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宋代是中国古代蹴鞠发展的巅峰时期. 本文以文物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现宋代社会对蹴鞠运动的健身价值和道德教化的认知从而鼓励儿童进行蹴鞠情况,研究发现,文人与艺术家对蹴鞠描述角度不同导致宋代儿童蹴鞠文物较多而文献记载较少的现象. 同时本文首次对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馆藏宋代抱鞠童子彩陶俑进行了考证研究,反映出宋代儿童蹴鞠情景、鞠球的制作工艺的进步、鞠服鞠靴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学,文化心理学,城市学的角度比较中国古代足球"蹴鞠"与英国民间足球发展过程.其结果显示社会文化心理产生的运动行为深深的影响"蹴鞠"运动的发展,城市的演变过程制约了"蹴鞠"运动的发展,这使得"蹴鞠"无论在运动形式上,还是在社会属性上与英国的古代的民间足球存在着根本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某种程度上至今还误导我们对足球运动的理解,特别是这项运动的特殊性--对抗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以往体育史对中国古代“蹴鞠”的论述不够充分,很少论及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特质。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古代的蹴鞠活动,特别是元、明时期的蹴鞠活动进行分析,从总体走向上为中国古代的足球提供了一些新的例证:汉代是中国古代足球的辉煌时期,唐宋足球对抗性锐减,而表演性大增,元以后更趋鄙俗。这是统治阶级主流文化和市井帮闲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培养奴性国民心理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古代蹴鞠和现代足球的起源演变历程,分析了古代蹴鞠和现代足球的文化差异。提出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里的蹴鞠演变为娱乐性质的运动是必然的,而西方文化母体里孕育出来的现代足球,继承了征服和竞争的价值观念,得以在现代社会蓬勃繁荣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宋代蹴鞠的盛行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蹴鞠 (蹋鞠 )于战国时期已在齐、楚一带的城市中流行 ,它历经汉、唐、宋三代不断发展 ,长盛不衰。从普及程度看 ,上自帝王 ,下至庶民、士兵、妇女均喜爱 ,成为全社会的娱乐活动。宋代城市中出现了以表演蹴鞠为主的职业球手 ,或在朝廷宴会上表演 ,或在瓦舍勾栏中卖艺 ,使蹴鞠不仅能自娱 ,又可观赏。蹴鞠最初使用实心球 (中间塞以毛发 ) ,唐代以后出现充气球。宋代的蹴鞠运动较之唐代更为普及。这是因为改革后的蹴鞠 ,重量减轻 ,体力要求降低 ,技巧增加 ,加之游戏方式增多 ,可以单人独踢或多人互踢 ,流行更为广泛 ,并…  相似文献   

6.
利用文献综述法、史料分析法、比较法,从体育项目的社会认可度、体制宽容度、传承机制和推广平台这4个方面,深入对比研究中国古代蹴鞠的衰落和英国现代足球的兴起背后的深层原因,即2项运动在各自发展的轨迹中,当时中英2国官方所持的不同态度,2个项目自身的传承与交流机制上的显著差异,以及二者在竞技形式上的本质差异,最终导致了2项运动不同的命运走向.中国古代蹴鞠运动的衰落和英国现代足球运动的兴起并非历史的偶然,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相当规模的体育人口的长期支撑;但隐藏在庞大参与群体表象背后却有4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即同一历史时期人们对该项运动的正面社会认同度、该项运动得以生存发展的制度保障框架,该项运动得以良性传承的开放性机制和该项运动朝向大众化发展的推广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7.
现代足球于十九世纪起源于英国,当今世界第一大运动.而在二千多年以前华夏文明的土地上就出现了蹴鞠这一现代足球的雏形,在蹴鞠起源到衰落的过程中,从球型的演进,到规则、玩法的演变,再到衍生出的赛场礼仪等体育文化,均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如今我们再次回顾蹴鞠的历史,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探索其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中的主要特点及反映出的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整理其中受政治经济影响下文化导向偏移出现的弊病,参照到现代足球当前存在的问题,无疑是蹴鞠文化焕发生机的又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古代"鞠"的制作工艺是蹴鞠运动发展的前提。我国古代"鞠"的形制自产生之日起,历经秦汉与唐、宋等几个重要发展阶段。"鞠"由实心球发展为充气球,外皮的构成也由2片发展到8片、12片或16片不等";鞠"制作上的进步也进而影响到了蹴鞠运动的发展进程,这在汉与唐宋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与证实。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像现在一样有着明确而清晰的体育与娱乐的概念,却存在着与现代体育娱乐相同的理念,而且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大地已出现了许多喜闻乐见的、对现代体育娱乐活动具有深远影响的体育娱乐活动.齐鲁地区早期的体育娱乐活动比较重要的项目有:射箭、技击、蹴鞠、赛马、六博、毂击等.齐国形成的民俗文化是齐鲁地区早期体育娱乐活动发展的基本躯干,鲁国形成的民俗文化是齐鲁地区早期体育娱乐发展的肌肉和精神.  相似文献   

10.
蹴鞠为何没有成为现代体育项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古代体育活动的蹴鞠从起源到衰退,及为什么没能成为现代体育项目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从而使人们对中国传统体育活动中历史最悠久的项目之一的蹴鞠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蹴鞠运动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简要介绍了蹴鞠运动的起源及发展,重点从唐宋诗词探索唐代和宋代蹴鞠运动的发展特点,即全民普及性、娱乐技巧性、职业化倾向、节令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足球的起源与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足球运动起源于我国。本文在查阅和参考大量历史文献及有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 ,对于中国古代的足球起源与演变过程 ,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从而为有关专业人员研究中国足球史提供借鉴和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蹴鞠作为中华民族具有时代意义的一种游艺形式,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最强音。蹴鞠在其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诸多的曲折与坎坷,然而其历经千年始终能够停留在人们的视野中,也正说明中国文化的韧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全世界在文化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有害的倾向: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和文化上的民族自我中心主义。蹴鞠的发展必须走文化交流这一条路线,才能抵制这两种文化问题的侵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文化交流,才能拯救我们的蹴鞠。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中外大众体育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外大众体育的产生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中外制定的发展大众体育的措施具有许多相同之处:(1)组织管理法制化。(2)领导机构专业化。(3)发展目标规划化。中外大众体育发展策略的差异主要是由政治体制、综合国力和文化传统的现实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新罗末高丽初出现的金石碑刻,不仅是韩国金石碑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韩国历史编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史料来源。在文献史料极不充分的情况下,了解这一时期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状况,金石碑刻类史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稿力图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罗末丽初时间段的界定及依据、金石碑刻包含的内容、社会各界对佛教重视氛围以及僧侣,塔碑的撰作、书丹、刻制流程及结构特点等问题试作探讨,力求对这一时期金石碑刻的总体状况以及所呈现的历史事实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军事是古代体育产生的重要源头,分析中西古代战争特点,以寻求中国古代对于体育的态度以及未能产生奥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会的根由.研究发现,中国古代战争对于伦理、谋略以及军械的重视,使得个人勇武对于战争的作用成为次要因素,因此全社会不可能产生对个人勇武的崇拜,也就是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像奥运会这类大型运动会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以往西夏体育方面的研究存在着片面性和局限性.从新的角度,自西夏文字典<文海>、<同音>中,查检有关西夏文体内容的词条,结合考古资料,对西夏体育项目舞蹈、射箭、御马、相扑、蹴鞠、围棋、象棋、泛舟作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西夏体育承袭了中国古代传统的体育活动内容;西夏体育既有"军中之戏",亦不乏休闲、娱乐之功用;西夏体育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碰撞、交流的一侧面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