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精神产品的定义、特性什么是精神产品,说法极不一致。哲学上把“精神产品”概括为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种说法对“精神”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但对“产品”一词却没有涉及。经济学则把“精神产品”概括为是人们有目的的劳动产品,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创造物质的或精神的财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具有商品的形式。无疑,这种说法,突出了“产品”一词,对“精神产品”这个完整的特殊概念,也没有明确地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2.
李维燕 《大观周刊》2011,(48):31-31
1相关定义 1.1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定义。劳动者报酬是指在核算期内,劳动者通过劳动直接从生产过程中得到的劳动收入,即以现金和实物形式表现的报酬。劳动者报酬占比即劳动者报酬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宁磊 《大观周刊》2012,(16):79-80
养老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在劳动者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时,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为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而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养老是人人都要面临的问题,所有单位都应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和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确保每一位劳动者都有公平合理的养老保障。  相似文献   

4.
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后,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随着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速发展,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构成生产力的三要素,无一不同科学技术紧密相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就会极大地提高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和劳动资料相结合,就会大幅度地提高工具的效能,从而成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帮助人类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而劳动对象随着人类科学视野的扩大,直接影响着社会资源的利用和产业的开发,影响到社会劳动财富的增加和积累.生产力的诸因素,只有和科学技术融合、凝结在一起,即科学技术不断渗透到生产力各因素  相似文献   

5.
100多年前马克思在研究剩余价值理论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生产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对他本人来说是商品……生产劳动者为他的劳动能力的买者生产商品”;“作家之所以是生产劳动者,并不是因为他生产出观念,而是因为他使出版他的著作的书商发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6卷第1册)。仅从马克思的上述论述中,人们不难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新闻,作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精神交往的产物,它的任何一种体裁的崛起,都可以从其所处的时代变革中找到萌生发育的基因。正如黑格尔所昭示,“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现为必然性”。 深度报道是一种通过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的形式进行解释和分析来延伸和拓展新闻内涵的一种报道形式。它要求摆脱单一、平面的传统思维方式,站在更为广阔的宏观背景上,以理性的目光透视社会各个领域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将典型  相似文献   

7.
稿酬刍议     
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一样,劳动者创造了社会财富,理所当然地要按照产品的劳动价值获得合理的报酬。稿酬乃是作者进行艰苦复杂的精神劳动所得到的一种合法的经济报酬的权利;稿酬作为一种制度,也是维护著作人合法权利的一个重要保护措施。稿酬办法是否合理,稿酬标准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精神生产者的积极性。 1980年,有关方面曾经对粉碎“四人帮”后恢复不久的稿酬办法作过一次修订和调整,经过两三年的贯彻实施,作家们反映稿酬标准仍较  相似文献   

8.
再论图书馆与生产力的关系——与于鸣镝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劳动的理论出发,论述了“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不是生产力要素;图书馆工作不是“物质生产”和“生产劳动”,图书馆是文化事业,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不能颠倒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不能把图书馆说成是“元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创造图书刊物等精神产品的劳动,一般可以分为著作劳动和编辑劳动。通过著作劳动,人们把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成果,用理论或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编辑劳动,人们对这些思维成果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并以文字图画等形式公诸于世,流传后代。除了口头流传的精神产品和主观意识直接物化于对象的建筑、雕塑等以外,一切用文字符号表现的精神产品,都需要以编辑劳动为中介,才能实现它的社会价值。随着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收集和整理,就出现了编辑劳动。西周以来,史官、乐官们加工整理民间歌谣,孔子的门人记录、编辑《论语》,都有大量的编辑劳动。从东汉、北齐开  相似文献   

10.
编辑工作是一种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马克思说过,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是精神,编辑作为精神生产劳动者,他所处理的每部文稿,都是崭新的精神实体,必然包含有一系列的新思想,需要仔细地进行审视处理,这是一项精神生产的创造性劳动,是一项理论的学术的探讨性工作,在这项创造劳动中,编辑工作体现在六个字中:入、出、静、动、精、巧,即入则以审,出则以评,静则以斟琢,从而使美玉现其彩、宝珠闪其光,编辑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创造性脑力劳动”,实现编辑工作的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在讲到人的意识和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时指出:“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马恩全集》第4卷,第223页)在他和马克思看来,报刊是人的眼和耳通过大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报刊是关于对象的反映,是人们表现现实世界的精神世界。马克思说,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  相似文献   

12.
所谓“职业价值“,是指能够使“职业人“通过付出职业劳动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的度量,它表现为职业的魅力或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人脑是思维的场所,它不是单一的信息场,也不是单一的物质场,而是两者的统一场。脑中的思维场是一个物能与信息一体化的动态的场。编辑思维场的特殊性是由编辑所担任的使命所决定的,不同的编辑有不同的编辑对象,任务是对社会上对象性的精神产品进行组织、发现、选择、加工,并转化为与对象性读者服务的形式。编辑不仅要发现,选择最佳精神产品,而且能通过这一活动来发现人才、培养作者;编辑是社会活动家,不但要与广大作者经常保持联系,发展队伍,而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大量国有企、事业单位广泛实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是改革开放后建立起来的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一种新型分配制度。虽然,各行各业,各单位在实行中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但它在体现某岗位劳动耗费的劳动者脑力、体力不同,劳动者工作岗位辛苦程度不同而划分的岗位工资和体现劳动者劳动技能不同而划分的技能工资两大部分组成的组成成分都大同小异。岗  相似文献   

15.
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这样做了。——马克思广义地说,人类的精神文化,在表现形式上都是一种符号形式。人类的精神文化史就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科学实践中逐步创造和发展符号形式的历史。研究符号问题可以认识到电视剧绝非只有一种所谓“照像性”的再现特性,它还具有一种表现特性。这对电视剧创作如何于再现客观世界的同时表现主观世界,如何把再现与表现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剧艺术的再现特性,也最大限度地发挥它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的社会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系统构成的跨越地域或时间限制的网络空间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快捷、便利、无限 ,同时也使全社会各个生存领域发生深刻的社会变迁。1.全球经济增长呈现信息化的趋势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构成社会生产过程的三要素 ,而网络却造就了遍布世界的新型竞争者和新型生产方式。劳动者高度分散 ,不再有集中的办公场所 ,哪里有网络终端 ,哪里就可以是工作间。计算机成为人类思维的延伸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普及于经理阶层 ,管理信息系统降低着生产的成本。新的经济模式随即浮出海面 ,全球每一个节点、每一时刻都诞生着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认为,传播的基本功能是:监视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以及提供娱乐.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进行信息的交流,而信息的交流是传播的重要体现.人类的传播实际上是精神的传播,精神的交流是无形的,只有借助于可感知的物质形式才能够达到传播的目的.因此传播活动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重构”这一概念在当今文化各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已属常见,但是,囿于门类的局限和各领域自身的需求,解释起来就不尽一致。大体有两种说法:一是重新构想,二是重新建构;前者词义重在思维,后者词义重在形态,二者均嫌偏颇。完整的解释应把二者结合起来,即“重构”是一种思维形式,它通过趋同和求异的思维过程,改变已知原始系统的结构形态,赋予新的内涵,以达到以旧引新、破旧立新的整体效应。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重构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重构意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编辑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人类文化的历史积淀,人类精神产品的鉴识;审选和传播都离不开编辑活动,它是人类文化建构这个宏大系统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比作者的创作是更高一级的认知活动。因此,提高广大编辑工作者的政治业务素质,在编辑工作中自觉地运用“重构”意识,这对于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人类生产出更多更好更有价值的精神产品,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人的终结与传播学的终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光烈 《现代传播》2004,20(3):19-24
精神是人的本质。人类凭借精神的力量改造自然和创造新的生存环境和自身 ,形成人化自然。电脑网络的发展正在导致高度发达的无线网络环境的生成 ,虚拟环境和虚拟人已经出现 ,并正在形成人类的另一个生活空间和存在形式 ,是人类发展到今天所创造的最高度发达的人化自然。人在迄今为止的发展历程中 ,从价值观到思维方式都是物化的 ,形成了“物质社会”和“物质人” ;随着社会和网络的发展“物质社会”和“物质人”可能终结 ,代之而来的可能是“文化社会”和“精神人”。精神人是由物质人与随处存在的虚拟人共同组成的 ,精神人的出现使充分全面的精神活动成为可能 ,并实现全面的交往 ,达到自由的生命体现。“文化社会”和“精神人”突出了人的精神本质。精神人是人的真正实现。在文化社会里 ,从价值观、发展模式到思维方式都将发生根本的革命。这在人的发展历史上 ,具有难以估量的意义。未来的高度发达的无线网络传播将整合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 ,消弭于整个的社会生活之中 ,传播学研究也将消弭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 ,传播学终结。人类历史正处在一场空前大革命中 ,不可避免的混乱和灾难正在涌现。在从现在开始向未来社会的过渡时期里 ,传播的宏观研究也极其重要 ,只有宏观研究才有可能使我们对于当  相似文献   

20.
所谓“职业价值”,是指能够使“职业人”通过付出职业劳动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的度量,它表现为职业的魅力或吸引力。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是在我国国有档案机构的“职业”上,如何提升和创新出从事档案工作的“职业人”愿意为之付出劳动,甚至于付出全部职业生命的“价值”。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的今天,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来大量外国档案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