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通过研究用户历史行为数据去捕捉用户购物的动态偏好,结合BP算法挖掘与每位用户购物习惯息息相关的商品特征属性集,并建立基于商品特征属性的关联规则推荐模型及基于商品时效的推荐模型,进一步提升个性化实时推荐系统推荐商品的效率并增加其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美国Miller公司的焊接专家控制系统,对新装备材料7A53超硬铝合金进行脉冲MIG焊,得到焊接接头。研究了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工艺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时效后,抗拉强度(Rm)约为母材的84%,自然时效后抗拉强度(Rm)约为母材的77%;经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后显微硬度(HV)值均比未时效显著提高。两种时效方法力学指标均超过军方标准。人工时效最佳的温度为150℃;自然时效当超过35天后性能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关于时效制度的立法例,大陆法系存在统一式和分别式两种时效立法模式,两种立法例植根于其深厚的法律文化和传统,各有优缺,我国宜采用第二种时效立法模式。具体制度的安排上,一切以请求为一定给付的权利即债权都应适用消灭时效;以占有、登记为公示方法之物权应适用取得时效,由此消灭时效与取得时效宜分别规定在债权编和物权编,另设例外规定将不适用两种时效的权利排除在外,同时两种时效制度独立运行。  相似文献   

4.
从对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中可见:在存在动产善意取得、先占以及对遗失物拾得物的占有取得等诸项制度的情况下,动产时效取得仍有其适用的逻辑空间;以不动产登记为核心的现代财产登记制度亦不能取代取得时效的适用价值;设立取得时效制度符合立法的效率原则.设计取得时效制度的核心问题是规范取得时效构成要件.准确界定时效完成后产生的法律后果,应协调取得时效与财产登记制度、取得时效与物上请求权消灭时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劳动仲裁时效性质上为消灭时效,其起算时间为劳动争议之日。后者应区分3种情况:劳动仲裁时效应可中止,其原因为"不可抗力"及"其他正当理由","其他正当理由"包括当事人申请仲裁但未予受理、劳动行政部门组织各方协调处理等;劳动仲裁时效可因当事人双方协商、劳动者上访、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并予以受理、提起诉讼、义务人履行义务而中断;劳动仲裁时效也可延长,延长的理由主要为当事人不知道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开除处分决定中未告知申请仲裁的权利和时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仲裁时效制度的弊端,包括把"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等同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违背《劳动法》立法初衷、仲裁时效过短、缺乏时效中止、中断、最长时效保护规定等,根据《劳动法》立法宗旨,结合中国当前劳动关系发展的状况,提出了完善劳动仲裁时效制度的几点建议:一是对"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应当理解为"一方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害而向对方当事人明确表示异议之日".二是适当延长仲裁时效为6个月.三是参照民事诉讼法规定,建立劳动仲裁时效中止、中断、权利保护最长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7.
1取得时效的概念及由来取得时效是无权占有人以行使所有权或者他物权的意思,公然、和平和继续占有他人的物达到一定期间,而取得所占有物的所有权或其他权利的法律制度。取得时效是取得物权的方式之一,取得时效起源于罗马法。最初,取得时效制度是在公有制过渡到私有制时,为了调节财产所有人和需要人之间的矛盾,以使物尽其用。至罗马共和国末年,商品经济有了发展,取证问题相当突出,于是取得时效又发展为一种便利证明所有权不可缺少的手段。当罗马进入帝政后期,战乱频繁,为了安定人民生活,取得时效便演变成一种最终持续的事实状态,保护现有社会经济秩序,以利发展生产力的制度。在我国古代南宋绍兴三年也曾立法:耕种弃田三年应“请射”缴纳两税,并由官府确认其占有的权利,十年内原主仍可复业,十年外既丧失所有权。从中外古代取得时效制度产生的初衷来看,取得时效是统治阶级用来鼓励人们充分使用他人的废弃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法律制度。2在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制度的意义2.1取得时效的适用能够促进物尽其用,加速财产的流转,增进社会效益,减少浪费。这是取得时效最早为人类所认识的价值,而且,取得时效的这一价值在当今仍有重要意义。从经济学角度看,取得时效使闲置资源得以重...  相似文献   

8.
取得时效是传统民法中重要制度之一,我国法律应确认地上权的取得时效已是民法理论界的共识,但对其具体适用仍存在分歧。从取得时效的法律功能入手,立足我国国情,结合国外立法例,对地上权的取得时效是否应以未登记的不动产为限,是否应以善意为要件,地上权取得时效是否具有溯及力,取得后期限如何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为两个方面,即“占有”和“经过一定期间”。作为取得时效的重要构成要件之一:“经过一定期间”,即取得时效期间,其何时开始起算、何时中止、中断是取得时效制度中的核心问题,应以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规定、学说为基础,对这一核心问题以及其中的一些难点进行充分研究,这是取得时效制度应用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立我国民法中的取得时效制度有助于权利的实际行使,有效地防止权利空洞化。综观取得时效制度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社会变革时期的实际需要,取得时效制度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在我国建立和取得时效制度利大于弊。从取得时效制度的适用要件、时效期间、中止和中断以及取得时效的援用等方面,构建我国的取得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11.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美是科学的本质力量的感性与理性的显现,它是一种真实美,是发现真理、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科学美。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以数学美的特征为基础,探索了数学分析中的审美因素,研究了在数学分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Our particular flavor of inquiry-based learning (IBL) uses mathematical discourse, conversations, and discussions to empower students to deepen their mathematical thinking, building on strengths of students in the humanities. We present an organized catalog of powerful questions, discussion prompts, and talk moves that can help faculty facilitate a classroom focused on mathematical discourse. The paper brings this discourse alive through classroom vignettes and explores various teacher moves and their impacts. The mathematical theme of the classroom investigations, Maypole dance patterns, stems from the learning guide “Discovering the Art of Mathematics: Dance.” Both authors are part of the NSF-funded project “Discovering the Art of Mathematics,” which provides IBL materials for mathematics for liberal arts courses, see www.artofmathematics.org.  相似文献   

13.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其本身就具有许多美的特征,它们是形象的、生动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把数学中美的现象体现出来,再从美学角度重新认识,这不仅让学生对数学印象深刻,同时可帮助学生去思维、探索、研究、发掘以及再创造。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数学分析与概率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学分析是一门理论体系较为完备的基础性学科,其思想与方法已经逐渐渗透到概率论当中,并有力地推动了概率论的发展;而概率论中的一些方法,将一些确定性的问题转化为随机性的问题,使得数学分析中某些比较困难的问题得以高效简捷地解决.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作为新增加的一个独立板块被明确提出。新课程标准倡导广泛开展数学文化活动,这促使我们重新认识数学文化,并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数学教育。在探究数学文化的定义、数学文化的历史观、哲学观和美学观的基础上,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对数学教育进行尝试性探索,加强对数学课程、数学的教与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What kind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do prospective teachers need for teaching and for understanding student thinking? And how can its construction be enhanced?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ongoing discussion on mathematics-for-teaching by investigating the case of understanding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equations and equalities and on meanings of the equal sign. It is shown that diagnostic competence comprises didactically sensitiv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especially about different meanings of mathematical objects. The theoretical claims are substantiated by a report on a teacher education course, which draws on the analysis of student thinking as an opportunity to construct didactically sensitiv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for pre-service middle-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相似文献   

17.
丁勇 《时代教育》2010,(1):138-138
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学院数学建模竞赛工作实际,就如何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数学建模工作进行了研究,提出和分析了学院数学建模工作的"四个着眼于"和"三个考验",供职业院校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数学实验的功能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实验方法也得到了尝试和实践。数学实验的功能可以从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角度得以体现,一节好的数学实验课的判断标准可以从试验目的、实验过程等八个方面来评述。  相似文献   

19.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传授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教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这样才能使学生终生受益于数学教材,为他们将来从事的小学数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对于我们训练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从师素质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明确地向数学高师生提供一些数学教学反思的知识与方法有利于发展其数学教学能力。这些知识包括数学教学的核心理念、模式、策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情境性知识、评价性知识等。高师数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可以采取同伴合作交流、教学观摩、案例教学、撰写数学教学后记和数学教学日记、开展数学教育叙事研究等方法和策略培养数学高师生的数学教学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