区的空间承载力,通过测算孔府、孔庙、孔林景区瞬时空间容量、日空间容量和年空间容量对景区的容纳能力进行定量计算与分析.研究表明:①孔府、孔庙、孔林景区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分别是18,000人/天、15,750人/天、9,000人/天,“三孔”景区年承载力为1,561万人;②目前,在“五一”、“十一”黄金周时段,“三孔”景区处于超载状态.在此基础上,从承载力角度对曲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保护优先,市场导向,品牌立市,放眼世界”的十六字方针.  相似文献   

20.
国内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因”和“制因”进行了社会学分析。分析认为:个人的内在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政策的有力支持及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等主客观原因成为支撑国内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因”;“内敛”的民族性格和“主静”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不成熟”因素的合力成为阻碍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因”。根据分析结果,从体育旅游人口、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体育旅游中介服务三个层面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