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主动健康为引领,加快构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是推动我国公共健康体系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战略之举。在明确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内涵框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建设在历经缓慢萌生、快速成长和深化发展3个阶段后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但仍面临理念导向不明、制度建设薄弱、供需两端不足、要素保障不力等实践困境。为此,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积极强化主动健康观的理念引领;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有效化解管理运行阻滞;以供需匹配为核心,推进服务供给提质增效;以要素创新为支撑,加快补齐资源短板。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等对近代中国健康教育的演进历程进行梳理,考察其实践特色,探寻对当代健康教育改革发展的有益启示。研究认为:近代中国健康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破除封建陋习的萌芽阶段、引介西方思潮的兴起阶段和构建本土体系的发展阶段;在实践的过程中以健康教育政策为引领,在学校健康教育和民众健康教育领域做出了大量富有特色的开创性工作,推动了我国健康教育的发展。以史为鉴,发展本土化的健康教育理论体系;以乡村为重点、以学校为载体、以体育为抓手,促进健康教育实践的良性发展是带给当下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以社区为驱动力实现全民健康的研究是一条社区推动全面小康之路,最终目的是解决国民健康面临的现实困境,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社区对全民健康计划实施的意义着手,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了社区在全民健康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作用、价值及内在联系,并提出:以卫生服务管理为突破口,构建新型卫生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以社区为单位,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水平;以环境治理为基点,优化社区环境质量;以国家战略为引领,发展社区健康产业等路径,助推全民健康目标的实现进度。  相似文献   

4.
"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战略核心,最终实现全民健康的基本目的。实现全民健康亟需解决国民生活方式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医疗卫生资源供需不匹配问题。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促进全民健康,实现健康中国过程中发挥了多元价值:通过德育、智育促进社会责任感和健康观念形成;减缓慢性病的发生;促进健康老龄化实现全民健康;促进全民健康的经济价值;推动体育产业实现健康中国;也是全民健康强有力的支撑。充分认识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的多元价值,有助于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和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体质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与健康有着各自的内涵,相互关系既简单又复杂。通过历史与逻辑方法的考察,以体质概念的文化根源为逻辑起点,从根源、属性和范畴三个维度关注体质的内涵问题,进一步梳理体质与健康的关系。认为体质概念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体质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健康是体质的追求和旨归。体质与健康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包含关系;体质与健康可以叠加使用,但不可交换使用;“体质健康”是中文语境下符合语义与逻辑的组合词语,无需用“体能”代替“体质”。  相似文献   

6.
共识性健康危机激发公众对健康问题的持续热议,公众健康认知的转变使体育健康传播在健康传播领域抢占发展高地。以传播学领域KAP理论为解释路径,重点分析公众对于体育健康传播的应答过程,认为:公众在认知层面经历了从“碎片信息”到“认知结构”的飞跃;在态度层面实现了从“舆情引导”到“价值判断”的飞跃;在行动层面完成了从“被动选择”到“主动维护”的飞跃。基于这一逻辑,为加快实现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体育与健康传播深度融合提出创生路径:强调科学健康传播,增强信息可读性,以实现“容易”阅读;形塑公众批判意识,提高信源可信性,以实现“休眠”唤醒;激活部门协同合作,注重效果评估环节,以实现“体卫媒”联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回顾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经历了以学校体育规范化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以多元体育思想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以体育课程改革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以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突破等四个阶段.应该通过全社会共同关注,形成社会合力;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完善体质检测体系;继续加强学校体育改革等方面,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然而体育课具有以身体活动为主的特点,再加上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因此在身体活动中难免有磕磕碰碰等意外伤害事故发生,不少家长经常因此问罪于学校。不少学校和体育教师因此而大伤脑  相似文献   

9.
运用历史研究、内容分析等方法,深入考察美国《健康公民2030》战略规划的背景、责任主体、理论框架、目标安排和体育活动内容及其特征,为我国健康中国战略的完善和实施提供若干启示。结论:规划强调以与健康有关的关键问题为抓手,注重框架体系的稳定性和发展性;以数据为目标评价标准,注重核心目标的准确性与可测量性;以多方联动为推动力,注重组织机构的统筹性与合作性;以网站平台为依托,注重信息资源的公开性与及时性。  相似文献   

10.
以“健康中国”战略为依托,以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协同发展为目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探讨健身气功与健康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梳理健身气功、健康服务产业以及体育健康产业相关研究文献,揭示健身气功与健康服务业的逻辑与互动关系,分析健身气功融入健康服务业的基础与条件,提出健身气功融入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路径:政府引导,搭建健身气功健康服务业发展平台;协会运作,夯实健身气功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行业基础;多元融资,拓展健身气功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凝练专业队伍,提供健身气功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团队基础;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健身气功健康服务业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1.
以公共领域理论为解释路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体育健康传播。认为疫情之下的体育健康传播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公共领域,表现:体育健康传播话语主要由精英主导,普通个体公共精神欠缺;大众理性认知和批判意识缺失,公共舆论难以形成;媒介的平台功能凸显,在激活公共讨论方面还存在不足。未来体育健康传播应在公众层面引导大众关注体育健康传播,强化公民意识;在公共舆论层面形塑认知强化治理,培养公众的理性批判意识;在媒介层面强化体育健康内容的互动性,激活公共讨论,以进一步构建体育健康传播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2.
<正>一、指导思考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以目标的达成统领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依据体育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性质。在确定学习目标和设计教学程序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身体、心理、社会因素发展的三维健康观。  相似文献   

13.
开展家庭健康促进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家庭健康指导员培养是构建家庭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健康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调研等方法对新时代家庭健康指导员培养的现实诉求、发展困境与推进思考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新时代家庭健康指导员培养的现实诉求包括:政府层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见效的迫切性、社会层面促成家庭健康指导员培养的需求性、家庭层面落实体育健康教育的紧迫性、个体层面学习运动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性。当前家庭健康指导员培养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与制度保障不健全、职责任务不明确与人才培养不完备、资金保障不系统与数字媒体技术手段应用不成熟等发展困境。建议未来我国家庭健康指导员培养应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推进顶层谋划,促成家庭健康指导员制度政策保障;明确职责任务,组织开展培训,加强家庭健康指导员人才培养;完善资金保障,做好总结推广,形成全民健身进家庭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加强服务阵地建设,规范家庭健康服务中心建设,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展健康知识普及。从而开创家庭健康指导员培养工作的新局面,促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治理新模式,切实提高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以体医融合为出发点,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界定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主要维度,分析了深圳“脊柱健康服务站”模式、上海“体教医”相结合模式、常州“健康促进新模式”的主要经验。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体医融合政策与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的关联性不强;政策主体模糊,主体参与的协同性不足;体育健康促进内容松散,标准性缺失;体育健康促进的运动处方库建设滞后。结合体医融合模式,提出优化路径:强化法律效力,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政策的契合性;明确实施主体,形成多主体协同参与模式;完善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内容结构,建立规范的内容标准;强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运动处方库”,全方位提升共享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论陶行知的健康教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明  鲁月强 《体育学刊》2002,9(3):129-131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终身教育为纲的人民教育理论,健康教育是其人民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一贯重视健康教育,奉行“健康第一”的原则,提出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包括注重身体运动、用卫生代替医生、就重饮食营养的调节与改进、坚持卫生教育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合理的生活制度来达到健康等,陶行知的健康教育思想对目前的学校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学校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才能使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成长,才能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体育的健康促进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要站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战略高度,致力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协调发展,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把"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引进并贯彻"健康促进"策略,以行为干预理论为基础,突出体育教育应是学生"习得健康知识—建构健康信息—巩固健康行为—养成健康习惯"的教育过程,为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幸福。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国民体质健康水平,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河津市第二中学的高中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分析,剖析高中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为:社会升学期望过高;学校体育工作重视不足;高中生健康观念缺失。提出健康中国视域下高中生体质干预措施:营造社会与家庭共同关注健康的良好氛围;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培养高中生体育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8.
<正>《课程标准》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为了更好的执行课程标准的精神,中小学体育课应抓住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素质发展"敏感期",不失时机地、循序渐进地、带有侧重性地进  相似文献   

19.
<正>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在这个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体育课也要学习一定的运动技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就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重视运动技术的传授,重视技术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这是一条好的经验,应当继承。  相似文献   

20.
张瑞琪 《湖北体育科技》2023,(5):432-434+470
党的十九大以来,将维护人民健康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鼓励整合健康资源和健康产业,以建设人人共建共享的健康中国为目标,将健康融入各项政策,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发展健康服务业。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探究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以分析其转型对策。研究认为,制度保障体系不完善、全民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体育医疗产业发展路径单一是现阶段制约我国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议注重体育健康服务业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夯实体育基层组织力量,加大体医供给侧改革,加强复合人才队伍建设,加深健康信息联通应用,加速相关业态融合发展,将有效体育健康服务工作实效,减少国家财政负担以应对社会老龄化挑战,促进国民体质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