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初中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应从开拓思维,明确选择题的解题思路;解选择题的基本方法;冲破思维障碍,讲究技巧,提高解题速度三方面入手.选择题解题思路既有直接思路,又有间接思路.如果学生能从题目实际出发,大胆去猜想,去筛选,去判断,做到用最简便的方法去求解,就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选择题的基本方法有:直接法、筛选法、特殊值法、逆推法、图像法,学生要学会冲破思维障碍,讲究技巧,提高解题速度.  相似文献   

2.
教学中常常遇到这种现象:有的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不满足于常见思路,主动尝试新的解题思路;有的学生只能模仿例题作题,题目稍加变化便束手无策.产生这种现象不仅与教师的教有关,而且与学生本身的学法不当有关.学生解题思路僵化主要表现在:1.思路定势.这是学生形成的一种习惯性思维趋势,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考察问题.当这种思路与实际数学问题的解题途径相合时,问题能很顺当地解决;反之,当这种思路与实际解题途径相悖或有差异时,往往形成负迁移,或者思路堵塞,造成思路混乱,形成思路差错.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含有括号的整式加减运算时,若能根据算式特点巧去括号,就能减少运算环节,提高解题效率.一般来说,这类问题只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去括号的顺序,二要注意符号法则.但是,有些题目可以打破常规思路,采取一些灵活的解题方法,使运算过程更简捷.  相似文献   

4.
选择题的题小容量大知识覆盖面广,题型构思精巧,形式灵活,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选择题解题思路既有直接思路,又有间接思路。因此,学生在解题时从题目实际出发,大胆去猜想,去筛选,去判断,做到用最简便的方法去求解,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性思维的另一种思维形式.它是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主动改变思维方向去考虑问题,从已有思路的相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即顺推不行,考虑逆推;直接解决不行,想办法间接解决;探讨可能性发  相似文献   

6.
有些数学题,在解答时若能有意识地转换看问题的视角,运用"整体"思维方式去处理,会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解法更加巧妙.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用常规思路去解决问题时,有时会出现解题过程非常复杂或束手无策的情况.这时,我们若能打破常规的思路,转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往往能找到简捷的方法,请看以下几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给出了用高等数学的有关知识解决两道高考题的方法.其中,例1(2)能使解答的思路更明确,例2省去化简的过程,使解答变得简单.  相似文献   

9.
许多物理问题往往有多种求解方法.解题时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采用不同方法求解,则既可拓宽思路,又可开阔视野,下面就以一道动力学题为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0.
有些物理题,特别是一些竞赛试题,若用常规的思路去解答,将会使问题变得很复杂,使思维进入死胡同.这时如能转换思维模式,用另外  相似文献   

11.
解立体几何问题主要有三种思路,一是借助立体图形自身的概念、性质、公式等直接去求解;二是将立体几何问题化归为平面几何问题间接求解;三是向量解题法.前两种思路的解题对策,均可通过构图法去实施,为叙述方便,不妨简称三种思路为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思路.一、第一类解题思路的对策1.直接构图法:由已知条件直接构造一个特殊的图形,使已知量与所求量更直观地体现于图中,能使题目迅速获解.图1例1在四棱锥四个侧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有()(A)4个.(B)3个.(C)2个.(D)1个.解:在图1的长方体中,设底面为ACBD,则由三棱锥P-ABC和P-ABD拼合组…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课中的很多学习内容都可以化解为一个个具体而有趣的任务,多媒体课件制作就是其中一例.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在饶有兴致的听完老师讲解以后,能认真地去完成课后的任务,这就需要教师从找准学习的切入点,交流彼此创作思路,让学生体验成就感三个方面去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13.
解立体几何问题要有三种思路,一是借助立体图形自身的概念、性质、公式等直接去求解;二是将立体几何问题化归为平面几何问题间接求解;三是向量解题法.前两种思路的解题对策,均可通过构图法去实施,为叙述方便,不妨简称三种思路为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思路.一、第一类解题思路的对策1.直接构图法:由已知条件直接构造一个特殊的图形,使已知量与所求量更直观地体现于图中,能使题目迅速获解.【例1】 在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解: 在图 1 的长方体中, 设底面为ACBD,则由三棱锥P-ABC…  相似文献   

14.
许跃 《初中生必读》2015,(Z1):42-43
对于一道题,我们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探究不同的求解思路,不仅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下面举一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正> 所谓“借题攻题”,就是把某一典型例题或习题的解题思路或具有普遍意义的性质与结论,直接迁移运用到与该题具有相同或相似背景的新问题中去.这种“以题攻题”的解题策略,常常能打开解题思路,降低解题难度.现借一道数学竞赛题的典型结论,巧妙求解一类竞赛题为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于某些数学问题,我们若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多方面展开联想,不仅能帮助我们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得到多种巧妙的解法,更重要的是能培养我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下面通过对一道分式求值题的多种思路的探讨,意在训练同学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不断探索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古人见杨柳,便想到凄惨的离别,这是联想.但若只想到离别,那就是思维定式了.在化学学习中,思维定式表现为思维的一种趋向性,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一致时,能产生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向晶  龚雅静 《江西教育》2003,(12):26-26
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的灵活、多变,其思路能及时转换和变通。主要表现在:第一,思维的主体性。能从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第二,思路的变通性。当某一思路行不通时,能及时放弃旧的思路,转向新的思路。第三,方法的的多样性。不仅善于采取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而且能主动放弃无效的方法而采取新的方法。1.在复杂的事物中找共性英语教学中常采用“一句多译”、“一句多型”的教学策略。如有些语言含义单一,但可以用不同句型表达;有些语言表达句型虽然不…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去分母通常是方程的各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括号一般是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即由内向外去括号,但在具体运算时,可根据方程自身的特点,打破常规,灵活运用一些技巧解题,这样不但能提高解题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开拓思路,培养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思维能力,下而就去分母、去括号的部分技巧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吴静 《数学教学通讯》2023,(17):69-70+76
初中数学教学高度重视情境的作用,强调在具体的情境当中引导学生去建构知识,并且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教学理念上认同情境以及问题解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要在教学实践中将一个教学理念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的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初中数学教学的优秀传统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形成与核心素养培育相匹配的教学思路.问题解决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它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充分发挥,还能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