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本设计精美的图书,除了要求设计风格和书籍内容相匹配外,还需要讲究对书的设计理念的梳理、设计形态的把握以及节奏之美的追求.设计者要顾及书籍的外在和内在、整体和局部、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把握书的个性,了解书的内涵,把书籍设计的韵律美、节奏美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赵爱群  张瑶 《中国广播》2008,(1):60-61,63
如果说,音乐之美在于韵律节奏的变化,文字之美在于筛选排列的组合,那么,广播的历久弥新和迷人之处,就在于它是由各种变幻的声音构筑的空中场景。广播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声音”是其最大的魅力与优势。相对于语言和音响的受重视程度,广播节目(尤其是纯音乐节目之外的节目)中音乐的合理运用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里,试将这一问题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3.
赵从容 《视听界》2014,(5):105-106
一、突出主持风格音乐节目主持人声音形象尤为重要,吐字是否清晰,声音是否富有磁性,节奏是否鲜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节目的效果。音乐节目主持人除了必备的业务素质,还应拥有鲜明的自我风格,富有艺术感染力。音乐节目主持人不管是生动活泼,还是恬静柔美的主持风格,只要能将风格全面展现,就说明他业务成熟。央广优秀音乐节目《Music Radio》,主持人风格鲜明,语言节奏明快。  相似文献   

4.
节奏美──毛泽东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节奏,是事物有规律的运动、组合方式,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是审美形式的法则之一。郭沫若指出:“宇宙内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死的,就因为都有一种节奏(可以说就是生命)在里面流贯着。做艺术家的人就要在一切死的东西里看出生命来,一切平板的东西里看出节奏来。”(《文艺论集》)毛泽东新闻作品的布局结构,在速度、变化、动静、对比、秩序、层次、因果等关系上都处于高度和谐状态,具有鲜明的节奏美,是他的新闻作品审美特色的因素之一。其节奏美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奔放飞湍的节奏美。急…  相似文献   

5.
广播新闻是通过播音员的口,由无线电波传送,最后到达听众耳朵里去的.这就要求广播记者写作时字斟句酌,讲求字词的节奏、声韵等音响效果,即以笔代口,把平常人用声音、姿势所表现的一切,用一支笔完美地表现出来.这样,播音员才能充份地发挥他的吐词和发音技巧,把一篇新闻完美地、准确地报告出来.其实,任何一种语言形式都要讲究声音美的.古人吟诗作文总要摇头晃脑地一边念诵,一边斟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非要达到炉火纯青不可.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常把他作品中关键的一个字拿到钢琴上弹一下,看是不是符合韵律和节奏的要求.他们对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解剖的极为细致,既考虑文字的意象,又要考虑它的声音之美,把语言文字中的意、  相似文献   

6.
广播剧是广播文艺节目中的一朵绚丽之花,是纯声音艺术作品。声音靠电波为传播媒介,是受众只能从听觉中才能感受到和欣赏到的艺术,被人们称为“看不见的戏剧”。广播剧有自己的技巧———声音语言。没有对广播剧声音特点的了解,不懂得这门语言艺术,搞好广播剧是不能想象的。为此我们需要对所从事的艺术有一个可能性的了解。广播剧还有一个其他戏剧门类都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听众会通过剧中的声音不自觉地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视象,这就大大加强了广播剧所要表现的广度和深度。声音能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和空间,实实在…  相似文献   

7.
李金泽 《档案》2017,(9):5-9
公文是一种展示集体权威的文体,在推崇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的同时,追求语言的文采。公文语言的文采是公文体现出来的韵味和风格,在语言的力度、词语色彩、文学化手法的运用等方面体现出公文语言的文采美。揭示公文语言的文采美,对正确认识公文语言的本质特色、提高公文语言的审美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期刊风格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逻辑学最常用的一种下定义的方法——“属加种差定义”,我们姑且对“期刊风格”作如下界定:它是指期刊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成熟的编辑特色。由此可宽,“期刊风格”与“期刊编辑特色”是种属关系。我们选择“期刊编辑特色”作为‘期刊风格”的邻近的属,这意味着“特色”包含“风格”,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逻辑上的“真包含关系”,即“特色”的部分外延与“风格”的全部外延重合。这就表明,凡期刊有独特风格的,必有鲜明的特色,即风格就是特色;可以说,没有特色就不成其为风格。但是上述命题的逆命题是不能成立的,我们不能说:“有特色必有风格,没有风格也就没有特色,特色就是风格。我们认为,风格与特色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它们的关系是种与属、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林光耀 《视听界》2013,(4):119-120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是文化中极具强烈感染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中,文学节目是最能显现声音个性特色魅力、最容易让听众产生共鸣的节目,也是最需要播音员准确把握作品情感的节目。一、充分备稿是广播文学播音的前提文学之美,有优美、壮美、凄美,优美者令人陶醉,壮美者令人激昂,凄美者令人为之心碎神伤,而文学之美常常在播读中能够得到最好的表达。在  相似文献   

10.
节奏是播音的主要表达技巧,尤其是现时期的新闻播报,对节奏的内涵赋予了更多的时代色彩,对节奏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学家认为:节奏是使美的内容得以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形式。节奏是艺术的生命。节奏原本是音乐术语,指音响运动轻重缓急的规律,是乐曲结构的基本要素。在播音中,节奏应该是全篇稿件生发出来的、播音员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尤其是新闻播音,从某个角度上讲,是否顺心入耳, 节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冰冰 《视听纵横》2003,(3):102-104
音乐电视的节奏是在声音与画面的流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节奏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之中、视觉之中、包括空间的物体存在形式之中。从线性的传送方式看,音乐电视的节奏可分为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讲,又可分为主观节奏和客观节奏。  相似文献   

12.
四、具有美化版面的作用 一张好图片,不仅是一件艺术品,反映着事物丑与美的形象,安排得当,还会起到调节版面艺术气氛,增加版面美感程度的作用。这和现代设计者把版面设计列入艺术范畴有关。报纸版面就是艺术品。在版面上,文字是“白”,是“抑”,图片是“黑”,是“扬”,合理巧妙布局之,就可形成节奏美。 节奏,就是适合人的生理需求,使人能够产生快感的和谐而有规律的运动。表现在版面布局上,要张弛结合,开合自如,有铺张收束之妙,起伏抑扬之美;在色彩对比、结构层次上和谐匀称,体现有机统一之美。  相似文献   

13.
戏曲的语言,有念白和唱词之分,念白又有无韵和有韵之分,唱词也有一韵到底与多韵角之分,但是,概言之,都应该有诗的韵味、词的节奏感,讲究韵律。有人把戏曲唱词称之为“能唱的诗”,这是确切的。好的唱词,应该是一首美的诗! 汉语本身,就是一种具有韵律美的语言,字分四声,平仄分明,韵域广阔,铿锵恢宏,为戏曲语言美的韵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一套新闻如同一首乐曲,新闻编辑过程中的节奏把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首乐曲的风格特色,又是否悦耳动听?而在编辑过程中,从构思到板块最终的集结成型,从小技巧的运用到流畅的串联设计,都将决定新闻节目的节奏变化。  相似文献   

15.
胡苏  胡晓鹏 《现代传播》2006,(6):151-153
广播电视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表现尤其离不开声音,声音是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语言文字的审美意义是通过声音来感受的。广播电视语言是口耳之学,它以声音为媒介诉诸于受众的听觉器官。诉诸于口耳的广播电视语言与以文字为媒介的报刊杂志语言在选择、运用组合手段的方式、方法上是不同的,广播电视语言必须更加注意语音修辞手段的运用。高尔基曾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老舍先生则强调: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声韵之美。广电传媒中的受众要求在得到信息的同时,欣赏有声语言的语音表达艺术。在表达清楚准确,符合习惯的前提下,有意识地通过调配音素、音节、音步、音段等语音单位,创设和谐悦耳的语音之美,不但有利于意义的表达,同时也能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6.
展照英 《新闻导刊》2006,(5):28-28,29
“语言”.简单地说就是人类交际时表达自己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声音。虽然语言的风格是多样化的.但新闻语言和网络语言由于各自的特点、性质和处的环境不一样.所以有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17.
新闻文摘     
引导来稿的三大技巧要多出名牌栏目栏目,是报纸版面的花朵。一张报纸,没有那么几朵香花,就难以招引众多的读者。栏目,是报纸的面貌。一张报纸,没有自己的栏目,便失去报纸自身的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说,栏目的风格便是报纸的风格。因此,在各个版面开设一定数量的消息、通讯、言论栏目,或定期推出.不轻易间断,或短期开设.弘扬正气,针征时弊,这样就能引导通讯员平时瞄准栏目写稿。办出报纸的特色,就要多出名栏目。正像企业的名牌效应,报纸的名栏目就是吸引读者,活泼版面和提高自身价值的“拳头产品”。要用好“版面语言”什么是…  相似文献   

18.
孔旺财 《视听界》2010,(1):109-110
一、情感是播音之魂在播音艺术中,有三个基本要素:语音、语调、重音。语音强调的是音准,是普通话的基本要素之一;语调是语言的风格,是每个播音员的特色所在,是播音风貌的一种体现;重音就是断句,如何让所播的文稿听起来有层次感。这三者构成了播音的风貌,缺一不可,其中最准把握的是语调,语调是播音员播音风格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9.
赵军 《新闻前哨》2000,(10):28-28
众所周知,节奏是诗歌 的灵魂。其实,除了诗歌、散 文,像小说、文章、广播电台 的新闻节目等,它们在有声 语言表达时都离不开节奏。 就连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也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也就失去了语言的生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节奏是一切有声语言的灵魂。 新闻播音是新闻稿件的文字语言经由播音员再创作而成的有声语言,它同样具有“节奏”方面的要求。 节奏是韵律,节奏是色彩。当我们对播音的吐字、发声、呼吸等等多种技巧都已经掌握了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节奏”在新闻播音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新闻播音员在平时工作中,接触到…  相似文献   

20.
论声音表义     
郑丽娟 《大观周刊》2011,(21):111-111,92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从动物到形成中的人再到形成后的人,语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语言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在人类文字没有发明以前,人类主要靠口头语言即语言的声音进行交流,声音在人类的交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声音就是语音,它是语言成分的形式。语言在交际中表征为言语语言,声音即是言语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交际的过程也是语言功能的体现,而语言的功能正是声音表义的实用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